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聆听傅聪 阅读傅雷”钢琴独奏音乐会深圳举行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12:22 深圳商报
本报记者 刘悠扬 于 雪 傅雷是父爱的旋律。傅聪是赤子的旋律。在傅雷诞辰百年之际,“聆听傅聪 阅读傅雷”音乐会将让我们重温这一对传奇父子的绝代风华。 “聆听傅聪 阅读傅雷” 100年前的今天,一个哭声特别响亮的孩子降生在江南望族,因此长辈们给他取名为“雷”。 他日后成为当代伟大的翻译家、文学评论家、音乐鉴赏家。作为翻译家,人们说“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译介的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优美的对贝多芬(听歌)、莫扎特和肖邦的赏析。 可是,这些都不及他的另一个身份著名,那便是“父亲”。 他的儿子对古典音乐有着先天的狂热,21岁为中国赢得了第一个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奖项,如今被称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肖邦的最佳演绎者”和“钢琴诗人”。他写给儿子的“家书”脍炙人口,上世纪80年代至今,5次重版,19次重印,已感动了数百万国内读者。这本“家书”既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坦荡刚毅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这对父子便是傅雷与傅聪。 傅雷已去了,而音乐还在。对傅雷百年诞辰最深情的怀念,莫过于音乐。5月9日,本报《文化广场》主办的“聆听傅聪 阅读傅雷”纪念傅雷诞辰100周年傅聪钢琴独奏音乐会将在深圳音乐厅登场,傅聪将第五次来到深圳,以他善于雕刻细节的手腕在乐声中描摹与父亲永远相通的那颗“赤子之心”。这场音乐会也将是今年文博会艺术节中唯一的一场大师级音乐会。 历史暗夜中平静离去 时间定格于1966年9月2日夜。就在那一夜,傅雷、朱梅馥夫妇留下遗书,双双自缢。无边的历史暗夜中,他们平静离去,却是广陵散似的绝唱,那是中国文化史上惨痛的一页。 多年后,陈村写过一篇名为《死》的文章。他和傅雷住在同一条江苏路上,生命中有十二个年头和傅雷的生命重合,却始终没有见过这位译匠。陈村曾在图书馆借阅《欧也妮·葛朗台》,但那本书没有封面和扉页,没有译者的名字,他也不知道在离他很近的地方,就是译者的家,小小的花园内曾种满怒放的月季。在书房里,傅雷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孜孜矻矻,勤勉不辍,翻译《幻灭》,用精致端整的楷书为儿子抄写6万字的《艺术哲学》,写几十万字的家书。所有的一切都在那一夜停止了,花园内的月季被粗暴的手连根拔起,书房内的山水画和条幅撕成碎片,践踏在无知的脚下。一个艺术家精心构造的理想世界,自溺于黑暗的洪水。 “老顽固至少是classic的” 1981年,《傅雷家书》第一版由三联书店出版,27年来,5次再版,19次重印,发行已达100多万册。是这部浩浩荡荡的遗著,让人们认识了500万言译著之外的傅雷——“翻译家”远不能概括他的全部,这是一位被深深遮蔽的文学评论家、音乐鉴赏家、美术策展人,以及20世纪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