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电影节,电影怎成了陪衬(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0:45 今晚报
电影节,电影怎成了陪衬(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电影节,电影怎成了陪衬(组图)
电影节,电影怎成了陪衬(组图)
电影节,电影怎成了陪衬(组图)
  年年岁岁节相似。金鸡百花这一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电影节,每年举办后总会留下不少尴尬、无奈。然而,观众和媒体在年复一年地失望之后,仍然对金鸡百花电影节给予深情的关注,批评和呐喊都只有一个目的:为了电影,为了艺术。

  在中国电影步履蹒跚地走向一个新的百年之际,我们不能不深刻反思:中国电影节何时能真正成为中国电影的助推器,而不是形式主义的节庆活动?

  三亚电影节:

  掘“金”有术,电影蒙羞

  因为在正值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年份举办,第十四届金鸡百花电影节
从一开始就被人们寄予了厚望,无数热爱中国电影的人们希冀通过这个电影盛会来提高中国电影的品位、鼓舞中国电影人的士气,从电影整体低迷、萎缩的沉沦状态中突围,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地走进下一个百年。

  但是,本届电影节甫一开始,就显露出了自己异常鲜明的一个“特色”:组织混乱,掘“金”有术。说它组织混乱,人们可以从近几天的新闻报道中略知一二:开幕大缩水、明星多缺席、活动走形式、电影成陪衬。

  而与组织混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举办地三亚掘“金”有术、借“鸡”敛财。三亚市政府当年用600万元趸来电影节的主办权后,立刻把借节创收的任务交给了其下属的“三亚国际旅游会展有限公司”,而这个公司果然不负所望,凭着一个国家级电影节的大旗在拉赞助、抓广告、钻“钱眼”方面步步为“赢”,一举创造了5000万元以上的利润。其掘“金”有术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去年电影节免费赠送的《中国电影市场调查报告》,今年却开始明码标价,而且3600元的价格让人瞠目结舌。

  在肆无忌惮的商业操作下,本届电影节彻底变成了一个大型商业活动、节庆会展的附庸。

  现在来看,一个为期4天的电影节,三亚市得了名,承办的公司赚了钱,商家赢了利……唯一输了的是中国电影:一个掉进了“钱眼”里的“闹剧”式电影节,大大损伤了中国电影的脸面。

  一位采访电影节的媒体记者幽默地把自己的MSN名称换成了“我在海南采访金鸡百花旅游节”,他评论道,本届电影节太没电影特色了:没有有分量的电影导演和明星、没有有价值的电影,甚至人们要观摩个电影都要打车走40多分钟!尽管在开幕酒会上,三亚市领导带领手下齐声大喊:“全市一心,把金鸡常留三亚!”可如果电影节照这么办下去,人们担心“金鸡”是否会变味为一只专为三亚下金蛋的鸡。

  三亚承办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带给人们的似乎不仅是失望而已,更有悲哀,甚至恐惧:这样一个国家级的、以专家性、严肃性标榜的电影节,是否会沦为一些地方政府作秀乃至谋取经济利益的纯粹商业活动,变成对电影艺术的亵渎?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节?

  本届电影节上,面对诸如《可可西里》、《张思德》等这样优秀的国产影片,吴贻弓感慨地说,一百年的中国电影史,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史。电影记录了国家的盛衰兴亡、成败荣辱,见证了民族的荣辱史、中华文化的演进史。电影不仅给人民带来了欢乐,更为共和国缔造了神圣的精神财富。2005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他期望观众给国产影片更多“爱心”,更多关注和支持。

  吴贻弓表示,金鸡奖是对电影本体的建议,是一个时代的电影专家的理解。金鸡奖的责任在于能够把对电影发展有推动力的电影评价出来。

  然而,缺乏足够分量的参赛影片,评奖制度陈腐落后,评奖结果缺乏公信力,仍是困扰包括金鸡百花在内的中国电影节的三大问题。

  一般来说,国际上几个著名的电影节,都是当地百姓以及电影界的盛会,一切都围绕着电影展开,并最大限度地吸引百姓的参与,比如举办电影周请老百姓免费看电影等,甚至商业运作也是围绕着电影,比如片商洽谈、拷贝买卖等。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几十年的沉淀,每个电影节都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比如威尼斯电影节以艺术片评奖为主,柏林电影节广纳世界电影的多元性,奥斯卡是以票房为指标的商业电影的比拼等等。

  而自1981年首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杭州举办以来,其主题一直没有明确定位,到现在,更是连当年群众的广泛参与性这一点都失去了。金鸡百花电影节去年发出900万张选票,结果只回收不到30万张,许多观众提起金鸡百花都感到莫名其妙:没参与评选,获奖电影也没看过,如此电影节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一个成功的电影节,是需要某种“气场”的。明星云集,众望所归,引领潮流……而最重要的,在其背后必须有一个繁荣的电影产业,有着千万观众对电影的关注、支持、热爱。中国电影节,该如何“亮剑”?

  从国际上成功电影节的历史沿革来看,每年一度的电影节最核心的本质是促进当地电影产业的发展,广泛开展与世界电影的交流和合作。日本的东京电影节自上世纪80年代举办以来,日本电影业取得了很大的繁荣,韩国的釜山电影节由于其国产电影越来越具国际影响力正备受关注,参展影片的云集、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更让韩国电影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轨道。

  而时下的中国电影节,却正在一条险路上越来越走向边缘化。一度雄心勃勃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日渐憔悴,长春电影节也人气难聚,国家级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也由于开放性差、兼容性差而举步维艰。

  中国要打造出世界华语电影的权威,必须首先突破当前国产电影总量偏低、质量下降的局面,还要走出“出口转内销”的奴性思维,好的影片更应先在本国的电影节上闪耀登场。

  重要的是,中国电影人需要转变思维,把电影节打造成全体人民甚至全世界可以纵情享受的真正的艺术大餐。在这一点上,我们尤其要做得更多、思考更多,电影节要对中国电影真正有所贡献,有所推动。

  (据新华社三亚11月13日电)

  题图: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上,走上红地毯的影星中有夫妻,也有搭档,还有世姐……

  本报记者 左 山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