经济学内外
■ 梁小民
只有一个鸡蛋时,把目标确定为百万富翁就不现实了。如果确定为让这个蛋变为一只母鸡,每月下多少个蛋,过上维持温饱的日子,就较为现实了。在有了若干只鸡后,再把
目标确定为小康,以后随着鸡的增加(即限制条件的改变)不断调整目标,就有希望成为百万富翁了。
经济学内
如何把一个鸡蛋的家当做大
“一个鸡蛋的家当”是家喻户晓的寓言。说的是一个只有一个鸡蛋的人,幻想如何通过蛋生鸡、鸡生蛋迅速成为百万富翁,结果不小心把鸡蛋踩碎,仍然是一个穷光蛋。寓言是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家的,但绝不是说,只有一个鸡蛋,就永远成不了百万富翁。
其实,任何一个百万富翁,除了极少数继承遗产者以外,都是从一个鸡蛋,甚至没有鸡蛋起步的。关键是如何去“做”。做得好的,从一个鸡蛋起步,成了百万富翁。做得不好的,就像寓言中的那个人那样,鸡飞蛋打。对于前一种人,没有鸡蛋也可以成功;对于后一种人,有再多鸡蛋也要失败。
如何去“做”包括了两个问题,一是确定什么目标,二是如何去实现目标。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人们之所以不得不作出选择就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资源限制是人们做出选择时不得不面对的无法逾越的限制条件。所以,经济学中所说的最大化目标一定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我们在确定目标时必须考虑限制条件,即要确定一个在这种现实限制条件下可以实现的目标。只有一个鸡蛋时,把目标确定为百万富翁就不现实了。如果确定为让这个蛋变为一只母鸡,每月下多少个蛋,过上维持温饱的日子,就较为现实了。在有了若干只鸡后,再把目标确定为小康,以后随着鸡的增加(即限制条件的改变)不断调整目标,就有希望成为百万富翁了。
读过这个寓言的人都觉得这个只有一个鸡蛋的人太蠢,但现实中又有多少这样的人啊!其实1958年的“大跃进”就是这个寓言的现代版。面对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居然要在15年内超英赶美,与只有一个鸡蛋的家当就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人又有什么差别?“大跃进”的结局与那个只有一个鸡蛋的人的结局相同———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灾难。当年邓拓先生曾写过一篇杂文讲这个道理,批评“大跃进”,所以,被指责为借古讽今反对“大跃进”。邓拓先生是反对“大跃进”的,说他借古讽今并不冤。悲剧在于这个只有一个鸡蛋的人不愿听这种逆耳的忠言。
“大跃进”过去快半个世纪了,但“大跃进”心态却成为部分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一些经济学家总在预言,中国将在什么时候赶上或超过美国,中国经济学将在什么时候获得诺贝尔奖,人民币要成为亚元的中心等等。这些话听来总像“大跃进”时的豪言壮语,也像寓言中那个人的梦。不过经济学家讲讲这种大话也没什么,无非是讨得当权者的欢心,得一点或虚或实的利益。毕竟他们不当权,当权者也并不糊涂。但如果是一个有决策权的企业家有这种情结,并付诸实践,那就真的要把仅有的一个鸡蛋也踩碎了。
许多企业正是在不切实际的宏伟理想指导下,从成功走向失败的。记得当年河南“红高粱”以一碗烩面从河南打到北京,这个鸡蛋并不小,完全可以成为像“小肥羊”这样的餐饮连锁业。可惜老板把这才出壳的鸡当成了不起的鸡群,要叫板麦当劳,欲当世界餐饮大王。结果鸡飞蛋打,老板也入了牢。这事并不孤立。当年健力宝也曾辉煌一时,但又在辉煌中迷失了目标,要叫板可口可乐。其结局也是不言而喻的。有多少企业在这条路上前仆后继,成为中国商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顾资源限制条件确立宏伟的目标,是这些企业的通病。这个通病不仅企业有,个人也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童年时不知自己的能力,讲讲当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的理想,不算过错,也许还有激励作用。但进入社会后还抱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十个有十个要失败。想一夜暴富,给骗子、传销商以可乘之机,或者走上犯罪之路。大学生把月薪上万、公司高管作为就业目标,结局当然只有失业。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资源限制条件)确定目标,随着能力的提高而调整目标。在只有一个鸡蛋时就把百万富翁作为目标,必定成为悲剧人生。
即使目标确定合理,还有一个如何实现的问题。经济学是务实的,强调有付出才有收益。企业家有了目标还要一步一步去做,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产品与劳务质量,开拓市场等等,都要付出艰辛的汗水。个人有了目标,也要勤奋才能实现。想不劳而获是人性的弱点,只有克服这种弱点才可能有成功。有一个鸡蛋家当的人,如果多想想如何把这个蛋变为鸡,精心于蛋变鸡,鸡生蛋的过程,成为百万富翁就有希望了。但他只沉醉于幻想,手舞足蹈,就连那个仅有的鸡蛋也保不住了。人们经常嘲笑这个人,殊不知自己正是这个人。
转型经济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社会、企业、个人都有“大跃进”的情结。但这种心态会毁坏一个社会、一个企业或一个人。所以,今天再读“一个鸡蛋的家当”这个寓言,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
连 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