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保利剧院上演了意大利钢琴大师毛里奇奥·波里尼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对第一次在北京演出的波里尼,北京的观众毫不吝惜掌声,而波里尼也格外慷慨,接连返场五次答谢观众。
上半场 暗流涌动
在演出之前,波里尼曾经对媒体声称,他选择的贝多芬奏鸣曲、李斯特奏鸣曲和勋伯格作品是为了向中国听众展示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现代音乐的脉络传承,而昨晚的独奏会也证实了这一点。波里尼随意拎取几个片断,就能够把它们之间的血缘脉络展示得纤毫毕现。
波里尼大师以现代派发端的作曲家勋伯格的三首练习曲和六首小品作开场。在观众还有些浮躁的时候,勋伯格作品夜晚般的神秘感却神奇般地起到了“安神”静场的作用。与他的老师米凯兰杰利风格相近,波里尼也是一位“不动声色”的老手,他在随后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热情》当中,以极其内敛的风格将汹涌澎湃的第一乐章切分成一个个的心跳节拍,这似乎也是波里尼最与众不同的处理之处。当音乐结束时,观众的情绪也被带到了顶点,喝彩声不绝于耳。
下半场 冷静深刻
下半场的演奏全部是李斯特的作品,此时波里尼营造出的音乐意境,与上半场贝多芬《热情》的暗流涌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人们在这个时候才会惊讶地发现他对于作曲家个性乃至作品的钻研深刻精微,依然有在冷静中纤毫毕现的真知灼见。特别是他在最后四首李斯特晚年作品中所营造出的清冷和寂寥,竟然让全场观众为之癫狂,二楼观众席间爆发出的狂热喝彩声几乎掀翻了保利剧院的屋顶。第一次在北京演出的波里尼也显得格外慷慨,竟然接连返场五次,直到最后时刻才拿出了他最心爱的肖邦夜曲,他要让这夜晚的心绪整夜萦绕在每一位观众的心头。
晨报记者 李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