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级高雅艺术 不能孤芳自赏
主持人尹俊:我过去都是欣赏流行音乐,这次看了“光荣绽放”之后,我对欣赏古典音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你现在让我学一个乐器可能晚了,同时我也非常崇拜几位。接下来问刘老师,刘老师您是艺术顾问,这次演出的曲目风格怎样或者有哪些新颖的地方。我们注意到这次“光荣绽放”是把更多的流行元素加到了古典乐器的演奏中来。
郎昆:“光荣绽放”演奏节目它必须考虑到一点,它是通过电视的平台,既然通过电视的平台,就不能说让观看这个节目的人都是学钢琴的,弹钢琴的,或者钢琴界业内或者音乐界业内的人,他应该也必须吸引更多的像你这样的或者比你还外行的人来观赏,来收视。我觉得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在这方面一直做得很好,他们一方面弘扬高雅的艺术,包括高雅的音乐,另外一方面尽可能把高雅的音乐,高雅的艺术向广大的群众去普及,就是高雅艺术群众化,高雅艺术普及化。另外一方面在高雅艺术本身又不断地推出一些好的节目,好的人,把它更提高,这两头兼顾,这是非常有益的。
主持人尹俊:这中间应该把握一个度吧。
刘诗昆:这种电视节目不能太专业,你弄得太专业,结果孤芳自赏,看懂的人只有一个小圈子,大部分人一看先扭台了,先把眼球吸引下来,现在必须用一种办法。所以这次郎主任跟他的班子设计得很好,把有些流行音乐元素也弄进去。很多像你这种人喜欢流行音乐,结果钢琴弹流行音乐,这个很有意思,现在不由得眼珠子盯住。
主持人尹俊:我想看高雅音乐怎么演奏我熟悉的音乐。
刘诗昆:这次做了很多很有趣味的,但是又有艺术性的,又有通俗性的组合。这里也有比较专业的,也不能完全都是趣味性的,专业性、趣味性、艺术性互相结合起来,这样一定能收到推进音乐艺术本身提高的同时又促进音乐艺术,高雅艺术的普及。
主持人尹俊:陈萨怎么看雅俗共赏的问题,可能更多的观众除了欣赏高雅的古典音乐之外,也要加入更多的流行元素,作为演奏者,你的感受是什么?
陈萨:我非常同意刘老师说的,现在术有专攻方面,我们通过电视平台,先要吸引很多对于古典音乐,现在有一些兴趣和或者好奇,但是还不知道如何走进来或者他怎么听,能够有一个捷径了解到古典音乐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有一个乐趣的方面,很好玩,并不一定是阳春白雪。
主持人尹俊:你平常会欣赏流行或者比较通俗化的音乐?
陈萨:我会,可能演奏方面不是特别多,但是有的时候我会喜欢流行的歌手。
主持人尹俊:感觉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陈萨:当然会有。我觉得不一样的音乐类型让你活在不一样的感受里,这是很有趣的。
传媒都应该加大力度推广古典音乐
主持人尹俊:我作为传媒工作者,我也很关注同行的表现。现在媒体对音乐的关注本身也不多,不多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或者说年轻人这部分当中来,或者是lady gaga,或者是年轻人的选秀当中或者通俗歌曲、流行歌曲,真正给古典音乐或者高雅音乐的空间很少,现在掰着指头算可能是央视音乐频道能欣赏到。接下来问郎总监,您觉得古典音乐在传媒中的地位是什么样,或者传媒应该为古典音乐做点什么?
