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语流行音乐酝酿改朝换代 王若琳“鲜”声夺人(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16:06 北京晚报
对话 关于王若琳的音乐之路更有“神话”的感觉,可以通过一些数据表明。截止到今晨,在国内各大搜索引擎输入“王若琳”,“搜狗”得到7页、308篇内容,新浪“爱问”得到14页、271篇内容,百度搜索得到4页、257篇内容。对于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时代,这些数据实在算是少。同时,所有关于王若琳的新闻,最早的一篇也只是今年1月10日题为“知名音乐制作人王治平之女王若琳闯歌坛”的新闻。 与以上数据相对应的,是王若琳所在的公司新索唱片公布,王若琳首张专辑《Start From Here》在发片10天后即卖出上万张、一个月后销量达到三万张。而且,几乎所有的媒体和乐评人都对王若琳大加赞扬,“2008年度黑马”、“终于等到的好声音”、“乐坛新希望”等内容随处可见。 不过“三月成名”(一月出新专辑、四月征服媒体乐评)的王若琳比起那些“一夜成名”的偶像来,“明星范儿”抖得还很不够,比如昨晚演唱时比较明显的紧张。但这也正是她被媒体、乐评喜欢的地方。从她的经历以及昨天的采访中,也可以看出王若琳是一个简单、低调、明白自己的人。 问:发专辑前想过自己会如此受欢迎吗? 王若琳:没想过,甚至我对自己这张不怎么看好。因为这张专辑制作了很久,前后有两年多的时间,并不是一气呵成录完的。一次唱三首歌,然后过几个月再唱三首歌,我都不知道这张专辑的主题是什么,所以心里很没底。但现在据说专辑卖得不错,也有不少人喜欢,这样也还OK了。 问:唱歌是你一直的梦想? 王若琳:我爸爸是制作人,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音乐,还很喜欢“披头士”乐队的保罗·麦卡特尼(听歌),因为我们都是“左撇子”。后来在12岁的时候,我爸爸就送给了我一把左手吉他。14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照着一些谱子弹吉他唱歌,当时也没有想过这是梦想、以后的职业,只是喜欢边弹边唱的感觉,也没有特别花心思去研究。 问:你唱歌给人的感觉很成熟、很安静,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感觉。有的报道标题还说你“19岁的人,39岁的成熟”。这跟当年的年轻偶像歌手们有很大差别。 王若琳:我七八岁时开始在美国加州生活,大概有十多年。当地的环境也对我有影响。那边的乐队气氛很浓,组乐队的年轻人也普遍都喜欢比较老的、经典的音乐。我妹妹和我的很多朋友也都喜欢一些年代久远的东西。而且大家现在听到的歌,大多数都不是我做的,都是加拿大的一家公司做的。这怎么能反射出我的成熟和不成熟呢? 问:你对别人制作的歌不那么有感觉?所以你刚才说对这张专辑不怎么看好? 王若琳:对,其实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东西没有收录在这张专辑上,我只是付出了自己的声音而已。我平时喜欢的音乐跟这张专辑的风格反差很大。我喜欢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乐团的音乐,因为能感受到诚恳。我不想一直走同一个风格,现在第二张专辑已经开始录制,里边有民谣、摇滚、流行,我就想做听起来很奇怪的那种民谣。大概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可以让新专辑上市了。 问:这样的音乐概括的话很独立、很非主流。这与唱片公司给你的主流定位也不太相符。你不怕因为你变了,歌迷也会流失吗? 王若琳:我很希望做独立音乐!我很喜欢和敬仰那些独立音乐人。他们虽然条件、环境都不好,也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他们,但他们才是真正厉害的音乐人。很遗憾这些真正有才华的人被大家忽略掉了。 我一直都对我音乐的普及或者受欢迎没有概念,我只是希望挖掘我那些不一样的音乐。听说内地做独立音乐的也很多,可惜我还没有听到。不过我认为独立音乐盛行的地方就代表真正音乐在蓬勃的地方。 问:好声音是很难描述的,但你给听众的第一、也是最深的印象就是声音。怎么达到那么感染人的程度?而且有不少人反映你的英文歌比中文歌更好听。 王若琳:唱歌是一个很微妙的事。说真的,这张专辑里的歌曲我其实并没带太多感情去唱。为这些歌录音对我来说只是个工作,我就是一直唱,直到录音师满意,于是我就收工、回家。有些听众被感动,也许只是他与歌词或旋律因为感情产生共鸣,但这些感情可能并不是我的,而是词作者或者曲作者的。要是关于我的感情,还是要看我自己写的歌曲。对于中英文歌曲,英文本来就比较软,而且我在国外住了十几年,相比之下中文水平不如英文好。 问:在音乐之外,听说你很不爱参加慈善晚宴那样的活动? 王若琳:对,我不是反对慈善活动。但我觉得慈善晚宴都是有钱人参加的。如果我去做慈善,就真的去做,而不是参加慈善晚宴。 评审 科尔沁夫(blog)(乐评人) 优点:让人陶醉的声音和让人赞赏的音乐制作水准,加上王若琳的年龄,都让听者有惊艳感。 缺点:主打歌的国语版本听着还是不如英文来得水乳交融风情万种,建议可以向旧上海音乐取经。 周治平(听歌)(台湾音乐人) 优点:个人认为这是十几年来华语歌坛最好的声音。并非说王若琳的音色和技巧都最好,但整体的感觉却是最好的。专辑的编曲制作也达到了天碟的水准。 缺点:如果是否适合K也可以是缺点,那没有能K的歌勉强算是这张专辑的缺点。而且国语歌太少了。 谭伊哲(作曲人/制作人) 优点:非常精致的一张唱片!整体气质清淡而耐听。印象最深的是专辑中的人声和鼓都录得太出色了。 缺点:以内地市场而言,虽然情调很小资,但还是缺乏商业性,恐怕很难大红。可惜。 蜡笔小岚(中广流行网主持人) 优点:王若琳的声音实在太舒服了,唱英文、唱中文都很适合。特别是中文歌曲的咬字发音,完全不会像某些华人歌手,发音像个外国人! 缺点:对于和主流市场不太一样的好音乐,唱片公司在营销宣传上,应该要更加花心思! 像王若琳的这张专辑,若不是在电台工作的DJ,大概很难知道有这位新歌手的出现吧! 祁又一(blog)(新浪摇滚频道主编) 优点:完美的演唱技巧和对歌曲的把握方式,王若琳绝对是2008前半年最值得赞许的新人。虽然优雅和复古是如今的世界潮流,但其实,王若琳不需要搭乘这股东风一样会脱颖而出。 缺点:音色和演唱方式太西化,甚至太像小野丽莎。在她全面展示她的个人魅力之前,年轻的王若琳演唱中的沧桑感是否“为赋新词强说愁”尚未可知,这多少会影响对她的评价。 本报记者刘颖文/熊涛摄 王若琳 生日:1988年8月1日 学历:高中毕业 性格:喜欢自我嘲讽的幽默,讨厌无知、为了金钱而愚笨自私的人,讨厌被歧视。 经历:父亲王治平是台湾著名音乐人,王若琳从小就受到影响,听遍各种好音乐,启发了她对音乐和创作的兴趣。14岁开始创作,16岁开始表演。虽然因为年龄代沟以及父亲著名制作人的光环,王若琳在录音时因为一些差异经常与父亲“对峙”,但在音乐方面她还是对父亲很尊敬。而王若琳能顺利出专辑、进入乐坛,也与父亲的推动有着不小的关系。王若琳这张专辑也是由父亲王治平担任的制作人,两人还分别贡献词和曲,合作了一首《For No Reason》。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