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遭质疑 两小时为何只能唱6首歌?

2013年04月03日17:24  新民晚报

  第15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从4月1日起进入决赛阶段后,已通过央视转播了两场。相对于风起云涌的选秀赛事来说,青歌赛以衡量歌手唱功的专业性见长,因此,从这个舞台走出来的一大批歌唱家和明星,深受大众喜爱。相隔三年后重燃战火的本届比赛,也吸引了许多观众相聚电视机前,为的是一聆歌手们的歌声。然而,由于每场两个小时的比赛只唱6首歌,人们颇有难以过瘾的不满,纷纷吐槽:“压缩‘快问快答’环节,多听歌手演唱。”

  难以过瘾

  本届青歌赛的赛制进行调整后,决赛第一阶段的每场比赛,由美声组、民族组和流行组各2名歌手出场,参加演唱规定曲目和“快问快答”两个环节的考核。尽管新赛制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但观看了两场比赛之后,观众马上发现,能够从各地赛区初赛和进京复赛脱颖而出的歌手,都具备很高水准,但每场比赛,只能听到6位歌手各唱1首规定曲目,实在难以过瘾。如昨晚民族组的鄂福全和王庆爽,一个来自少数民族,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很有个性特色;一个是代表福建参赛的总政歌舞团著名歌手,把一曲《故乡是北京》唱得腔正韵浓。但是,正勾起观赏兴趣,民族组的歌手就没了。因此,让大家感到不能满足,也确实是在情理之中了。

  把脉诊断

  每位歌手演唱之后,由担任评委的名家当场点评,其实也相当精彩。如昨晚比赛时,贵州选手张莉莉的演唱可谓声情并茂,却被佟铁鑫评委语气委婉地指出“致命伤”:“声音位置不统一”,对她存在中高音区假声和低音区真声的基本发声方法不和谐问题,点评得非常到位。郁钧剑评委则结合“起承转合”的道理,现场示范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让演唱这首曲目的青海选手也深有启发。其实,不少歌手参加青歌赛,除了想展示自己,还想借助这个平台得到名家的指点,所以被发现问题或被示范指教,对选手是好事;而观众观看青歌赛,不仅是为了听歌,而且还很想通过评委的点评,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因此,名家当场“把脉诊断”,对歌手今后的成长大有好处,对喜欢声乐的观众,也能增长知识。遗憾的是,由于点评似是评委们打分时的垫场节目,受到时间限制只能匆匆几句,同样让观众感到难以过瘾。

  平淡枯燥

  两个小时的比赛,“快问快答”几乎占了一半时间。在前几届中,余秋雨主持的文化素质考核,引起颇多争议,却也让青歌赛增加了观赏性。本届的“快问快答”,也属文化素质考核类型,两位评委除了以前偏重于音乐知识的作曲家徐沛东“坚守”席位之外,新来了大学教授王立群。两场比赛看下来,题目难度大大降低,大多是各个门类的常识题,但选手答错却很普遍,如昨晚有位来自歌剧院的选手看着小号的图案,竟然也不能答对,显然是紧张所致。但是,评委由此发挥,用课堂上课般的语气平淡无奇地讲述《红楼梦》里“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关系、“人面桃花”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等等,既不如余秋雨的语言精彩,又显得冗长枯燥,还占用了大量时间,实在有味如鸡肋之感。不少观众认为,“快问快答”远不如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好看,因此,应该压缩或取消这个环节,给歌手腾出更多展现歌声的时间。资深记者 杨建国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