郎昆:古典音乐它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年两年能够推动的如火如荼的地步,它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因为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和从事古典音乐的人都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有的时候20年甚至30年,像陈萨他们可能从三岁、四岁、五岁就开始从事古典音乐的训练了。这个训练也许20年以后,你依然是一个普通的演奏员。这个工作你需要他一天在中国就遍地开花,不现实的。实际上在发达国家也是一样的,青年人更多的都在拥戴刚才你说的lady gaga,青年人更多通过网络来接受音乐给他的快乐。我也特别希望通过CCTV这样的大众传媒,新浪也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为什么你一叫我,我就来了呢?就是新浪在努力地支持着古典音乐,我们乐此不疲就来了。虽然很堵车,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节目做好,做得很热烈,很可惜的就是陈萨她不能在这里给你示范,否则你会知道这么奇妙,为什么上次琵琶来的时候,大家那么兴奋,是因为它当场能示范告诉你琵琶的魅力。有的时候说不清楚,必须让你听。
全球学钢琴的趋势增温 华人居第一
主持人尹俊:刘老师,这次音乐会的形式和普通的音乐会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每次有十个顶尖的艺术家同时表演,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集团作战,这种集团作战和像陈萨单独办演奏会相比,在效果或者影响力方面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吗?您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刘诗昆:把十位年轻的,很优秀的,专业的钢琴演奏家放在一个台上,而且这个台还是电视的平台,一起来演奏,第一它从专业性来讲,大家看十个演奏家各有千秋,大家有不同的演奏特点,但是总体水准都是非常高的。再加上曲目设计有新意,非常有意思。央视音乐频道搞这个,有几点意义。首先对于学钢琴这个圈子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中国学钢琴的圈子不是小圈子,大圈子,当今世界上学乐器特别学钢琴的热潮,增温的趋势,中国华人第一,第二是南韩,现在西方反倒有下坡路。现在在美国、加拿大,华侨当中,孩子们学钢琴的人数按比例超过洋人。因为我经常在各地演出,我前几天在宁波好几个城市演出,很多中等城市,想象不到多少人学琴,一场演奏会满满的,都是两个大人带一个孩子。这个领域有一个行话,一个国家钢琴普及程度往往标志着这个国家,或者这个地区或者这个都市他的总体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在西方比如发达国家美国,钢琴的拥有量在家里差不多占到40%左右,当然中国按人口比例还差得远,但是趋势现在中国最热,因为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的发展。现在家长觉得我们的孩子必须要提出文化水平,不能像我们年轻的时候,不能像文化大革命砸钢琴的时候。还有对业余的来讲,我们需要弘扬艺术,刚才郎主任讲得很好,当然全世界也好,全中国也好,在文化领域,在艺术领域总是金字塔,越高端的经典的文化,曲高和寡,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感觉。我以前讲,从中国国家前景来讲,现在香港有个刘德华,一提周杰伦都知道,这不是坏事,这是好事,因为年轻人需要娱乐,但是从一个国家来讲,总是知道贝多芬的人越来越多,总比知道贝多芬的人不增多甚至越来越少,知道刘德华,知道周杰伦的人越来越多哪个更好,还是知道贝多芬的人越多越好。所以搞这个让普通的群众也能够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慢慢地高雅艺术人群就会更多。
主持人尹俊:我听到郎总监曾经说过,一个演奏家在表演的话叫音乐会,当十个顶级音乐会在一起的时候是一个事件了,我看二胡专场的时候,十位演奏家在演奏的时候,感觉到音乐家在较劲。陈萨当你和十位演奏家在一起表演的时候,有这种感觉吗?
陈萨:在音乐演奏里,拿音乐家和乐团协作的时候,协奏曲一定是乐团的指挥和独奏家,在音乐里,有时候是张力,有的时候是和谐,有的时候的确充满像较劲的东西。
主持人尹俊:这种较劲是很良性的东西,你很投入,很美,我要比你更投入,更美的感觉。
陈萨:也许是互相得到启发。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如有些电影,像《1900》传奇,是海上钢琴师,里面有一段大家用自己非常独具个性的演奏特性,在现场用那样的东西去交流,那个东西互相各自不相同,但是又说的自己充满个性的话。
古典音乐更应贴近受众 不能太死板
主持人尹俊:这次参加“光荣绽放”感受和其他演奏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陈萨:一这次会热闹很多,人那么多,而且我很开心,平时都很难见到我的同行们。
主持人尹俊:你有启发吗,共同演奏的时候?
陈萨:我想会有的。
主持人尹俊:我们也很期待。说到这里,还要关注一下郎总监,说到音乐会,我们要收到怎样的效果在社会上才能拉近大众和高雅音乐之间的距离,我想我们传媒有很多工作去做?
