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系列唱片销量数字胀满眼球,比如周杰伦的300万,周笔畅(blog)的60万,李宇春(blog)的43万……一个个都是风头浪尖的人物,搞得一堆数字也跟着在大风大浪里翻滚,各方怀疑、打击、妒忌……一浪高过一浪。抛开是非不说,单从各家公司对销量数字的热情来看,在这个数字音乐唱高调,唱片沦为鸡肋的大环境下,仍有人看重这个数字,至少说明这个数字还是有价值的,只是每个数字对每家公司的价值会不尽相同而已。
这些数字完全不须考证就可分辨出真假。为什么?内地唱片界从来没有养成统计唱片销量的好习惯,也没有任何组织或协会去统计和监督唱片的销量。这就像一个没带秤来杀猪屠夫,把猪杀了后却硬是把准确的斤两报了出来,你说可不可信?
先别说周杰伦那300万了,就说太麦报出的李宇春新专辑销量报表,431996这个数字精确到了个位数,的确很真。同时宋柯也掏心掏肺的说了一些话,直指唱片销量浮夸之陋习。宋柯作为一个聪明的商人、老总,他要去做这个“坏人”是因为他说对卖唱片已经濒临绝望了。于是,他在唱片的废墟上泼了点汽油,等着别人去放火,自己可以落下个“诚实”的名声。但宋柯给出的李宇春的数据就一定真实?理智的说,跟周杰伦的300万是一个性质,都是要建立在“个人诚信”之上的,不同的只是宋柯少报了点,精确到了个位数而已。那这些数字除了吸引眼球还有什么意义?
简单的说,吸引眼球目前从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金钱。一个公司的一个歌手的专辑能敢说卖了100万张,你说红不红?牌子是不是更大?是不是更有面子?演出价格是不是应该比一般的歌手高?对于大部分唱片公司来说,做好这些事情远比卖CD正经,当然周杰伦、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blog)都可以视作例外,但除了这几个还有谁不在乎?所以,音乐越来越难听,唱片越来越卖不动是自然的。但是,唱片卖不动是谁的责任?可以怪网络,可以怪盗版,但制造唱片的人就不该反省?先不提音乐如何,就现在的唱片无论从设计、包装来看,有几张能让人有勇气摆出来?再看看虎踞在祖国南方的几百家发行公司,他们都活得挺滋润,唱片卖不动他们怎么还能活得这么滋润?
超女是一阵风波,也必波及唱片业。华谊兄弟老总说,不理解宋柯为什么那么做,有些酸气。可以看得出,他们也有压力,前面周笔畅和李宇春都把销量报出来了,接下来华谊怎么向大家报告张靓颖的成绩呢?这的确是个问题,300万资金回收是个算术题,但谁会吃饱了撑的在这里学算术?说到底,这些唱片公司就像若干个屠夫,肉在它手上,说多少斤就是多少斤,是不会用秤还不愿用?
没有这把秤,所以市场乱了,有卖出10块肉的,有卖出100块肉的,但卖10块的说每块有1000斤,卖100块的就说每块10000斤。
销量统计问题只是唱片业的一个缩影,但可以让人触摸到这个行业存在的危机。别说销量不重要,评论是垃圾,难道一张唱片的销量和口碑不是它的指数么?要知道,几个超女或者一个周杰伦根本拯救不了一个行业的,他们是够得上跟发行商谈各种条件,但其他歌手连找个发行方都成问题,没人可以干涉孤芳自赏的发生,但谁都明白这块号称10000斤的肉终有卖完的一天。
只要还有唱片存在,有人去买唱片,唱片就没消亡;只要唱片业还叫唱片业,它就是个产业,就得有一个标准和市场监督机构,尽管目前看似它已近黄昏,但谁又敢把唱片剔除?不管是“唱片业协会”也好,还是某某销售统计机构也好,都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量化标准,没有秤市场能不乱?
看看曾经辉煌过的港台唱片业,台湾被网络下载给灭了,香港自己把自己搞死了,眼看只剩内地可以容身,所以一窝蜂地杀来了,先不谈动机善恶,仅此还不够引以为戒?实在没办法可以学学西方嘛,既然音乐都照抄了,为什么行业机构不能照抄呢?人家有“唱片业协会”有“soundscan 统计方法”,条形码在那,卖一张给记录一张,准不了?当然,销量的统计只是唱片业的一个细小环节,但就是这么一个小环节都无法建设,且还在以此作为自嘲的工具及达到短期利益的手段,危机在所难免!
记得一位长辈说过一句话:“现在这些唱片界的大佬们都觉得自己最牛,压根不屑于跟别人合作,只想着自己的小算盘,各干各的永远没有出路。”他的意思应该是:这些唱片业大佬们缺乏团结,没人愿意出面买这把秤吧?文/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