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奖最佳乐团奖是从2001年第12届才独立出来的一个奖项,之前乐团奖一直都和演唱组合奖合称为演唱团体奖,所以在前11届的获奖名单上,我们既看到有像凡人二重唱这样连庄两届(第5届和第6届)的重唱组合,也看到有像乱弹这样的实力乐团先后两次(第9届和第11届)拿下该奖项,不免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所以从第12届金曲奖开始,评审又把演唱团体奖细分成了“最佳重唱组合奖”和“最佳乐团奖”,从而更加突出了金曲奖的专业性。今天我们要来盘点回顾的是从第12届开始设置的最佳乐团历届得主。Lay/文 耳东/策划
五月天的组团标志着乐团力量在流行乐坛的上位。《爱情万岁》相比较五月天第一张专辑更加具有摇滚力道,专辑整体也更显得有饱满紧凑的乐团感,态度和表达足够摇滚,而旋律方面又不失朗朗上口的特质,歌词生活化却又不会沦为流水账,才第二张专辑就能到达如此高度,五月天出道两年时拿下金曲奖最佳乐团可谓是水到渠成的事。
2002年第13届得主:交工乐队/《菊花夜行军》
《菊花夜行军》专辑所呈现的完美和成熟度,以及专辑中音乐气氛的高潮澎湃,足以让这张专辑成为一张不折不扣的史诗巨作。“如果交工乐队是一支麦克风,我们希望递到农民、工人面前,把我们看到的事情、听到的故事,告诉我们的社会…感谢土地伯公!”主唱林生祥在当届金曲奖上的这段得奖感言既道出了这张专辑之于乐坛、之于社会的重大意义,又展现出一个有良心的音乐人肩膀上所抗下的社会责任感。
2003年第14届得主:闪灵乐团/《永劫轮回》
闪灵乐团是目前为止在金曲奖上唯一一支唱着死亡黑金拿奖的乐团。《永劫轮回》是他们第三张专辑,整体风格方面仍旧延续前两张专辑中他们所认为的“台湾本位”与“概念创作”这两条创作重心上,从专辑中四章故事连续的编排成分来看,闪灵乐团企图将黑死金属与台湾本土结合的用心是颇明显的,但是呈现效果来看就是见仁见智了。金曲奖当年把最佳乐团的奖项颁给了闪灵,除了觉得他们专辑还不错之外,更多的应该是想看到台湾乐团的多元发展。
2004年第15届得主:五月天/《时光机》
《时光机》是在五月天团员经历了当兵、出国后推出的作品,同时专辑展现出的音乐格局更是开启了五月天一段崭新的音乐旅程。专辑中的每一项器乐、人声都比五月天以往的作品更加扎实与紧凑,团员之间的默契程度更胜以往,这是一个成功乐团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以五月天才会凭借《时光机》拿下第二座金曲奖杯。
2005年第16届得主:生祥与瓦窑坑3/《临暗》
林生祥在解散了交工乐团之后,又组建了这只叫做瓦窑坑3的乐团,专辑以现场录音的方式完成作品。《临暗》中的音乐紧致、流畅而且大气,不比交工时代的急切悲壮,反倒更多出几分温暖与旷达,专辑在主题上既延续了林生祥始终在倡导的“为工农发声”的使命感,又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自在从容的气度。《临暗》令生祥与瓦窑坑3拿下第16届金曲奖最佳乐团,专辑不仅仅成为林生祥个人音乐生涯的转折点,也是台湾创作民谣史上一张极为成熟的作品。
2006年第17届得主:董事长乐团/《找一个新世界》
之前以台客摇滚而闻名的董事长从《找一个新世界》专辑开始有了本质上的蜕变。他们在这张专辑中依然关注社会变迁,抒发小人物心声,但是身份由以往直接、叛逆的台客形象转变成了冷静的社会观察者。之所以说董事长不再台客气质,除了观察角度的转换,还有就是在音乐风格上的丰富,Britpop、Post-Rock、世界音乐等等,让董事长多了几分摩登味道,专辑让出道多年的董事长乐团摘得第17届金曲奖最佳乐团是评审们实至名归的选择。
2007年第18届得主:苏打绿/《小宇宙》
这一年你找不到其他比苏打绿更应该拿下这个奖项的乐团,一首《小情歌》让苏打绿变成了苏打“红”。其实苏打绿的出道之初是比五月天更独立的一支乐团,而他们的歌曲却比五月天更具流行的潜质。有人说,乐团就是应该唱摇滚才对,《小宇宙》是苏打绿在气质上最摇滚的一张,充满了对社会不健康现象的控诉与呐喊。如果说第一张专辑让苏打绿引起了人们注意的话,《小宇宙》无疑让人看到了苏打绿的可持续发展性,但这才仅仅只是他们金曲征途的开始。
2008年第19届得主:苏打绿/《无与伦比的美丽》
如果在严格意义上,不算凡人二重唱那对组合在内的话,苏打绿是金曲奖史上第一支连庄乐团。《无与伦比的美丽》让他们跳脱了一般摇滚乐团的模式,专辑加了不少的弦乐和古典乐的成分在里面,整张听下来给人一气呵成的完整感。才出第三张专辑就能有如此大气的效果呈现,苏打绿的未来还会有很多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