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名人博客调查(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8:41 沈阳今报
名人博客调查(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张海迪的博客,用图片记载自己的生活,并配以一些自己的生活感想和启示。
名人博客调查(组图)
张靓颖的博客成为了她与凉粉交流的场所。

名人博客调查(组图)
新浪网人气博客排行。

名人博客调查(组图)
张靓颖

名人博客调查(组图)
余华

名人博客调查(组图)
张海迪

名人博客调查(组图)
潘石屹

名人博客调查(组图)
范冰冰

名人博客调查(组图)
韩乔生

  博客(blog),指网上写作的一种特定形式和格式。由按时间倒序排列的文档组成的栏目,两侧通常还可以有补充材料,频繁更新,一般大量使用链接。通俗的说,博客就是一个开放的个人空间,我的地盘我做主。

  在很多人还把博客当热闹看时,众多名人的博客近日相继热闹开张:闾丘露薇、吴小莉
、余华、余秋雨、韩乔生、张海迪、冯骥才、刘震云、徐静蕾、郭敬明、小S……他们“亲自”留在网上的文字和图片轻而易举地受到了网友的关注与追捧,形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名人博客圈地运动”。

  聪明的网络经营者看好名人博客这个与隐私密切相关的重要“卖场”,但是当记者一家家“店面”逛过之后,发觉这流行的背后,隐藏着不少尴尬和两难。

  名人博客探秘

  世界一度被划分为两个:虚拟和现实。每个人都有在两个世界游走的权利,名人们自然也不例外。在突如其来的一瞬间,名人们都想让大家通过博客这一新兴的网络平台听到他们的声音。

  记者连日来密切注意数位名人的博客内容,凤凰卫视名主持吴小莉的博客多为心情随笔或是简短的日记,例如从女儿身上感悟生命、周末一天的行程和心情,又或是一些压箱底没发表的杂志约稿,再有就是一些她的访谈花絮……这位名嘴主持出书两不误,写写简短的博客自然不在话下。不过时间也是吴小莉的最大敌人,她也不能保证每天都写,忙的时候就只发些照片。虽然如此,每一篇文字和每一张照片后都有留言无数。

  徐静蕾的博客自10月25日开设以来,这个勤奋的才女已经写了《我的博客试验田》、《老郑的演唱会》、《我和爸爸》等十多篇随笔,和大家分享细碎的生活点滴。余秋雨在他的博客中的一篇《把人生当事业》,让普通网友看到了他的犀利与无奈,很多网友都忍不住跟帖表示:“终于有博客这样一个空间零距离地接近余先生……”余华的博客上多为《活着》的英、日、韩等外文版本和几篇散文;郭敬明的博客多为他的生活照,还透露要跟一个心仪已久的大导演合作,以及关于新书《光线消失的井池》的心情散记;韩寒的博客是近两天的赛车照片以及比赛心情;海岩的博客完全成了他的新作、新剧的宣传阵地,新剧男女演员的照片,还有自己养的宠物的照片……

  一时间,名人的博客看还是不看也成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他们的几张照片、寥寥数语,超过以往积攒很长时间和人气的网络写手。也有网友对名人博客熟视无睹,认为这不过又是一次商业行为。名人博客中鲜有包含实质性的内容是他们无视名人博客的重要原因。

  【名人博客之缘起】

  网站力邀名人半推半就

  徐静蕾的博客里有这样一句话:“前几天,公司的同事跟我讲新浪给我开了个博客……”闾丘露薇在博客日记里也写道:“我是上周五才知道要开这个Blog,所以编辑才找了一些我以前的东西来充实一下……”

  经过多方打探和相关博客网站编辑的解答,记者了解到,最初申请博客,是由博客网站直接和名人本人联络,并给予申请代码,如果名人有兴趣,则可使用这个申请代码注册自己的博客。

  博客网站之所以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人气。人气旺了,博客也就旺了,广告也随之上门。至于名人方面,既然是一顿免费的午餐,就没有不享用的道理,何况博客还是一个为自己招揽人气的重要场所。如今和粉丝打成一片,才是在名人圈里继续混迹的必备招数。工作延伸名利网络双收

  名人们大多把自己的博客当作额外的工作地点,张靓颖就“参演电视剧问题”发表声明;韩寒的博客上也马上有了“要求收回部分著作出版权”一文;余华在自己的博客上写起了散文;高晓松索性直接把明年发表的新歌放在博客上让歌迷一听为快;吴小莉和闾丘露薇全然不忘新闻人的身份,在自己的博客上就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评论。更多的情况是,名人们在博客上交待工作安排和内容。张靓颖最近写道“今天晚上非常高兴参加了北京奥运吉祥物的揭晓晚会,能参加这个盛典,我和春春、何洁、雅莉、纪敏佳,我们五个都感到非常荣幸……”并附上照片。

  在得到博客网站提供的利益的同时,又能获得粉丝的追捧,这无疑是笔一箭双雕的交易。张靓颖就以博客进一步拉拢了人气,一篇《致全体北京凉粉的信》,一度占领了某网站Blog人气排行榜第一的位置。爆料场所远记者亲网友

