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音乐 > 2006北京新年音乐会专题 >正文

形式演变作品丰富 看北京新年音乐会10年变化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18:46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当1996年著名指挥家谭利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指挥乐队奏出迎接新年的第一个音符,北京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年音乐会”。今年的12月31日晚上,谭利华将再次走上这个舞台,指挥北京交响乐团奏响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军的号角——《奥林匹克鼓号曲》,"北京现代之夜——北京新年音乐会“将走进第十个年头。回首北京新年音乐会走过的风风雨雨,唯一执棒十次新年音乐会的谭利华感慨万千:“10年前创立新年音乐会的时候,我们的主旨是模仿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模式,为北京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音
乐会,如今我们的品牌已经日趋成熟,北京新年音乐会已经在形式上不再模仿维也纳的模式,而且努力寻求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从模仿维也纳模式到探索自己的特色

  说到北京新年音乐会的创意不能不提每年新年在

中央电视台直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维也纳爱乐乐团每年由世界著名指挥家执棒在金色大厅举办的新年音乐会赢得北京观众青睐,于是,北京观众一直盼望能够像维也纳人一样现场享受新年音乐会的欢乐。1996年的上半年,有关方面开始创意北京人自己的新年音乐会,1996年12月31日晚,人民大会堂灯火通明,第一届北京新年音乐会在这里举行,当时参加北京新年音乐会的是北京交响乐团,指挥是严良与谭利华,当时演奏的曲目除了部分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外,还有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祖国颂》、《梁山泊与祝英台》和《黄河》等,当年主办者的想法就是要打造一个北京自己的新年音乐会。

  谭利华在谈到当年走上舞台的情景时说:“当年走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时,心里和其他音乐家一样有些忐忑,因为几十步的舞台走下来,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演奏下来,能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是个未知数。而没想到的是演出不仅受到北京人的喜爱,还能够在10年间发展成一个北京标志性的文化品牌。”从一个乐团单独跳梁到众多乐团的合作,再到中外乐团的联手,随后又变化到中国乐团与世界知名音乐家的合作,新年音乐会的阵容越来越有自己的特点,确立“国际水准、中国气派、北京特色、新年氛围”的宗旨,北京新年音乐会确实成为北京人迎接新年的一个一项受广泛欢迎的文化活动。

  从主打施特劳斯到涵盖中外名曲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独特风格,它与奥地利的文化有着悠久的渊源。北京新年音乐会应该演奏什么作品,一直以来都是音乐界经常探讨的话题。从北京交响乐团的第一届北京新年音乐会开始,施特劳斯的作品在北京新年音乐会中不断减少,而取而代之的是中外丰富多采的乐曲和歌曲。第一届北京新年音乐会中,《蝙蝠》序曲、《春之声》、《蓝色多瑙河》和《安娜波尔卡》是新年音乐会的骨干之一,而今年第10届的北京新年音乐会的正式曲目中,将只有《南方的玫瑰》一首施特劳斯的作品。而今年的新年音乐会的演奏作品中,有中国作品《高天上流云》《茉莉花》,有著名歌剧合唱作品《士兵合唱》和《猎人合唱》,有莎拉·布莱曼的音乐剧唱段,有维尼亚夫斯基、拉威尔、格里格、威尔第和柴科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有合唱有独唱,有舞曲有序曲,风格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可谓老少皆宜,观众耳熟能详。演奏作品的变化,成为北京新年音乐会成熟的标志之一。

  据统计,10年来,北京新年音乐会演出的作品有100余首,其中中国作品有近30首,这一统计说明北京新年音乐会确实确立了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

  从听名曲到听名家

  谭利华在评论今年的新年音乐会作品安排时对记者说:“现在的新年音乐会的作品越来越注重观众的口味,因此这几年的演奏作品都是几经专家和观众的研讨论证,因此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就今年北京新年音乐会的演奏作品来看,曲目越来越丰富,中外作品越来越吸引不同层次的观众。而名家的参与也让北京观众提高了欣赏品位,过去只听名曲的北京观众现在对北京新年音乐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听名曲还要听名家怎样演绎名曲了。”而去年的北京新年音乐会结束后,名家的参与和作品的丰富都受到观众的喜爱。

  1996年12月31日的第一届北京新年音乐会,参加演出的音乐家歌唱家和演奏家只有中国音乐家石叔诚、吕思清和么红,而去年不仅请来了卡雷拉斯、列宾和殷承宗等,今年更请来了天籁歌后莎拉·布莱曼,名家怎样演绎自己的拿手作品,北京观众欣赏新年音乐会的品位已经大大提高,北京新年音乐会已经成为北京观众的最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3篇。


评论锦瑟华年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