郎昆:他有一个过程,古典音乐在进入传媒领域里的时候,要尽量地让它增加亲和力。如果古典音乐更多的板着面孔,有可能会使当下受众敬而远之,他可能觉得这个东西离他太远了,我还是去听《中国好声音》吧,他会觉得可能那个对他离得更近。所以古典音乐要放下板着的面孔,松驰下来。松驰下来以后,更贴近受众。我们经常说让古典音乐流行化的传播方式,让民族音乐时尚化的传播方式,让流行音乐艺术化的传播方式,这样古典音乐它的生命力就会更长久,或者说它的辐射范围就更大。在这次十大钢琴演奏家的音乐会上,我们特意增加了很多更加贴近受众的内容。这个内容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让演奏家做秀。这个内容是告诉观众你要知道钢琴这项艺术是可以把你要的音乐拿下来的,但是你再去听听莫扎特,再去听听柴可夫斯基,再去听听贝多芬,他更精彩。但是上来砸一个巴顿,一下就砸趴了,你给他来一段时光倒流70年,来一段钢琴师,给他一段他喜欢的音乐形态,钢琴是这么好听,你再带他去听莫扎特,一点点来,他需要一个技术,也需要一个战略。
主持人尹俊:通过大家所喜欢的音乐形式,去引导他去接触更多的古典音乐。我也注意十大不光包含了古典音乐,也提到最后有一个青年最受欢迎的音乐歌手的十个人的音乐会。这也是很多人去关注的,最后可能会看到的,这十个人目前还没有产生吧?
郎昆:我们列了40个人名单,进行了网络投票,目前有300万人次参加投票选前20,前15,目前已经进入到前13,然后12、11,最后十大新锐歌手两项。
主持人尹俊:目前呼声比较高的两项?
郎昆:李霄云[微博]、杨宗纬,刘心这一大批吧。
主持人尹俊:可能很多网友比较喜欢,或者说更多人认识的,这也是媒体的作用,媒体让大家认识了李霄云,接下来媒体要做的是让大家认识陈萨这样的演奏家。
陈萨:代表从事古典音乐的年轻人向你们表示感谢。
主持人尹俊:这方面挺惭愧的,媒体做得不够。刘老师您怎么看待十大是一个系列,除了钢琴还有各种乐器的形式,它对推动中国音乐的发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刘诗昆:当然推动中国音乐的发展不能通过一个节目,当然它在推动中国音乐发展长河当中,特别是通过中央电视台全国收视甚至世界收视的媒体平台,它一定能够起到很重要,很引人注意,给人留下很深印象的作用。起很重要的环节的作用。刚才郎总讲的那点,古典音乐流行化、民族音乐时尚化,流行音乐艺术化,我觉得讲得非常好,这是一个很实在的需要,你要推动高雅音乐艺术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懂得,推动群众的文化水准提高,必须要走这条路,就像刚才讲的拿个太严肃的,太难懂的东西一下把他打趴了,全世界有一个趋势,全世界古典音乐的结合,像三大高王,他不断在世界搞演出,不但跟世界大的流行歌手同台演出,而且同声放唱,唱一个曲子,可能听起来有时候有点不大协调,但是大家很喜欢。现在马友友灌了好几盘流行音乐包括爵士。拿我本人来说,我也是非常喜欢流行音乐,前不久搞了选邓丽君传人的,20多个人选一个邓丽君来,因为邓丽君跟我是好朋友,最早是秘密来往,我非常喜欢她的歌。现在跟港台的歌手,我弹琴,他们演唱,全在香港TVB电视台演出。好的流行曲本身有艺术性,流行通俗也有优劣之分,古典也有优劣之分,把他们两个融合,更使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了解。搞这个东西是非常有益。不但给大家带来文艺的娱乐,休闲,而且能够通过这种办法,无形中潜意识地来提高普通的公众,普通年轻人的一种文化素养。
主持人尹俊:这又牵涉到音乐教育话题,我注意到陈萨发表过这方面的话,引述一下,因为陈萨曾经说过,觉得国内音乐教育是太注重比赛了,陈萨说希望大家把比赛忘掉。您觉得国内音乐教育发展方向,从你的角度来看,应该怎么发展?
