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分离360年《富春山居图》6月1日合璧

2011年05月20日04:52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5月18日中午,在北京的中华世纪坛,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等,通过实时电视讯号,共同见证了双方专业人员对包括《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的12件书画清点移交的过程。随后,这批名画就将启程,前往“台北故宫博物院”,与“等候已久”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于6月1日合璧展出,展出时间为6月和7月。为了这短短两月的合璧,《富春山居图》已经等了360年。

  成都商报记者 乔雪阳 为您报道

  绝世名画的前世今生

  地位: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富春山居图》出自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之手。黄公望是江苏常熟人,擅长画山水,与吴镇、王蒙和倪瓒并称“元四家”。黄公望学画生涯起步很晚。据记载,他31岁才开始画画,而真正开始潜心绘画,则已是他50多岁之后。《富春山居图》是他在79岁高龄时才开始创作,直到他去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倾注了大约七年的心血,终成他一生的巅峰之作。画面呈现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这幅高33厘米、长636.9厘米的长卷,不仅是黄公望一生创作的巅峰,也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坎坷:绝世名画在烈火中“分家”

  1350年,黄公望将这幅画题款送给一位他敬重的道长,法号“无用上人”,《富春山居图》从此有了第一位藏主,也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

  最险的一次,《富春山居图》差一点毁在著名收藏吴洪裕的手上。吴洪裕对《富春山居图》爱如性命,以至于临终之时舍不得放手,竟然决定焚画陪葬!《富春山居图》被丢入火中,瞬间点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奋不顾身冲进火海,又把画抢了出来,由此传为佳话。然而,《富春山居图》已经在中间被烧出几个连珠洞,起首的一小段也被烧掉。1652年,另一名吴家子弟吴寄谷得到这幅画后,将烧焦部分细心揭下,重新接拼。从此,《富春山居图》正式分为两段,前面一段短的被称作《剩山图》,后面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长卷,则被称作《无用师卷》。

  戏剧:令乾隆皇帝“看走眼”的赝品

  1745年,一幅《无用师卷》被征入宫,喜爱书画的乾隆皇帝见到后爱不释手,还屡屡为它赋诗题词、加盖玉玺;没想到,第二年,也就是1746年,他又得到了另外一幅《无用师卷》,两幅画极为相像,真假难分。

  事实上,后进宫的那幅画才是真迹,但尴尬之处也在于此———乾隆皇帝已经高调宣称第一幅是真迹了,堂堂天子,怎么好意思承认自己看走眼?于是,乾隆一边坚定地宣布后面那幅是赝品,一边又以不菲的价格将这幅“赝品”买下。理由是:这幅画虽不是真迹,但画得还不错。为此他还特意请大臣来,在两卷《无用师卷》上题跋留念。能够让乾隆看走了眼并屡屡题跋,这赝品因此成为所有临摹仿制版本里最著名的,后世称之为“子明卷”。不管乾隆的鉴定如何,《无用师卷》的真迹确实从此进入宫廷,被静静地存放了近200年。

  后来:《无用师卷》去了台北,《剩山图》进了浙博

  20世纪30年代(1933年),故宫重要文物南迁,万余箱珍贵文物被运到南京,两幅真假《无用师卷》也到了那里,并被专家辨明真伪。如今,真伪两卷《无用师卷》都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共同见证着中国书画收藏史上的一段戏剧性插曲。至于那一小段《剩山图》,则一直留在大陆,1956年被浙江博物馆收藏,成为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0年合璧之路,《剩山图》首出浙博

  两岸情,近20年的合璧心愿

  1993年中秋之夜,上海电视台曾与台湾地区“华视”联合举办中秋晚会,把《富春山居图》采用现代技术在电视屏幕上拼接起来。之后,浙江省也曾通过各种渠道和台湾地区沟通,希望两岸《富春山居图》能合璧展出,但没有成行。

  到了2005年,《富春山居图》合璧一事出现转机:凤凰卫视刘长乐总裁曾几次到台湾地区促成这件事情,并得到了反馈:欢迎浙江省博物馆的《剩山图》先去台湾地区展览,但《无用师卷》来大陆展览的事却仍没有进展。

  200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合办“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在这个背景下,台湾方面多次托人带口信或者书面来信,表示他们准备办一个“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希望能借浙江省博物馆的《剩山图》展出,但浙江省博物馆依然坚持“双向交流”。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地区记者的提问时提到了《富春山居图》,并表示:“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此言一出,僵局始破。次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表示,“台北故宫博物院”将举办黄公望特展,希望和浙江省博物馆合作展出《富春山居图》。

  2011年1月,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富阳市签署了“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备忘录。合璧之事,基本成功。

  浙博为《剩山图》离馆闭馆一天

  2011年5月11日,《剩山图》赴台合璧展览的点交启运仪式,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举行。画面上的折痕、霉点、污迹等每一个细节,都被数码相机一一记录下来,当文物回库时据此进行比对,确认是否受损等。作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剩山图》,自从1956年以来,还是第一次离馆外出展览。据悉,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浙江省博物馆此前还演练彩排了好几次,5月11日当天更是闭馆一天。

  按照事先安排,《剩山图》将先由浙江省博物馆交给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然后再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送往台湾地区。对于镇馆之宝的远行,浙江博物馆极为慎重:装画的箱子内部以泡棉材质制作,达到防震的效果;箱内置入恒湿剂,使箱内的湿度可以保持在50%到60%之间;箱子的外面有保险锁,在《剩山图》等放入后锁上,将直到台北才会被打开。

  在此次合璧展出中,两幅画将会首次在一个大通柜中展出。浙江省博物馆宣传人员鲍亦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一开始为了安全考虑,原本准备将两段画轴放入两个展柜一起展览。“但对于观众来说,展柜的隔离无疑是一大遗憾。最终经过技术上的最大努力,这才实现了将两幅画放在同一个恒温恒湿大柜中联合展出。”

  在保险方面,浙江博物馆更是投了1.5亿人民币的巨额保险。“我们点交给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后,他们会派专人随行到台北,然后展览期间由台北方面负责安保。”鲍亦鸥说,“这是《剩山图》真迹第一次拿出库房,我们平时用来展览的,都是复制品。”

  11件书画随行,台北“严阵以待”

  值得一提的是,珍贵的《剩山图》在赴台同时,还有11件宝贝随行———有从大陆各个博物馆精选的其他11件和黄公望相关的书画,包括上海博物馆珍藏的黄公望题倪瓒《六君子图轴》和黄公望题钱选《浮玉山居图》;浙江省博物馆珍藏的两件清代画家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溪山雨意图》、南京博物院珍藏的《富春大岭图》和云南省博物馆珍藏的《剡溪访戴图》。

  据“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介绍,此次特展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2楼西侧的210展室展出。这间展室也为《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展出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展柜的温度控制在20℃-24℃之间,湿度也严格控制在58%-63%。”此外,安全设备包括监控系统、防爆装置、感应割碎玻璃的碎音装置、红外线侦测系统。监控系统每天24小时收集整个院区的情况,红外线遍布馆内外,夜间如红外线侦测到有人在附近徘徊,警卫都会上前盘查。

  对于这场意义特别的展览,两岸博物馆都为此打破常规:特展为期两个月,而此前“台北故宫博物院”规定的“最高限制级别”珍藏文物展期最多只有40天。据悉,台北方面已经计划《无用师卷》在本次展示之后进库房“好好休息”;浙江方面也有同样打算。

(责编: sunny)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