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宣言之名词解释--打口碟
指的是国外正版碟由于某些原因没有销售完,为了避免大量库存导致大量财力和物力的浪费,国外唱片公司便对其进行销毁(直接切口、钻洞、激光、化学方法等)。最后,
那些“销毁”的CD就以“废弃塑料”的名义进口到了中国。其中一部分只是切到了CD盒面,而CD完好无损的碟片就被称为打口碟。那些毫发无损,连盒面都没有被切到的CD就成了专业音乐人士、电台DJ和发烧抢手货,被称为原盘。从质量上来说,原盘是最好的,而那些打口和打眼的碟片由于制作问题,会造成碟面的重量分布不均匀,因此在碟机中旋转就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倾斜,这从音质上一般听不出有区别,但由于碟片倾斜着旋转,因此会损坏碟机激光头。
据说,卖打口碟的都富起来了!从某种层面上说,这些先富起来的哥们几乎成了中国一代爱乐青年们的“观音姐姐”。但是面对眼下福州的打口市场,卖打口的已经不到10人……生意不再好做。
暴利打口不富都难
——解密打口进货流程
大家对打口的进货渠道和利润恐怕知之甚少,今天就为大家算笔账,看看这些先富起来的人们收益有多可观。
首先从打口碟的进货渠道说起。打口碟进口时,有货船运输,通常按厂牌分类,而打口贩子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到汕头等地取货。有关系好的,可以垄断一定来源,以至于别的贩子难以进货,比如经常可以听到北京上海的大贩控制了大批的俏货好料等等。
全国各地的打口贩子拿货时,通常批发价按重量而非内容计算,分为挑选和不挑选(整箱打包)两种,前者价格是后者的3倍,而不挑选也就是由批发商随便打包,里头有被打口的,有的是原盘,鱼目混珠,东西好坏及品种只能听天由命。通常25张/条,9条/箱,普通批发价是3000元/箱,平均1.7元/张。
打口贩子拿到货后,便带往各地零售,而价格便由原先1.7元/张的批发价抬高到5元-百元以上/张的零售价。至于具体的价格得视碟片完整度和碟片紧俏度而定。通常原盘是最贵的,目前福州的市价一般为25至大几十元/张,有些国外限量版的打口居然卖到一张上百元。在所有曲风中,古典乐的打口价最贵,很普通的原盘在福州基本在25元/张以上。有些卖得较精的打口贩子会根据厂牌LOGO认好货卖好价。而被打到眼或口的碟片,基本价格持平在10元/张。
最后,让我们再算笔账,平均1.7元/张批发价,倘若每张仅以10元的零售价卖出,利润则为8元/张,200元/条,1800元/箱。这笔账还只是保守地算,并不包括那些动辄几十上百元的零售打口碟。这样看来,那些卖打口的不先富起来都难。
打口生意今日难做
——与一个福州打口商的对话
小原(以下简称原),一个出没在师大一带的打口商,都说卖打口的先富了起来,但是,面对眼下福州的打口市场,他却说,福州卖打口的已经不到10人……生意不再好做。
记:你什么时候开始卖打口?
原:2000年,我24岁时。
记:为什么想着去卖打口呢?
原:喜欢CD,可是自己买太贵,太多喜欢的买不了。自己卖就不一样了,近水楼台先得月。
记:当时进货是自己单闯还是有人带?
原:如果没人带根本找不着发货的地方。所以,我非常感谢当初带我进货的兄弟——冬冬。
记:还记得第一次成本投入是多少?
原:5000元。穷人一个,还是找老妈借的。
记:你妈妈知道这钱是用来进打口的吗?
原:一开始我只说做点小生意。后来她知道了,也不反对,说这是一种锻炼。
记:当时冬冬带你去哪里进的货?啥感觉?
原:汕头的乡下。见到那么多唱片,我头都大了,那个兴奋简直不能用语言形容。
记:那第一次进了货后卖得顺利吗?
原:艰难啊!头半年我都快穷得没钱吃饭了。所幸之后认识了不少喜欢音乐的朋友,也就小挣了些。
记:小挣?什么概念?
原:不好说……时有时无的收入吧,多的话2000元/月。
记:5年了,你还记得最贵的一张碟卖了多少钱吗?
