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立风:很多人说我和李健是好基友

2015年03月25日16:00  信息时报 收藏本文     
钟立风 钟立风

  你可能不知道钟立风,但你应该在《我是歌手》听到了李健翻唱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这首2006年发表的歌曲只是钟立风诸多好歌中的一首,他还写过《再见了最爱的人》给水木年华,写过《弄错的车站》给老狼。如果说李健是人文气质歌手的代表,那么身为创作者的钟立风就更能胜任“人文”二字,除了写歌唱歌,他还写了《像艳遇一样忧伤》、《短歌集》等反响不俗的书籍。   当之无愧的“作家歌手”钟立风,将于4月11日带着第六张创作专辑《被追捕的旅客》来到中央车站展开他的全国巡演。接受信息时报记者专访时,钟立风说“被追捕的旅客”首站献声在广州的中央车站,也算是一种缘分。而说到好哥们儿李健,钟立风就笑说:“很多人说我们是好基友,但基友是什么意思啊?不太明白,(听过解释之后)是很亲密,但肯定没到那种状态,知道大家是开玩笑的啦。”

  有条件想来广州久居

  作为内地新民谣代表歌手,钟立风本来有机会更早进入主流视野。2006年左右,宋柯麾下的太合麦田曾经打造“新红白蓝”系列(王凡瑞、钟立风、莫艳琳),作为白色系的钟立风某种程度上是继承朴树的衣钵,但当年赶上热火朝天的选秀,他的专辑《在路旁》虽然业内反响不俗,但并未像朴树一样被大众所接受。

  回忆起当年的沉浮,钟立风说。“当年的音乐市场大背景都在发生改变,公司本来是按照朴树的风格打造自己,但因为后来签约了李宇春、满文军、阿朵等商业歌手,人文气质的歌手在某种程度上就被打入冷宫。但钟立风说很幸运,自己随后接触到一些作家、诗人,开始大量的阅读,也在写作上找到自己的乐趣,之后就一直在音乐和文学中穿插自己的生活:“音乐就像呼出去,读书写作是吸进来也是一个阴阳循环,这些年来也保持着生活的节奏,没有被市场所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内心热情气质而活,做自己擅长的音乐,如果有一天被大众接受,像李健通过《我是歌手》唱‘妈妈’那首歌,这也是一个好事情,但是我觉得整个主流有自己审美的取向,我还是默默地做自己。”

  钟立风曾在微博说希望有条件来广州久居,这不是一句客套话,因为他喜欢广州的普通生活。“在广州的每条街道上都会觉得非常非常的家常,很接近生活的本质,而且广州的书店也是我喜欢的。然后,那种生活也是不急不慢的,有很多人文的气息,这里还有很多朋友,像作家卢小狼,所以这个城市真的非常让人喜欢。如果说以后有条件的话,真想久居一段时间。”

  钟立风之前曾多次来广州演出,参加过“民谣在路上”,也在191Space做过专场。他说这次新专辑《被追捕的旅客》第一站巡演就在广州,这次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带博尔赫斯乐队一起来表演,新歌和老歌交叉演出将近两个小时,而且演出的地方就叫做中央车站,觉得真是有一种缘分在里面,“因为我这个被追捕的旅客首度的献身就在中央车站里被抓到了”。

  人文是一种油然而生

  因为李健在《我是歌手》受到追捧,“人文气质”也成为一种可表象化的热词,作为一种鲜明的娱乐圈存在,也可以雅俗共赏。对于“人文气质”,钟立风就说像自己这一类歌手,一开始就没有想到把自己投入到主流,投入到整个市场当中,还是按照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审美去做的,自然而然呈现的作品也会跟自己的品味、自己的喜好、自己阅读的书籍息息相关。

  对于“人文”这个概念,钟立风说没有刻意去做,只是因为喜欢,骨子里对艺术、对文学的尊重与热爱,“因为人们除了追求世俗的生活,也应该去追求属于自己心灵的艺术,但是我们也不渴望达到怎么样的高度以及获得怎么样的听众,如果有一天能够写出雅俗共赏的作品例如《爱的代价》、《光阴的故事》也算是上天的眷顾,实现了自我,也得到大众的认可,但这个也不是通过努力得到,也要通过土壤滋润以及传统文化的培养,就像李宗盛跟罗大佑很年少的时候就能写出那样的作品,我们在年少没有写出来,过些年也未必,那就先做自己擅长的那部分”。

  钟立风说自己一直喜欢旅行,每到一个城市演出就像旅行一样,完成工作之后会随意地搭上一辆公交车不管会带到哪里,而且有时下车之后会看到一家特别喜欢的旧书店,就是突然有这个奇遇,然后进入到书店,找到一本旧书,里面有某个人的名字,你就会想这个人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会和他有这样的缘分。然后通过这些奇遇以及家常的行走,随意的探访,也会写一首作品。

  他说新专辑《被追捕的旅客》就是这样完成,很多文字音乐就是这样写出来的,这就是自己的生活。他还非常文艺地说:“最好的诗篇就在街角的一边,就像一个诗人说的,我从来不会去写诗但会经常去漫步,到一个街的拐角处我见到一首诗,然后我走上去俯下身子把它捡起来。”

