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音乐 > 第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专题 >正文

入学30周年后用作品聚首 中音作曲78班集体亮相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01:35 北京晨报
入学30周年后用作品聚首中音作曲78班集体亮相
刘索拉

入学30周年后用作品聚首中音作曲78班集体亮相
谭盾 晨报记者 程玉扬/摄

入学30周年后用作品聚首中音作曲78班集体亮相
郭文景

入学30周年后用作品聚首中音作曲78班集体亮相
叶小纲

  10月12日,北京音乐节将上演中国现代作曲家室内乐作品音乐会,非常有意思的是,其中的作品全部来自中央音乐学院78级作曲系,包括谭盾、郭文景、叶小纲、陈其钢、张丽达、瞿晓松、陈怡、周龙等几位当今世界上最活跃的中国作曲家均被囊括其中。明年正值这些作曲家入学30周年,对于这批中国音乐界的风云人物,也是值得纪念的音乐事件。

  刘索拉“展示成就也是展示自信”

  策划人刘索拉告诉记者,这台音乐会曾经在今年春天的柏林音乐节上由德国现代室内乐团首演,题目叫作《你别无选择——中国前卫作曲家音乐会》。音乐会的作品有郭文景的“炫,Op。40(2003)——为六面锣而作”、陈怡的《气》、瞿晓松的《草书》、陈其钢的《道情Ⅱ》、叶小纲的《马九匹》、张丽达的《线条与激情》、周龙的《钟鼓楼》、谭盾的“为六件乐器所作的协奏曲”,全部是这些作曲家近十几年成熟期的作品,唯有陈其钢的《道情Ⅱ》,因为作者本人认为这是他学生时代的习作,过于幼稚,不能代表自己的艺术成就,曾坚决要求从北京音乐节的曲目中“拿下”。今天中国音乐家的成就和自信心,早已不能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形同日而语了。

  谭 盾“哪六件乐器?我忘记了”

  记者拨通了谭盾的电话,谭盾脱口而出的竟然是“六件乐器是什么,我已经忘记了!我多年来的作品涉及了几百件乐器!”谭盾回忆了一下,“大概有大提琴、低音单簧管、吉他、钢琴……还是想不起来了。这个作品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六件乐器都是既担当独奏又担当协奏,而表现形式也非常新颖,把中国的快板书、欧美的摇滚乐以及rap之类的饶舌令融为一体,非常有趣。这个作品已经在90多个国家上演,仅去年就演出了600场。这充分证明了大众对它的喜爱。”

  郭文景“我们班好比艺谋他们班”

  郭文景告诉记者,“这套曲目在柏林演出时,特别亲切的是节目单上还印上了1980年毕业时全班同学在一家照相馆拍的合影。我们这个班一晃就快30年了!我们班与北电张艺谋陈凯歌他们班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无论是入学时的状况、出道时的时代风潮还是今天的社会地位。那是10年的人才积累,而我们也正好赶上了20世纪结束前的一个最好的时光。”郭文景介绍他的《炫,Op。40(2003)——为六面锣而作》是一部极限写作,“六面锣,三个演奏员六只手拿着各种粗细软硬不同的鼓槌,完全不用传统的打击手法,可以说把锣的演奏手法和音响发挥到了极致。”

  叶小纲“现在的心态不一样了”

  对于叶小纲来讲,德国现代室内乐团能够把他的作品演成什么样子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叶小纲戏称自己20年前的《马九匹》在世界上实在是被演“烂”了,自己的耳朵也因此变得更刁,所以,现在的他很挑剔乐团的演绎。“当年人家演你的作品总会欣喜若狂,现在中国作品在世界上演奏的越来越普遍了,这说明他们很欣赏中国作品,也说明我们这一代中国作曲家成熟了许多。”

  瞿晓松“国内的演出市场太保守”

  对于这场音乐会瞿晓松看得很淡,“这只是每天不同的人做的不同的事情而已,即便是欧洲乐团在中国演奏中国现代作品也没有感觉很特别。但无论如何,对于北京观众来讲这还是非常稀少的事情。”

  让瞿晓松感到遗憾的是,“30年了,国内对于现代作曲家作品的演出环境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我们还没有养成像西方乐团推广现代音乐作品的习惯。在欧洲即便是柏林爱乐乐团也要专门辟出20世纪作品板块;在美国,不仅20世纪作品板块是必须的,还要再辟一块在世美国作曲家作品板块。我们的艺术市场太保守了!” 晨报记者 李澄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为晨报记者 邹红/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锦瑟华年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