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命运是一股香水味 ———读长篇小说《梨香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10:49 金羊网-新快报

  小云

  小说《梨香记》的引人之处,感觉上不在血案,而在通过血案将读者一步步拖入那不可逆转的命运漩涡之中。这股漩涡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案件的线索,一条是香水味的线索。其中,香水味的线索,或浓或淡,若隐若现,虽说与案件本身没任何关系,却似乎更本质地揭示了人性以及因为人性而难以抗拒的命运。

  事情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澳洲,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的一桩命案,因为一个无足轻重的见习记者莫名其妙的好奇与执著,演绎出一连串人物的悲欢离合。

  这位悉尼科技大学新闻系的三年级学生,名叫陈家杰,临毕业时在一家华文报社担任实习记者。牵连着陈家杰的,是三位背景各异、性情各异的女子。三位女子身上散发出的香水味,或者说女人味,替这桩寻常命案染上了不寻常的意味。陈家杰之于案件,与其说是出于职业习惯而步步陷入,不如说是被那香水味牵引,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

  第一位女子秦依芳,台湾人,大众传播学硕士,姑丈是商界巨子,心气颇高,25岁尚未结婚。她身上的香水味特别浓烈,以至于陈家杰承认“她的体香比鸦片还厉害,让我身体松散开来,一时间丧失了时间感”,也承认“因为太浓,香气就成了毒气,可以让人迷失”;可这香水味,却也不时撩起他甜蜜的回忆:“闻到别人身上的香,心思变转到秦依芳的身上。她总是撩起衣服,半露出乳房,对着身体喷一圈,然后让我抱她,于是我便被昂贵的甜香淹没了……”

  第二位女子戴芙妮,陈家杰的邻居。不到19岁,完全是一个放浪女孩。虽然两人曾经酒后乱性,但陈家杰对她还是保持着相当距离:“我与一个看似最不可能的人发生关系,实有其必然性。我的骨子里,必然是对朋克式的颓废生活有向往,见戴芙妮活生生地在演绎,就暗中受了吸引。当然酒精也是原因,喝多了就乱性。”

  第三位女子甄俪爱,似乎是一位让陈家杰真正心醉神迷的女子,作为澳洲富商刘金胜的

同居女友,与血案关系密切。甄俪爱身上的香水味,就像陈家杰对她的感情,开始是一片云遮雾罩,并不浓烈。陈家杰头一次闻到,不是从她身上,而是在死者的房间。但真正考验他的意志,并揭示出人物本性的,是他和道格拉斯警长的一段对话:

  道格拉斯问:“那间睡房里有女人的香水味,却找不到一件女人东西,为什么?”

  尽管知道一句谎话,要千万句谎话来掩盖,但陈家杰还是下了保护甄俪爱的决心,于是一脸茫然道:“不清楚。也许没什么女人住在里头,只是偶尔过来跟他在里头幽会,所以留下香水味?”

  “不对。”他摇头,“你有没有留意到?”

  “留意到什么?”“那香水味是长年积存下来的,不是新的。”

  真是意味深长。这就是被香水味纠缠的命运了。一个男人的神经,会因为女人的香水味而舒展,当然也会因此而迷失。那不时飘来的香水味,仿佛有着鬼使神差般的魔力。整部小说就是这样,在血腥的叙事中,在危险降临的那一刻,总会散发出淡淡的幽香,透露出一丝甜腻的悲情。

  对于才刚21岁的陈家杰来说,他可以在追踪案件、分析悉尼各阶层状况、应对各界名流时条分缕析侃侃而谈,可一闻到女人身上的香味,却又变得那样被动,身不由己。就如他对甄俪爱的评价:“她是个思想丰富而应对支绌的人,所以永远是被动,让别人牵着命运。”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一方面理性地意识到不可能,总是半推半就地拒绝,一方面又难以抗拒诱惑,不由自主地陷入,哪怕危险越来越近。

  命运是一股香水味,香水味是一个漩涡,一个陷阱。陈家杰身上几乎与身俱来的职业感和正义感,恐惧心和好奇心,都抵御不了那血腥气中不时飘来的香水味。小说的价值,在于它所呈现的人性,不再是通常意义上法律和情感间的挣扎,而是人性面对命运沉浮的不由自主状态,一种自以为清醒理性实质上却迷离恍惚的状态。

  小说《梨香记》仿佛在告诉我们,血案可以告破,人性之案,似乎永远难以告破———因为那是一桩人们难以摆脱、永远会纠缠其中的悬案。

  

命运是一股香水味———读长篇小说《梨香记》

  《梨香记》杨植峰著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定价:29.80元

  (欧志彬/编制)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