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走西口 民歌不能永远(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7:57 华商网-华商报

  

走西口 民歌不能永远(图)

  谭晶在维也纳献唱

  

走西口 民歌不能永远(图)

  宋祖英

  

走西口 民歌不能永远(图)

  阿宝

  近几年来,在文艺界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近年来,中国民歌逐渐走向世界大舞台。立足陕西本土,我们发现黄土地上高亢嘹亮的声音曾响彻全国,现在却渐渐被遗忘,“西北风”真的过时了吗?为什么因演唱信天游而大红大紫的大有人在,却惟独缺少陕西本地歌手呢?陕北民歌正面临“我们种树,外人乘凉”的尴尬局面。11月29日,陕西省陕北民歌研究会正式成立,希望它的成立能够实实在在地推动陕北民歌的发展。

  中国民歌走向世界舞台

  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中国民歌也越来越被世界所熟悉。2002年宋祖英放声悉尼歌剧院,中国民歌第一次真正站上世界舞台。2003年,她又在最富盛名的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放歌。今年,新生代民歌歌唱家谭晶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接受2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国的民歌歌唱家用自己的实力和独特的音乐语言征服世界。中国民歌从中国的“土特产”变成了世界瑰宝。

  中国歌代代相传又有创新。郭兰英的《我的祖国》、李双江的《小小竹排》、郭颂的《乌苏里船歌》、王向荣的《东方红》都是久唱不衰的作品。李谷一演唱的《知音》第一次让民歌通俗化。

  中生代的民歌歌唱家如彭丽媛、宋祖英、张也、郁钧剑、阎维文等,是中国民歌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不管是从演唱技术还是包装,他们都为中国民歌完成了质的飞跃,他们也是中国民歌走向世界的先行者。

  新生代的民歌歌手的发展有着更为优越的条件,有科学的发声指导、成熟的包装和市场运作。虽然他们在前辈的光环下,有着难以逾越的困境。但还是要承认,他们让民歌真正实现了“全民同乐”,在民歌的元素下,融入通俗的唱法,就是所谓的“民通唱法”。这样的民歌不但好听,也更易为老百姓传唱。新生代民歌手的代表人物有谭晶、祖海、汤灿、王思思、刘和刚等等,他们不但有很好的唱功,形象也清新可人。

  民歌手千人一面

  放眼当下的中国民歌舞台就不难发现,舞台上越来越“千人一面”,出现了不少的“小宋祖英”。她们不管是在舞台风格还是唱腔上,甚至是一颦一笑都有着“辣妹子”宋祖英的韵味。

  作为中国民歌的代表人物,宋祖英创下了很多民歌领域的第一,也是最受观众喜欢的艺术家之一。记者采访了宋祖英的老师金铁霖,对这种越来越流行的模仿现象,他认为:“有人模仿很正常,是学习声乐的第一阶段。一个歌手能模仿别人模仿得很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电视上经常有模仿赵本山的模仿秀,很有意思。但模仿不是路子,发展创新才能有自己的风格。”

  说到金铁霖教授,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他的学生个个出名,除宋祖英外,还有董文华、彭丽媛、张也、阎维文、刘斌、戴玉强等诸多著名歌唱家。很多歌手都梦想成为金铁霖的弟子,好像想在民歌上有所发展,一定要受过“金手指”的点拨。于是有人说现在“金氏唱法”霸占舞台,影响了国内声乐唱法的百花齐放。对于这种说法,金教授并不认同:“像宋祖英、董文华、祖海这些歌星,都是‘金氏唱法’,观众爱听她们的演唱,说明接受这种唱法。‘金氏唱法’的流行,并不会影响其他唱法的发展。有了其他好的唱法观众也会认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西北风”何时再能劲吹

  陕北民歌是全国所有民歌中最早普及的民歌形态。“西北风”,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歌坛的一个辉煌记录。“西北风”作品风格多以西北地区传统文化为根基,它的原型是黄土地上的陕北民歌。一种民歌形态能够带动一股“流行风”,足可见陕北民歌的在当时的影响深远。但是现在活跃在舞台上唱陕北民歌的一些歌手,反倒不是陕北本土歌手,《星光大道》走出来的阿宝、今年央视青歌赛上的“羊倌歌王”石占明都是山西人,为什么我们被别人抢了风头?

  今年67岁的贠恩凤老师演唱陕北民歌已经有55年了,她的艺术生涯可以说是陕北民歌发展的一个缩影,她这样理解陕北民歌“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情况:“陕北民歌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红遍全国,我们有很好的优势和群众基础。上世纪80年代‘西北风’大行其道,我们反倒发现外地一些音乐人比我们本土音乐人还要积极,他们改编我们的民歌,让它更加地被大众所接受。陕北民歌手在这方面有点‘醒得早,起得晚’。”贠恩凤话语间感到有点遗憾,“其实,我们本省有很多优秀的民歌手,但是缺乏包装,一些优秀歌手也缺乏走向全国的勇气。我们要走出去,还得要改革和创新,不能永远‘走西口》,应该在不脱离陕北民歌的本质上,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跟上时代的发展。”

  从去年的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开始,更多人对“原生态”这个词有了概念,经过今年的青歌赛后,“原生态”被真正发扬光大,而陕北民歌也属于原生态歌曲的一种,却被很多人排除在原生态范畴以外,有的专家认为因为陕北民歌发展得太早了,人们已经完全熟悉了,失去了现在所谓原生态的新鲜感,而贠恩凤认为,主要是我们现在的民歌形式太过单一,“现在的那些原生态其实我们一个字都听不懂,但是它们的旋律很美,演唱形势也很多样化。和声也很美,加上服饰,在音乐享受之外,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视觉冲击。陕北民歌现在的演唱形式太单一,我相信只要经过努力,陕北民歌一定还能再创辉煌。”

  民歌如何时尚起来

  年轻人追求流行时尚,一些老民歌在年轻人心里的分量越来越轻了,他们只是从周杰伦、王力宏的歌中听到一些“中国元素”。记者采访了几个年轻人,他们对民歌有距离感,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原因,一、一些民歌离生活太远,产生不了共鸣。二、有的民歌很好听,MV也都得很漂亮,但技术含量太高,不易传唱。三、民歌手离老百姓太遥远了,平时也没有太多新闻,没有曝光率,不利于宣传推广。

  其实民歌唱不红,首先是人们的心态问题,比如几个年轻人一起去KTV唱歌,大家都唱流行,原本喜欢民歌的人,于是也逐渐滋生出对民歌的抵触心理。但真正的艺术永远都会发光。宋祖英、谭晶为什么能获得邀请站在世界顶级舞台高歌?最大的原因就是她们在用民族的东西诠释时尚。在包装和宣传上,民歌的商业意识还是有所缺乏,不能亲近大众。但随着“新民歌”“新民乐”的发展,相信中国的民族音乐也会逐渐时尚起来。本报记者潘莎莎

  采访手记

  中国民歌其实不是被媒体经常触碰的一个题材,因为它包含的东西太广,谈起其传承与发展的话题也太难。

  采访完一些老艺术家之后,留给我的,除了久久挥散不去的思考,还有深深地感动。67岁的贠恩凤老师,在全国有那么高的声誉,可是面对采访她却还是那样谦虚,一丝不苟,就像她对待艺术那样精益求精。

  无可否认,中国民歌近年来取得了辉煌成绩,但是在年轻人中推广也是亟待考虑的问题。将民族艺术的精髓发扬光大,不管是对媒体还是艺术家,任重而道远!潘莎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