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音乐 >正文

《黄山大合唱》气势雄浑 艺术构思出奇制胜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21:38 新浪娱乐

  一、基本情况

  2005年9月24日,由安徽省黄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大型交响音诗画音乐会——《黄山大合唱》,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黄山大合唱》的创作历经一年之久,它是我国近年来少有的形式新颖、主题鲜明、创作阵容强大、内容丰富、构思巧妙、手段多样、内涵深刻的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重要创作成果,它的问世以及与我国顶尖艺术家的现场表演、当
代最新科技声光手段的完美结合,必将展现出美仑美奂,令现场观众如痴如醉的黄山美景的自然与人文意境,在中国演出史上留下令人难忘的一笔。

  二、创作宗旨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各地以特定旅游景观为主题创作的音乐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佳作,比如《太阳岛上》、《请到天涯海角来》、《太湖美》、《莫愁啊莫愁》等等,都曾脍炙人口、流传天下。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热点的分散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媒体报道的多元化,众声喧哗之中,单体性的音乐作品已经很难在各领风骚三五天的文艺界产生持久的影响力了,因此,以小成本的投入创作一部大型的声乐套曲,在不烧钱的情况下广邀名家进行集体创作,通过对黄山的景观魅力与文化内涵进行全面展示与深入挖掘,再运用最新的舞台手段创造最人性化的现场效果,无疑是一种策划思路上的巨大突破。

  《黄山大合唱》以中国黄山所独有的三处世界遗产为创作基点,以黄山闻名天下的“五绝”景观为创作选题,用歌声颂扬黄山品格、用音乐礼赞黄山精神,用诗歌吟诵黄山风物、用现代化舞台手段呈现黄山风貌,最终起到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的宣传作用。

  三、作品定位

  《黄山大合唱》作为一部原创的大型交响音诗画作品,在作品文本上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主要有诗歌朗诵与大型合唱等内容;在演出形态上则是一场音乐、诗歌、画面相结合的多媒体视听音乐会,它巧妙运用交响乐、诗歌朗诵、大合唱、流动画面、香氛营造等艺术呈现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黄山之美与蕴含于“美”中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黄山大合唱》的演出设计力求使观众通过现场营造的亦真亦幻的效果,主动地将自我融入其中,成为作品情境的主人,体味黄山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正所谓情因诗与歌而生,心因乐和香而动,自然之美,醉人心神,艺术之美,燃人心魄,将两者完美结合,将是本场演出追求的目标。

  四、主要内容

  《黄山大合唱》音乐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七首合唱作品,它们是《山魂》、《听松》、《追云》、《踏雪》、《嬉泉》、《问石》、《山盟》;《黄山大合唱》诗歌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七首诗歌作品,它们是《山魂·礼魂》、《松之韵》、《云之魄》、《雪之恋》、《泉之梦》、《石之根》、《山盟·礼赞》,这七首诗歌作为串联穿插于合唱之间,诗歌的创作主题与合唱的内容紧密结合。《听松》、《追云》、《踏雪》、《嬉泉》、《问石》这五首合唱作品与《松之韵》、《云之魄》、《雪之恋》、《泉之梦》、《石之根》这五首诗歌作品表现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这“五绝”的景观风貌,而合唱作品《山魂》、《山盟》与诗歌作品《山魂·礼魂》、《山盟·礼赞》则全面深入地展现了傲视天地的黄山精神。

  五、主创人员

  《黄山大合唱》的主创人员阵容极为强大,囊括了国内相关领域真正意义上的顶尖艺术家。该作品由我国著名音乐人和活动策划人甲丁担任总策划、总导演,《黄山大合唱》的主创人员阵容极为强大。文本创作上,诗歌作者李瑛、雷抒雁、徐刚、程步涛、李小雨、洪烛等都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歌词作者甲丁、宋小明、车行、乔方、韩葆等则是活跃于我国音乐文学界的一代名家;谱曲者孟卫东、马丁、王佑贵、卞留念 、戚建波、刘彤、王晓峰、满文军等是我国乐坛一流的作曲家。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推出的首场演出中,140人的合唱团来自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160人的交响乐队由北京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组成,北京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谭利华担任本次晚会的指挥。24日在人民大会堂的首演中,国内演艺界资深艺术家陈铎、虹云、王刚、原华、瞿弦和、张筠英、朱琳、徐涛、石为坚、方明、岳斌、蔡国庆、廖昌永、戴玉强、王宏伟、张燕、谭晶、郑咏及黑鸭子组合都将登台献艺。此外,演出现场的各类技术性支持工作也都是国内最具实力的执行团队完成的。

