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音乐 > 经典“2+1BOOK”系列唱片专题 >正文

马友友与他的大提琴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4:48 新浪娱乐

  马友友是当今国际乐坛最有天赋的大提琴家。他1955年生于巴黎,其父亲马孝骏祖籍浙江宁波,是音乐学家;母亲也是著名的声乐家。马友友4岁的时候开始学拉小提琴,后来改学大提琴,并迷上了巴赫的作品。巴赫的无伴奏组曲是每个学大提琴的学生必修的曲子,但它那长达几十页的曲谱,对一个4岁多的孩子来说,实在太难了,老师只要求他每天练习一小段。但不到一个月,马友友已经能不看乐谱而演奏全曲了,这着实令老师震惊。他父亲也每晚帮他训练,所以五岁时,他已能演奏三组巴赫组曲,并在巴黎大学举行了他的第一次公开
演奏。

  1962年,马友友随父母迁至纽约。声名卓著的小提琴家斯特恩十分欣赏他的音乐造诣,把他介绍给了在茱莉亚音乐学院任教的著名大提琴家罗斯。罗斯也对他赞赏备至,便敦促音乐大师伯恩斯坦邀请年仅八岁的马友友参加1963年的慈善演奏会。马友友的才气获得了全美国的瞩目。一年后,他在纽约市卡耐基音乐厅首次登台演奏。其实马友友很迷惘,他想当医生,或者成为一个科学家。姐姐劝告他:“你已经是出色的音乐家了。如果有一天你带着大提琴进入一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透过演奏感动人们的心灵,那时你的贡献会比任何医生都大。”姐姐这番话化解了他的心结。

  15岁时,马友友进了哥伦比亚大学。1972年,17岁的马友友进了

哈佛大学,学习音乐、历史、人类学、文学和自然科学。尤其在念人类学后,他才恍然大悟:“音乐演奏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分享’。从人类学的角度了解世界,音乐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得以沟通。”许多评论家认为,马友友擅长于发挥对不同文化的敏锐感觉,具有音乐家的最好才华。而这一切,与他的中国血统,和他在法国、美国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在哈佛大学的宽泛学习,都有密切关系。19岁时,马友友应英国皇家交响乐团邀请,在伦敦首次亮相,引起轰动。

  马友友有一把1733年在威尼斯制造的蒙特利娜大提琴,他运用这把琴呈现无限的音乐时空,曾11度获得美国葛莱美音乐大奖,成为世界古典音乐殿堂里的大师级人物。除了古典音乐,马友友还横跨爵士乐、民族音乐、舞蹈音乐甚至音乐教学,不断地摸索新的方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锦瑟华年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