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唐朴林:朴实“民”风 飞入“百姓”家(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8日19:27  中国音乐报

  唐老先生对“古龠”可谓是情有独钟,是当代为古龠作曲的第一人。当唐先生第一回听到刘正国教授演奏的“古龠”后,深深地喜爱上了这人类美妙的声音,并进行充分理论研究后为古龠谱写了一整套音乐会曲目。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是我国现代龠曲的开山之作,并在音乐史上将为唐朴林对古龠创作的贡献重重地记下一笔。古龠独奏《诗经.甘棠》,此曲是根据《诗经》中《甘棠》一节而创作的,描述了周代大臣(召伯)在甘棠树下与民和睦相处,促膝谈心,宜扬周文王政德。音乐和谐,情趣平静,似语重心长,侃侃而谈;似心领神会而牢记在心。好一幅臣民和谐共建大同的景象。他创作的《游思》有着福建“南音”的基调色彩,古龠吹奏出飘逸、深情的旋律,加上变奏中的远近关系调性的对比,表现了对远方海岛的一种游动不安的思念之情。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古龠的评论,而且他还把自己多年研究古龠的成果和他人有关古龠的论文编成专著《古龠论》,并自费印制出版。当时我问,为什么自己会“自费”出版呢,唐先生说:“人们都对‘龠’不熟悉,不了解,为了使人们更加了解‘龠’,谁让咱从事这行了?爱上这行了?既然从事了,就要义无反顾的去钻研,有股‘专’劲!”

  虽然一路上有过辉煌,受到人们的肯定,但在前进的路上仍有羁绊,路途坎坷,屡遭不测。在上海音乐学院时,他的老师杨嘉仁是留美的指挥家,是我国当时一流的指挥家,但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中,恩师惨遭迫害,说到这时,唐老先生泪光不禁润满眼眶,为失去这样一位老师而感到终身遗憾。毕业后又逢“四清”,又是“文革”,学业荒废了近20年;1982年,济南召开的“民族器乐观摩大会”,会议中决定举办“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大赛”,唐先生作为倡议者和文件起草之一报告文化部,在1984年得到了批准。自己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内精心准备了六部作品却因为迟迟不能落实排练录音而错过了这次权威的比赛,认为这是影响他一生的憾事。他除了在创作上不断地充实自己,还在教学当中吸取经验融入自己的学术研究上,受到了前中国青年编辑主任的大力赞赏,要求为他出版该书,还很诚恳地说:“您还有什么书,我一一都给您出版了!”唐先生听到这个话都震惊了,还有哪个作曲家听到自己的著作被人这样的肯定而不感到振奋的。但天有不测,正是编辑去山东组稿时惨遭车祸身亡,之后的书也就不了了之了。但唐先生依然在艺术道路上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智慧,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自己的手中发扬光大,做出了不匪的贡献,不愧为当代民族音乐的前辈。

  1993年起唐先生终身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四届大会”上,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离休教师唐朴林教授,被授予“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并颁发奖牌。

  为何以“朴实”“百姓”为题目呢?是出自我对唐老的第一感觉。并不像自己先前想象的那种,大可放下先前不必要的紧张,朴实的衣着,朴实的家居,朴实的话语,亲切的像位“爷爷”。“老百姓一个”是唐老对自己的评价,他开始就对我说,不喜欢“著名”两个字,觉得不是到很高的地位,不要轻易用这两个字,不是那么容易得的,我们就是普通的小老百姓嘛!与唐老先生一下午的谈话,在唐先生的嘴里,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哼出一小段旋律,正是这七个音符谱写出了这位作曲家一生的艺术生涯。质朴的话语透露出了这位年以七旬的老人对艺术毕生的追求,虽年逾古稀,但精神饱满,依然投身于创作与学术研究当中,为我国的民族音乐释放着一生的热情。文/杨晶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