  六、具体形态

  《黄山大合唱》集多种艺术风格的作品于一炉,融多种艺术形态的表现方式于一体,它通过一首首个体独立、整体有机的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现黄山的“五绝”和其中蕴含的底蕴,强化与强调其文化外延。《黄山大合唱》通过交响乐、大合唱、领唱、朗诵及多媒体情景再现生动、全面地呈现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它是黄山的风景画,使观众在欣赏中达到视听嗅觉的三重满足;它是黄山的风物志,使观众在欣赏中产生一种“置身于此”的神游遐想和“亦人亦仙”的美妙幻觉;它是黄山的风情诗,使观众在欣赏中振奋精神,昂扬斗志,思考现在,面向未来。

  七、艺术构思

  在文艺创作空前繁荣的今天,如何创新是艺术家们共同面对的问题,在《黄山大合唱》的创作和呈现过程中,“大”、“新”、“奇”、“巧”成了这部作品出奇制胜的法宝。

  说《黄山大合唱》“大”,是因为黄山所承载的内容唯“大”所能表现,所以《黄山大合唱》的“胸怀大”、“气势大”、“规模大”。七歌七诗,创作者动大情、抒大笔;呈现者在演出设计上也是处处体现大手笔、大思路——名家荟萃、140人的合唱队、160人的乐队,演员阵容强大、演出规模庞大。

  说《黄山大合唱》“新”,是指其创作与呈现方式的突破,反映到作品中,就是追求不同凡响,艺术风格必须符合黄山的特点;反映到呈现中就是使观众能够欣赏一台具有与时俱进的全新演出,其实,把一台传统意义上的交响音诗操作成一场音乐、诗歌、画面相结合的多媒体视听音乐会,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说《黄山大合唱》“奇”,是指其局部的刻意设计与操作带给观者的奇异观感,作品使人们在奇特、奇妙的氛围中感受新奇,这一点体现在演出过程中舞美灯光音响味觉等气氛营造的方方面面。

  说《黄山大合唱》“巧”,是指其创作与呈现强调巧思的作用,每个分体作品均有巧妙的细节设计,通过小手段造成大效果,处处匠心,点染出黄山的神韵和内涵。

  八、演出效果

  《黄山大合唱》在自身的演出效果上力求使观众达到视听嗅三个方面的满足。首先,以自然形态与音乐会专业演出环境相结合的舞台设计使观众能够通过画面现场置身于黄山举世无双的奇妙景观里,感受“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视觉震撼,使其得到视觉上的满足;其次,是以大型交响合唱与诗歌朗诵与“发烧级”音响产生出的最佳听觉声场带给人们一场听觉盛宴,使观众得到听觉上的满足;再次,演出过程中,根据黄山景色的特定氛围,场内将释放出特定的清香气体,使观众的身心沉浸在精心营造的仿真环境中,得到嗅觉上的满足。

  九、思想内涵

  在我国声乐创作史上,《黄河大合唱》和《长征组歌》是公认的两部最伟大的声乐套曲。在作品的思想内涵上,《黄河大合唱》由于产生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因此,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长征组歌》创作于建国后,它通过对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情怀史诗般的艺术再现,展现了革命者胸怀理想、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我们不会忘记,1979年7月,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春天,当时已七十五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来到黄山,他在人民群众的欢呼声中一步一步稳健地登上了黄山光明顶,饱览黄山秀色,他豪迈地说:“黄山这一课,证明我完全合格!”《黄山大合唱》的七段声乐和七段诗歌作品以黄山之美展示了祖国之美;更以黄山之高与人们登山望远的壮举体现了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所特有的坚韧果敢、勇攀高峰、志存高远、傲视天地的奋斗精神;同时,《黄山大合唱》还以黄山的自然与人文美景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昭示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意义。

  可以说,《黄山大合唱》以《黄河大合唱》的雄浑与气魄、《长征组歌》的豪迈与激昂以及鲜明的现实意义必将成为爱国主义、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最佳载体,带给人们强烈的时代感、自豪感和艺术美感。

  这部艺术精品必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1篇。


评论锦瑟华年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