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门户、真正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或会成为周杰伦挣脱从前束缚的一个契机。哪怕另起炉灶,周董又能以什么音乐配料,烹出新鲜味儿来?这才是他面临的关键问题。
从24小时到24天,一张张唱片贴着“有效日期”的标签,在乐迷的“音乐餐桌”上,等待着饕餮或消化,“享用”某些唱片,必须遵守其最后的“生理时间”,逾期则有害“食欲”。
比如周杰伦的新专辑,尽管从专辑名字开始,他就在强调音乐的依然故我性,但只要听过这张专辑,大抵都会知道,他其实已经到了寻求蜕变的挣扎期。要不然,又怎会找来费玉清跨界合作,又怎会唱起比从前更含糊不清的闽南语?在一盆配料相对稳定的“料理”中,加入一些不同口味的佐料,往往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口味,但无奈新专辑仍然陷于“换汤不换药”的窘境,就算周杰伦矢口否认,但相信听者的耳朵并不那么好骗。
有传闻发完这张专辑之后,周杰伦即将与唱片公司约满。摆在他面前的,无非是三个选择,要么继续留守阿尔发,要么转会到其他主流大厂牌,要么另起炉灶,自己成立制作公司。去年的《十一月的肖邦》,已经让人感觉周的创作到了瓶颈期,相信新专辑亦未必能够给他扳回多少分数。
如果选择续签阿尔发的话,同样的制作班底,想必已经无法为周的音乐注入更多新的元素。转会到从未合作的公司,则需要一大段时间磨合与过渡,很多原本人气颇高的歌手,在转会过渡期痛失声势(萧亚轩就是一例),相信周董并不会轻易冒这个险。那么,似乎另起炉灶,才是他的最佳选择。如此一来,一则可以与目前的音乐班底继续合作,但并不影响其寻找一些新的合作伙伴;二则在制作上,可拥有更大的个人主导空间,虽然,要独立承担过往由公司承担的庞大制作费,但利弊与得失从来都是相对的,要做到真正破茧而出,牺牲在所难免。
是做一个甘于被公司制约、迟早要过气的流行歌手,还是走出来、独立自主地把自己的音乐生涯继续延长?相信周杰伦亦深明此道。
不论“另起炉灶”传闻是虚张声势还是言在必行,个人认为,自立门户、真正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或会成为周杰伦挣脱从前束缚的一个契机。但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哪怕另起炉灶,周董又能以什么音乐配料,烹出新鲜味儿来?是继续玩儿中国风,或者继续口齿含糊地R&B下去,还是干脆正儿八经地唱起煽情的情歌?巧克力可以融化在火锅炉里成为汤底,意大利粉能加入甜面酱搅拌成中国式面食,那么,周董是否可以唱唱摇滚唱唱独立民谣?又或者,干脆将创作大权全盘交出,另觅作曲人选,纯粹以歌手的身份,来一次彻底的颠覆?
我们能接受一张《依然范特西》,但恐怕不能再接受又一张《依然七里香》或《依然肖邦》吧?这“依然”是一个问题,需要把这个问题解决,贴着“周杰伦”标签的音乐食品或许才不会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布鲁非(北京乐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