陈萨:现在也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不可避免的一些因素。大家在学院里的学生,好像只能靠比赛才算有出路。这个也许是一个误区,但是可能对于现代世界来讲,还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能够取而代之。所以它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在里面。我只是说可能在一次采访里,我只是强调的是大家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一个心态,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不是为了比赛而去学琴和学音乐,而是把它当成一个过程当中的东西,而且一定不要本末倒置。
主持人尹俊:你也是参加了很多比赛。
陈萨:对,我也是这样成长起来。
主持人尹俊:你学音乐过程不是为了这个比赛而学音乐。
陈萨:还真不是,因为小时候学琴的氛围和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了,你经常听到音乐会,也经常有乐团的合作。那个时候参加比赛为了获得更多的在舞台上的演练的机会,在舞台上的成长,还有你非常集中的积累大量的大型作品的机会。
主持人尹俊:最后跟郎总监聊聊音乐比赛,不知道某一天央视音乐频道也说我们来办个比赛吧,这些年音乐比赛可火了,各种跟音乐相关的比赛非常多,郎总监怎么来看待,因为音乐比赛都是媒体在办。
郎昆:央视有十大艺术类赛事,钢琴和小提琴比赛是他的一项目个钢琴是当下青年人或者孩子主学的第一大门类的艺术,所以钢琴比赛尤为受人关注,我们每三年做一届,希望下次新浪音乐频道能够跟着一起来,如果音乐频道继续拓展的话,他会在管乐方面下工夫,就是长笛、小号、单簧管、双簧管等等,因为有民族乐器大赛刚刚结束,正在如火如荼准备颁奖。音乐类赛事推动整个音乐事业的发展,我们还是要牢记比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是通过比赛来推人才和作品,通过推人才和作品推动整个事业的发展。如果把比赛当成目的,那技术就会大于艺术。
主持人尹俊:或者把比赛当做纯粹的娱乐节目。
郎昆:如果把技术看得太重,你就是匠人,如果把技术用于你的艺术创造,你就是大家,陈萨就是首当其冲。当然刘老师第一。
主持人尹俊:刘老师最后您也简单说说,您怎么看比赛?
刘诗昆:我倒想说一件事,现在很多人看到预告,说我们中央电视台要搞十大年轻钢琴家的演奏,很多人提为什么没有郎朗[微博],没有李云迪[微博],如果郎朗参加进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现在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参加。参加进来是一个好事,不参加进来也是一个好事,两者都好。参加进来,当然他是我们年轻一代最代表人物,由他跟这些在一起演奏很有意思。如果不参加进来,也有新鲜感,这组人,因为李云迪、郎朗,大家更熟悉了。我们这次推出的十个人,当然陈萨很多人关注,很熟悉。但是还有些人在群众当中,在乐界不是大家非常熟悉,因为现在国际比赛非常多,像我参加比赛50年代,全世界比赛十个指头都用不着,现在国际比赛不知道多少,得奖的人很多,不是你一得奖大家都知道。所以推出优秀人才,新的人也很有意思,也很有必要。新的面孔亮相很有意思,他们两个人无论参加还是不参加,都是一个好事。
我这里说一个事,在陈萨参加肖邦比赛之前,我们业内很多人,大家都在推测,说李云迪、陈萨谁能得奖,谁会得更高的奖,推测这两个人,我讲的实话,到底这两个人谁能够更有潜力,大家是一个未知数,后来李云迪得了第一名,陈萨有一定的原因,屈居一点名次。但是起码大家不是觉得李云迪跟陈萨两个人之间就相差多少。也都各有千秋。这次十个青年演奏家真得是水准相当高,可能大家出乎意料,除了郎朗,除了陈萨以外,还有大家原来不大熟悉的,没听说过,还有这么好的人亮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因为总是要不断地推出新人。
主持人尹俊:各位观众可能已经很期待了,近期就关注央视的音乐频道,一场视听的宴会,最后郎总监有想要补充,想要说的吗?
郎昆:没有,听陈萨说一句。
陈萨:我非常期待这次演出,我想大家会很开心的,也会给大家带来快乐。
主持人尹俊:我们期待您的表演,还有另外九位艺术家,感谢大家收看本次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