原:80元。不过一套的话就难说了,几百上千元的都卖出过。
记:你手头上卖得较好的是哪类打口?
原:NWEAGE(新世纪)和摇滚。
记:在福州买打口的多是什么年龄段的人?
原:18到40多岁的都有。不过27-40岁的人因为自己有收入,所以比较肯买。
记:这些年,你的固定买家大概有多少?
原:常来的有大几十个。有些很疯的,知道我出去进货,就坐在我住的地方通宵等我回来,就为了能第一时间淘到最好的货。
记:卖了这么多年碟,最反感哪类顾客?
原:那些娘娘腔的奶油小生。
记:卖了5年打口,自己收藏的有多少?
原:3000多张吧。
记:如果别人出高价,你舍得卖吗?
原:至爱的碟坚决不卖,但有些CD我会送给好朋友。
记:这5年来,福州的打口市场有没什么变化?
原:原先我知道在福州卖打口的有20多人,现在不到10个了。现在上头批发的货贵了许多,所以导致福州打口价格上涨,生意不如以前好做了。
记:这5年的打口生涯,你过得怎样?
原:每天10时50分出门摆摊,晚上一边整理CD,一边听音乐。通常在11时或第二天凌晨1时睡觉。尽管生活上不是很富裕,但是精神上却挺快乐的,认识了许多热爱音乐的真心朋友。
昨日廉价今日奢侈
——一位打口迷的自述
4年前,作为打口青年中的一员,我目睹了福州打口市场的兴盛。4年后,作为单纯的音乐爱好者,目睹的则是它的衰败。4年的淘碟经历,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福州的打口碟从物美价廉沦落今日几近成为奢侈品的凄惨转变,而我,也从一个曾经的打口狂热拥护分子,成长为一个对这一暴利行业不屑一顾的旁观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福州乃至福建这样一个音乐氛围奇差的都市里,打口如今已完全沦落为奸商手里的利刃与富人嘴里的谈资。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呢?细数个中原因,主要有两大点,仅为在下愚见,愿和淘碟族们共同切磋。
A批发价上涨
就像小原说的,“现在上头批发的货贵多了。”最初,打口碟的来源只是美国和加拿大,现在连欧洲(主要是法国)和日本都成了供货对象,源源不断地将它们的垃圾运送到中国来,并且由于收了求货人的高额贿赂后,导致了批发价大幅度增长,因此零售价的飙升也就不足为奇了。
B淘碟者本身
不知何时起,听音乐变成了一种标榜自我的方式,其趋势是犄角旮旯越是晦涩难懂就越能代表出自己的“独特品位”。这么一来,聪明的碟商也就摸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是少见的、稀奇古怪的唱片都必然卖上个高价,反正总会有这么些人来抢着购买,根本不愁什么“有价无市”。于是,只要稍微有点小名气的,或者被国内的“弱智”媒体瞎吹乱捧一气过的都成了谋求暴利的好玩意儿,一张进价1元的打口转眼以高出二三十倍以上的价钱卖出去也就见怪不怪了。
那么,5元的盗版与30元的打口或者干脆从网络上下载MP3有什么太大不同吗?为什么30元就不能用来购买6张5元的盗版唱片呢?或许有人会说,那毕竟是人家的正版货,音质好。可是眼下国内唱片的正版价格日益下调,30元钱的正版也不是没有。或许还有人会说,我们买打口是为了收集唱片,既然是收集,就要挑选珍稀版本、限量发行、绝版毁模的来买。但像打口这样的洋垃圾收藏价值有多少?其实,这些人的心态基本还是属于“唯我独有”“囤积居奇”之类的,最终收藏的目的就是向人炫耀罢了。
长此以往,我们还能买到廉价唱片吗?难道,福州乃至整个福建的打口就不能回归到它自身的价值与价格了吗?
有!那就是乐迷们“端正心态,拒绝打口”。这里的拒绝,是针对那些价格高得离谱的唱片。作为乐迷,千万别被虚荣浮夸的中国摇滚劣根性所羁绊,听音乐除了丰富自己,更要听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简单地听一下,记个名字与风格就跑去和人吹嘘炫耀。如果是那样,倒不如尽可能省下钱来买乐器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