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潘谷西:成功只有百分之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14:41 南方周末

  

潘谷西:成功只有百分之五
□本报记者张英(采访整理)

  潘谷西今年79岁。从19岁海考入当时的中央大学建筑系后,他就一直生活在南京。

  从1980年代起,身为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的潘谷西应邀担任江苏省及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在二十多年里,他一直在为南京的文物保护工作奔走呼喊。但是“我们100%的努力,失败占了95%,只有5%的成功”

  明故宫

  明故宫遗址是展示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场所,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北京的紫禁城就是仿造明故宫建设的。

  上世纪90年代,有人提议把江苏大剧院建在明故宫遗址的中心上。在动土之前,幸好有关部门清醒:在省级文保单位上动土,要先考古勘探,结果考古人员在明故宫遗址勘察中发现了太和殿台阶的保护石。

  有人想拆它,管理保护它的人也不爱惜它,也在破坏它。2005年8月,明故宫遗址管理处没有获得省、市文物局批准,没有履行规划许可、环境评估等手续,给南京市建委报告了一下,就在明故宫遗址内盖房子。

  等我们知道的时候,挖土机已经在那里开挖了。挖出来的土里夹杂着许多不同颜色的琉璃瓦,上面还有龙和其他动物的图样。

  2006年南京的地铁2号线建设,计划在明故宫遗址东侧设一个站,这个站的规模很大,因为要和地铁6号线交叉,要挖20米深的1万平方米大坑。本来这个站点开始设在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旁,一样可以和6号线交合,也避开了明故宫遗址。

  明故宫在民国建设中山东路时被一分为二,本来就是一个建筑败笔,现在我们再建两条地铁合用的地铁站,放在中轴线上,加强了这个分割。虽然明故宫地面文物不多,但它地下文物丰富,而且是省级文保单位。如果地铁站点设在明故宫的主轴线上,必然毁坏了明故宫的主体,地下文物全部毁掉。考古人员做的勘探结果,发现了丘陵土、鹅卵石以及六朝以来历代的砖石。

  虽然我们表态反对,但南京市不理会,因为新闻媒体报道,他们就打报告到省里,坚持要在明故宫遗址上建站,省文物局也没有办法。正在这个时候,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文化遗产日”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提前宣布,南京明故宫遗址入选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家文物局也说这个地铁站不能放在中轴线上的明故宫遗址,应该把它移到明故宫保护范围之外。后来这个地铁站就改到其他地方去了。

  建康城

  2003年南京图书馆新馆开工,在做基础建设的时候,工地东南角发现了地下文物,是一段城墙,里面是土,外面用砖头包起来,还有古井口。但建设方不对外透露消息,加班加点施工。

  后来我们得知这个情况,靠着考古队的关系去了现场。地下3米处,发现了六朝建康城台城的御道和城墙。这是一个巨大的发现,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我们总说南京是“六朝”古都,但除了在郊外发现几个六朝古墓和六朝陵墓石刻外,考古界没有发现其他六朝时期的文物遗存,就连当时的宫城位置都不能确定。

  因为现实的制约,我们今天不可能在南京城区做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这个历史之谜一直没有揭开。当年隋朝的军队打进来的时候,陈后主和妃子张丽华就躲到枯井里面,后来隋军发现把他抓出来,把皇帝居住的建康城毁了。一千多年以后,农田覆盖上去,建康宫城到底在哪里,搞不清楚。由于南京图书馆的建设,六朝建康城遗址被发现了,这让我们很惊喜。

  我们要求图书馆的建设停工,这个地方必须进行考古发掘,完整地进行保护。因为六朝建康城在中国城市史上太重要了,所有其他谜底都搞清楚了,只有一个建康城没有搞清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过去认为六朝建康城在东南大学那个地方的猜想,现在被证明是错误的。

  等了3个月,图书馆工程指挥部来了代表,找我们去谈话,说基础建设已经完工了,桩都打好了。当时我们很生气,那你们叫我们谈什么呢?

  后来主持设计的人提出一个方案:在城墙原来的位置做一个夹层,仿造发现城墙的一段地面,夹层下面两层是停车库和一个展览厅。后来就按照这个方案办的。

  我去看的时候,发现他们把原来的城墙都挖掉了,在原来的城墙高度处,用土做一个薄薄的地面模型,在水泥地面上做了一点道路的效果,放了一点砖,一个井口,上面盖了一层透明的玻璃。

  我看的时候还以为他们是把原来的土和砖头摆上去了,后来听建设方的人说,这个模型都是假的,砖都是假的,是用塑料皮做出来的,很便宜的材料。

  

状元

  以前南京有两个最老的明朝建筑,后来都被拆掉了。一个是明朝嘉靖年间的状元楼,当时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就在同仁街和中山路旁边,后来说要盖一个30层的同仁大厦,把周围的菜市场和居民区拆掉。因为状元楼在菜场旁边,所以就把它一起拆掉了。当时对我们说是搬迁,把它迁到另外地方去保留下来。另外一处是被包围在住宅区,我看了也是明代建筑,后来也被拆掉了。这两个建筑的材料现在到哪里我就不知道了。

  还有二公祠,它代表了清代的文化现象。清朝末年,南京人为纪念林则徐和陶澍这两个两江总督,为他们建了一个祠堂,建筑比较完整,也比较有特色。这个建筑也是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南京为了建南京图书馆新馆,连夜把它拆掉了。

  南唐宫城遗址是在盖住宅区的时候被发现的,当时在工地上发现了南唐宫城的护城河,用很整齐的条石方方正正砌起来的河岸,中间宽度到6米。等我们知道情况赶过去的时候,建设方已经全部将它挖掉了,石头堆在旁边。

  南京市现在对民国建筑有兴趣。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民国建筑用的是现代的建筑材料、结构,和现在生活比较接近,我们今天还可以利用,保护工作比较简单容易。所以这些近代的建筑保护得比较好。

  我们在南京的保护,总结下来,南京老城区除了城墙,现在只剩下一个一个的文物保护点,散布在各个区域。我们只能通过这些点认识、了解古城的历史和文化。其实想一想,能这样保留算不错了。如果我们不努力,连这些点也未必能够留下来。

  和大城市比较起来,小城市容易保护。比如说高邮,要保护一个明代驿站,他们要我们去搞保护方案,后来把那条驿站外的南门外大街都保护起来了。因为城市小,城市发展比较慢,地价没有那么贵,再加上目前全国没有什么完整的驿站,它是惟一的一个,所以他们比较有兴趣保护。后来这个明代驿站修复以后,成为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古建筑保护专家,我们的工作一直都做得很艰难。很多时候,我们的保护建议不被采纳,有些文物保护项目能够有幸被保留下来,还是因为政府的领导觉得还可以利用它,这样子才能够被保护下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