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屈天鹏 杨盼 图片/IC
当英伦萌妞Adele打入美国Billboard排行榜前三甲的时候,她的前辈Amy Winehouse位于北伦敦的公寓门口却警笛大作,蓝白相间的警戒线被拉起,在Amy双亲的失声痛哭中,警方抬出了这位昔日当红歌手的遗体。
Amy Winehouse似乎就是为叛逆而生,在朋克称霸的欧美乐坛,她以白人之躯拥有绝佳的“黑味”嗓音,独揽5项格莱美大奖;但她也是最具争议性的公众人物,抽烟酗酒、骂脏话,却还“死不悔改”地我行我素;她仿佛出自1950年代的标志性蜂窝头、发带、粗黑上翘的眼线,比Lady Gaga更早得到“雷母”的称号以及时尚界的关注,在Chanel和Dior的T台上闪现着她的身影,Fendi的秀请她担任嘉宾……然而一切叛逆止于7月23日,Amy Winehouse用她的叛逆赢得了成功,也用生命付出了代价。
个性令她成名,却也让她走向终点
在欧美娱乐圈,成熟、公正的遴选机制往往有助于真正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民主的环境、开放的民众也乐于接受一些风格独特的天才作为他们的偶像,甚至有的时候,一名演艺人员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端正的人生态度反而会因为不够抢眼而被嘲笑和忽略。成功的公众人物都需要用独特的个性给自己盖上“标签”。20世纪50年代,猫王将当时只有黑人才唱的蓝调引入了大众流行,在被人们记住音乐的同时,他表演时像公猫一样剧烈扭动的臀部动作和花哨的装扮也一起被人们永远地记住了。如此推崇个性的环境就催生了公众人物强烈的个人风格,当惊人的才华与惊世骇俗的三观联系在一起后,却导致了诸如“27俱乐部”这样的天才早夭现象。
(责编: 葱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