  时常有名人“自曝”的情形在娱乐圈发生,无非是希望通过某些比较爆炸性的新闻重新使自己立足。也许是面对记者已经产生了厌烦,或者是认为博客的传播力更广泛一些,如今名人们借助博客这一新兴爆料工具,纷纷扔下“重磅炸弹”。

  李湘在博客中写道,“听说李宇春也要发新专辑,还有人问会不会影响我的专辑,我说哪里会。李宇春唱歌很好听,我是她的FANS,每个人唱歌都有自己的味道,我跟她风格不一样。如果春春发专辑,我一定第一个去买。我想李湘姐姐发专辑,她也会买。”这样的言语无疑是要引发一场超女选手与主持人的唱片销量比拼,抬高她唱片的宣传力度。也有不少名人直接在博客上爆料,随意夹杂在文字中的只言片语看似无关紧要,却极有可能成为第二天报纸娱乐版的头条。

  【名人说博客】

  徐静蕾:博客胜在能随性

  我对博客的了解时间不长,也确实是在公司同事的劝说下答应试一试的。几天下来倒也觉得有趣。

  通常作为一个演员和一个小字辈导演,说话的途径有三种: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的采访,在报纸杂志开专栏,出书。第一种多了一个中间人———记者,一篇采访下来难免有些地方觉得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第二种对我来说就是个压力了,本人心理比较脆弱,决不能欠人家东西,总希望文章是自发写出来的,想写就写想不写就不写,当一个自由自在的文艺小青年;最后是出书———出书就算了,我写的那些东西零零落落,如果非凑合结了集子发出去,不但让人家笑话,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但是,我必须要说,那是我的理想,等有朝一日我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够分量发一本书的时候,一定当仁不让,眼前,还需要时间。所以,看来看去,博客挺好,很自由自在的,都是自己想说的话想干的事情。

  【名人博客之质疑】

  三问名人博客

  一问:真实

  谁都知道名人很忙,在忙碌的生活中,他们又如何偷得浮生半日闲,来写自己的博客呢?在张靓颖的博客里,记者就见到这样一条留言:“张靓颖,真的是你吗?”

  请人代劳是最方便的,小 S的博客亮相没几天就开始统一采用第三人称,所有语句都是由“小 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来开头。

  而更多的名人则倾向在网络世界,继续呈现自己最光鲜的一面。超级女声中走出的评委夏青在博客中写道,“我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留言几乎是一字不落地看完了。”这也许还不算是严重的自吹自擂。看名人们上传的照片,则更加显露其粉饰的成分。照片大多偏艺术,哪怕生活照也拍得特别有艺术角度。即使有真正挥洒性情书写博客的名人,也不忘在博客上将自己好好雕琢一番。大概除了高晓松会在博客中用上些生活化的词句,其他名人都谨记着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当然,这也不能全然责备名人们,哪怕是普通人的博客,凡是公开的就很少有愿意暴露自己缺点的。由此及彼,名人也不过是凡人,名人博客也不过是博“客”而已。

  二问:真切

  名人吸引大众视线的除了他们的作品,还有就是个人的私人空间,他们是否愿意在博客里暴露自己的生活呢?现在的名人大都奉行了“做人要低调”的原则,平时见到记者就躲,或者抬出种种理由谢绝采访。如此,名人在博客里所反映的心路历程,又有多少能让人看个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对于真切两字,大多数名人的博客显然并不合格。个人博客是用来书写个人心情的,名人们夸夸其谈的则是他们的工作。以作品代替“博文”的有之、以公告代替“博文”的有之、以照片“博文”的更是数不胜数。即使用文字来堆砌自己的博客,名人也大多以工作为主题,很少谈到自己的生活、心情和真实的想法。名人们始终不会忘记自己是在从事商业化的工作,却忘记了个人博客的本来意义。除了在文字间流露出的些许名人本性之外,网友们恐怕并不能通过博客多了解一些名人。三问:真诚

  或许是建立时间不长,许多名人博客里的内容还不丰富,大都是以图片为主,配以少量文字,这对满怀期待的网友来说,是丝毫不解馋的。其中几位名人博客,甚至已经连续多天未有更新。某位文化名人的博客虽然文字不少,但大多是一段段摘自其已经出版的著作里的文字。有网友留言:“拜托,我已经有书了,虽然上网是免费的,也要给我看点新鲜玩意啊。”

  吴小莉的博客中写道,“一周的开始,也是忙碌的开始,回到香港,忙得昏天暗地的,所以偷懒一下,发张照片,嘻嘻,希望能‘蒙混过关’。”这种照片代替文字的方法被很多名人照搬,照片发得最多的是郭敬明,将近百张的海量。他的博客也就是由这近百张自身照片配上无厘头的随意搞笑文字组成。

  徐静蕾则索性坦言“话是这么说,但如果有一天大家发现我的博客没了或是水了也别怪我,三分钟热度是我的长项,以往的例子不胜枚举,我正在克服,希望大家不要太严厉地监督”。

  这样“博”法自然会招致很多网友的不满,留言中纷纷提出意见。可这毕竟是单向的交流,留言石沉大海的可能性比被回复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