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变的(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8日21:19  金羊网-新快报

  当年我有很多东西没有思考清楚,一个核心问题是,如果摇滚乐除去对耳膜、眼角膜的冲击之外,它还能冲击什么?改变现实世界的某一部分?虽然我没有在我的现实世界看到这样的例证,但我相信它会有。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它不会像革命和战争一样来得那么凶猛和彻底,它不会直接改变生产力。但作为一种文化,它改变人们的方式总是在悄然不知中。比利·布拉格(BillyBragg)说:“艺术家的角色不是要想出答案,而是要敏锐地提出正确的问题。阅听人才是改变世界的行动主体。”在这本《声音与愤怒》书中,至少我找到了过去思考的那些问题的答案。

  这本书叙述了从50年代到今天“历朝历代”摇滚乐发展过程中试图改变世界的事件,以及作者对这些事件的深刻解析。如果你仅仅想把摇滚乐当成一种消遣的音乐曲欣赏,你看完这本书可能会掩卷沉思,原来摇滚乐的世界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试图左右政治家的决策或像一个起义者那样唤醒人们;如果曾经是个因为摇滚而热血沸腾并有试图把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的实践者,看完这本书后你不免有些绝望。摇滚乐毕竟只是一种音乐,无法为它负载太多重任。

  铁志在书中说:“流行音乐历史的本质是:一旦具有高度原真性、从某种青年亚文化胚胎诞生出来的创作开始广受欢迎时,这个创作者、这个音乐类型就会被商业体制吸收、榨干,直到缺乏活力而被抛弃。但是接下来又必然会有新的声音、新的亚文化在体制边缘爆发。然后,他们可能又开始成为新的摇滚巨星,但是又有更多的唱片公司要搭上风潮复制这些音乐,接着又必然注定这种新音乐的老化与死亡。摇滚乐中的政治反叛因子亦然。历史于是不断轮回……”

  正如铁志在他另一本随笔集《反叛的凝视》中所描述的一样,任何改变世界的力量,孤立地去看它总是显得那么孱弱,可是世界每天都在改变,当我们蓦然回首,总能发现,这个世界就是这些看上去无足轻重的力量改变的。

  约翰·列侬、鲍勃·迪伦、琼·贝兹、冲撞乐团、U2、“电台司令”……当我们被这些伟大的摇滚乐手感染时,可曾留意到他们面对社会种种不公时的呐喊?张铁志在《声音与愤怒》一书中回顾了历史上摇滚乐与种种社会运动的关联,并在回顾中提问、反省音乐介入政治的各类实践途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作家简介

  张铁志,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写作者。写作方向包括政治与文化评论、音乐论述与散文等,关注波希米亚的反叛文化如何与社会运动结合,希望以此改造我们面对的政治经济结构和文化想象。2004年在台湾出版《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结合摇滚论述、社会分析以及文学书写,获选为该年十大好书。2007年在台湾出版《反叛的凝视:他们如何改变世界》书写当代美国的社会与文化行动主义。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

  《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张铁志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版定价:26.00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