  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是身边朋友羡慕的一种生活状态,“旅行我不太喜欢去人特别多的地方,反而喜欢幽静的小道,你踩在那个古老的青石板上,感受到前人在这个城市走过的地方,内心也会油然而生一种文化的感觉,算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我觉得要把这种生活状态持续下去,让它开花结果。”

  和李健可算是君子之交   

  说到人文,说到李健,钟立风都是滔滔不绝,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追求,也有自己的坚守和明智。他说自己1995年就去北京酒吧驻唱,那时候李健还在清华读书,自己可算是野生的种子,李健和卢庚戌等有自己的土壤,但并不妨碍大家彼此欣赏,“我和李健一段时间不见面也会坐在一起谈谈最近的作品,通过歌曲也了解到对方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与进步。但是我们之间也是君子之交的感觉,没有什么轰轰烈烈起起伏伏,就像一杯淡淡的酒,但也会感受到这份儒雅的情感,就像他本人的气质一样”。

  他说自己家中没有电视机,原本觉得看电视是一件非常浪费时间的事情,“最初我得知他(李健)去《我是歌手》是因为共同的朋友,也问我怎么看,说得露骨一点就是说别让他参加了,好像我能左右似的”。他说歌迷、朋友的心情自己可以理解,因为李健也不是特别一线的歌手,虽然也是非常有名了,但是歌迷会觉得李健应该是属于自己的,站上《我是歌手》就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就不可以触摸了,这种带点自私的心理也很可爱。他认为至少李健在《我是歌手》有自己的风格,坚持自己的音乐,有着特别的气质与表达,给整个节目都增加了色彩,增加了很多可能。

  钟立风说后来翻看李健参加节目的视频,觉得他在一大堆人在飙高音、在淋漓尽致歇斯底里地表达自己的时候,实现一种唯美、温文尔雅品格的呈现。他说自己没有特别的去关注《我是歌手》,因为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虽然李健与众不同,但整个节目都是大众的风格,还是非常主流的取向。他说包括李健选择《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这首歌,什么时候唱以及怎样唱也会因为节目的原因作出改编,本来这首歌的结尾是类似接近倾诉接近无言的“妈妈我要对你说我爱你”,但是李健唱到最后还是发挥了一下唱出高音,虽然没有破坏整首歌曲的意境,但大家都知道《我是歌手》这个节目还是有一个它的游戏规则。

  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我是歌手》,钟立风也再次被歌迷所重视。他笑说:“当时李健告诉我说他要唱这首歌,导演组也喜欢这样的歌曲,我当时就会预感到会发生什么。所以我当时跟他说太好了,我的新书能多卖一万册了,李健就非常胸有成竹地说那是肯定的。”他说李健翻唱之后,自己的微博粉丝就突然增加,很多人通过李健寻找自己,然后知道这个歌手除了写歌还写书,“我不会特别强求,把所有的一切都看成人世间的缘分,缘分没有到我也去过自己心灵的生活,慢慢去期待美好情感与机缘的到来。哪怕没有到来在准备的过程中,心是充满平静的、充满善意的,那么自然而然这一切都是美好的”。

  不能理解音乐可以比赛

  好友李健参加《我是歌手》大放光彩,另外一批好友马条等也参加了《中国好歌曲》,对于他自己,钟立风说:“有一次我和周云蓬参加聚会见面,别人问我们为什么也不去参加《我是歌手》,周云蓬开了句玩笑说除非说让我得第一名,哈哈。”钟立风认为,能够参加主流媒体的节目当然是好事,但好友马条、赵牧阳在另外一个舞台还是被淘汰了,综艺节目始终还是有自己的选择,“全世界的欣赏水平都停留在大众的、朗朗上口、不用思考的歌曲上面,这些节目从一开始也找过我,我不知道为什么迟迟不给他们回复,因为我有自己的生活。去听一些比较松弛、比较不用思考的作品没有错,但是我们不会去迎合这样的趋势,我还是会按照自己内心去创作,如果你听了我的歌走入了我的内心也是彼此之间的缘分,如果你还没有这种缘分,没关系,或许过个一年两年更长的时间我们会遇见也说不定。所以,我还是尽可能让自己有一个艺术的感觉、文学的感觉,让人听了之后也有关于歌曲的思考与人生的思考”。

  他说因为通过这些参加综艺选秀节目的朋友也知道,为了录这个节目每天都在干等,终于可以录了又发生了一些什么状况,自己可能会受不了,“因为我更喜欢在家里读书写作,有朋友来了就买点菜亲自下厨吃一顿。我知道我每一首歌曲都是好歌曲,所以不想把自己知道的每一首歌曲像毛头小孩似的放在那个地方让人点评,当然也还是因为我的个性比较强吧,我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了乐趣、找到了很自我满足的东西,我觉得已经很富足了。我有足够的钱去买喜欢的书和唱片,有喜欢的人喜欢的生活,所以有朋友参加也会为他们祝福,因为我觉得音乐不像体育那样非要分出高低来,音乐不是竞技,是自然的,是内心的流露。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现在拥有6张专辑,我这些专辑的歌曲都是‘好歌曲’”。他说自己喜欢的歌手就是加拿大的伦纳德·科恩,他比起主流名气要少,但是八十多岁了也不停地写歌、出专辑。自己也会按照那样去生活写作,去接触人情世故,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责编: 山水)

文章关键词: 李健钟立风我是歌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