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选秀歌手在十年历史的音乐风云榜上算得上昙花一现,他们肇始于2005年的第二届“超级女声”电视节目,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三位学生身份的年轻女孩分获冠亚季军,随即走上职业歌手道路,成为中国流行乐史上第一批尚未有正式作品即告名满天下的流行歌手。这种名气之大与“家底”之薄的倒挂,也是选秀歌手最为人诟病之处,并成为“超女”后来者们留给听众的主要印象。
2005年的超女万人空巷,成为中国老百姓关注参与最多的音乐/娱乐事件。于2006年4月2日举行的第六届音乐风云榜迅速作出反应,周笔畅成为当届最受欢迎女歌手,作为整体的“超级女声”获得当届年度风云大奖。从此,超女粉丝成为每年风云榜盛典观众席上必不可少的一股力量,他们挥舞着写有偶像昵称的荧光板大声呐喊,歌手登台领奖时,势必要对这些拥有具体名号的粉丝群体做出表示。据后来媒体披露,其中包括为数不少的“职业粉丝”,他们改变了十年来娱乐圈歌手与歌迷的互动生态。
在中国流行乐的初始阶段,歌手一般是科班出身或音乐世家,经过专业唱法训练,在文工团有正式工作的“根红苗正”型。后来,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出现了商业宣传占主要因素的“包装歌手”,流行歌手准入门槛进行了第一次下调。2004年起办的“超级女声”借鉴了国外娱乐电视节目的方式,从“海选”开始,为恒河沙数再普通不过的平民年轻女孩们,提供了一场极具诱惑力的行业预备赛,同时对观众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互动性。通过全民投票,几个女孩的被关注度迅猛升高,在争冠的短信争斗中达到高潮,最终的优胜者携带一般歌手难以企及的人气进入行业。也就在这时,“超女困局”开始了。即便是最为得宠的李、周、张三位超女,也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发片之后不温不火的尴尬局面,非粉丝听众对其各自的音乐风格了解极少,专辑销量则被信徒的“1人买50张”式非理智经济行为抬高,令唱片公司不知当喜当忧。
05届超女发片之后,第七届音乐风云榜用“最受欢迎女歌手”和“风云大奖”肯定了李宇春与张靓颖的人气,同届获最受欢迎男歌手奖的是另外一档选秀节目《我型我秀》的优胜选手俞思远。截至目前,这是大陆选秀歌手在音乐风云榜上最后的一次风光。2008年,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宣布取消大众票选奖项,这被认为是对选秀明星的直接挑战。那一届的风云榜上,小众与独立歌手大获全胜。在专业人士与评论者的眼里,选秀歌手与小众歌手的音乐质量与被关注度各处两极,一向是天然死敌。
2009年“快乐女声”节目中曾轶可的出现使这种分野变得不那么非此即彼。曾轶可凭借稚嫩的吉他演奏技巧、瑕疵与风格同样强烈的唱腔、颇具灵性的词曲原创思路和一场现场直播的评委冲突,成为2009年最具话题性的选秀歌手。她得到了一众强调个性化、去港台化的大陆流行音乐从业者的支持,并因为有成型作品而成为最早出版专辑的2009“快女”。这是一个打破原有选秀与原创、大众与小众等固定界限的例子,选秀历史在看似山穷水尽之处又书写了新篇章。第十届音乐风云榜会给这位特殊的歌手以怎样评价,也是业内人士表示谨慎关心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