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卡拉斯:为艺术而生 为爱而死

2014年01月10日08:10  东方早报

  纪念玛丽亚·卡拉斯诞辰90周年

  叶智广

  每当音箱里舒缓流淌出《茶花女》中那首著名的咏叹调《美好的一天》,我都会想起那个美好的一天。2005年夏,我终于了了一个心愿:走访了心仪已久的拉雪兹、蒙巴纳斯、蒙马特三大公墓。这巴黎的三大公墓能当之无愧地成为重要人文景点的理由可以借用奥地利作家斯蒂芬·威格的一本书名来说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当我在拉雪兹公墓导游地图上发现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剧演员卡拉斯也安葬于此,兴奋之余一个疑问随之而来:不是所有的卡拉斯生平介绍都说她魂归故里,骨灰撒在其故国希腊的爱琴海中吗?当按图索骥找到这里,更吃惊的是,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圆形壁葬厅,尽管导游图上标出号码16259,可环顾圆形周壁密密麻麻的碑,令人眩晕,我又不懂法文,整个一抓瞎。突然看到有一处壁前围着一小群游客,这是一个小型旅游团,有人手中拿着小旗,是个希腊旅行社。我猜就是那里,赶紧前往,蒙对了。只见那块极其普通简单的碑上刻着:玛丽亚·卡拉斯 1923-1977。2013年是她诞辰90周年。

  此碑由玛丽亚·卡拉斯国际俱乐部于1991年9月15日安置。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由卡拉斯的国际粉丝团体安置的。如夏花之绚烂辉煌,如秋叶之静谧安宁。面对此情此景,此言最为贴切不过。在上世纪世界歌剧舞台上,卡拉斯是个传奇。她生于纽约,8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就能唱《卡门》中的咏叹调,13岁时随父母返回希腊进入雅典音乐学院师从西班牙女高音希达戈。15岁时,在雅典皇家歌剧院领衔主演歌剧《乡村骑士》,饰演女主角桑杜莎,开始了在雅典皇家歌剧院的职业演唱生涯。二战后转往美国发展,当时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听过她的声音后,决定给她合约,但她最后决定前往意大利发展她的歌唱事业。1947年在维洛纳剧院演出歌剧《乔康达》,被名指挥家图里奥·塞拉凡赏识,前往威尼斯菲尼奇剧院演出瓦格纳歌剧《崔斯坦与伊索德》,演出获得巨大成功。1951年,她以开幕季的剧目《西西里的晚祷》向傲慢的意大利人宣告希腊女高音时代来临,成为斯卡拉歌剧院的第一女高音,开始了她辉煌灿烂的歌剧生涯。1951年至1957年,卡拉斯只用了7年时间即以她无可争辩的才华,相继征服了西方歌剧的三大金銮宝殿——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伦敦的科文特花园剧院和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登上了世界“歌剧女皇”的宝座。

  有专家评论她的声音并不完美,音质不够甜润,高音略显细弱,而中低音又不够清澈。但她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音域幅度极宽,从花腔女高音到最厚实的戏剧性声部都能胜任,把强烈戏剧性和俏丽灵活美声唱法结合得天衣无缝。卡拉斯的粉丝称她为La Divina(意大利语,意为女神),她在舞台上的表现力令人惊叹。卡拉斯的批评者则认为她的音质不如同时代的女高音,如苔芭蒂、卡芭叶、萨瑟兰等优美动听。但卡拉斯对人物性格的诠释是无人能比的。她在舞台上的形体表演,塑造的形象更是具有崇高、隽永的雕塑美。而这一切当时欧美歌剧舞台无人能出其右。听她演唱,这个不完美的声音能迸发出一种巨大的魔力——那是一种疯狂、彻底的投入,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大多数歌唱家在《茶花女》的最后一幕能让你流泪,而卡拉斯能让人在第二幕就泣不成声。”

  卡拉斯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与最后一次演出的歌剧都是《托斯卡》,里面那首著名的咏叹调《为了艺术,为了爱》,“我为艺术、为爱情而生活……为什么啊我的上帝,你却无情地将我抛弃?”卡拉斯曾无数次演唱过的内容冥冥之中竟是她本人的宿命。

  1968年10月20日,希腊船王亚里斯多德·奥纳西斯绝情地结束了与卡拉斯长达9年的感情,与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结婚。卡拉斯用工作来排解痛苦,1971年10月至1972年3月,她在纽约的朱利亚音乐学院举办了一系列的大师班,但她婉拒了担任朱利亚学院艺术总监的邀请。此后,卡拉斯在欧洲、韩国、日本举行了多场音乐会。此时卡拉斯的声音已经无法与她全盛时期相比,但是她的魅力还是令观众无法抵挡。1974年11月11日在日本札幌是卡拉斯最后一次登台演出,遗憾的是这次演出失败。对她又是一次严重打击。

  卡拉斯此后一直独自居住在巴黎,闭门谢客,服药,听自己以前的唱片消磨时光,沉溺在过往的岁月中。卡拉斯无法原谅自己的失败,也无法面对自己失去美妙声音的事实。这时好朋友兼制作人拉里想出了让卡拉斯重获新生的办法,拉里利用现代技术,挑出卡拉斯当年录制的最好的《卡门》唱片版本,配上新摄制的画面,合成影片,以给观众卡拉斯又重回巅峰的错觉。这让卡拉斯看到了希望,同时又让她深感不安。一方面这个方法弥补了她在日本演唱会上的遗憾,另一方面,卡拉斯觉得这似乎是一种欺骗的行为,拉里的一次次劝说让卡拉斯动了心,同意出任女主角拍摄自己最喜欢,在舞台上也从未完整演唱过的《卡门》,这将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可电影准备正式上映前,卡拉斯改变了主意,她要求拉里毁掉这部影片。因为这是一部伪作,是对观众的欺骗,卡拉斯作为一名艺术家心怀愧疚。拉里不顾损失惨重,尊重了卡拉斯的意见,永远不放映《卡门》这部电影。

  1977年9月16日,玛丽亚·卡拉斯在巴黎瓦代尔大街36号的寓所里去世,据医生检查,这位伟大的女歌唱家是死于因服用药物过度引发的心力衰竭——但更多的人相信,她是心碎而死的。

  2002年卡拉斯的生前好友、意大利著名导演弗兰科·泽菲雷利根据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拍摄了《永远的卡拉斯》,影片公映后好评如潮。同时推出的同名电影原声也成了影迷和乐迷的珍爱。此碟共收录了19首曲目,1、3、19音轨是普契尼的歌剧,1是《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美好的一天》,3是《吉安尼·斯基基》中的小咏叹调《啊,我亲爱的父亲》,19是《托斯卡》中的咏叹调《为了艺术,为了爱》,4-7音轨是比才的歌剧《卡门》——分别是前奏曲、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哈巴涅拉,8是《卡门》中的吉卜赛之歌(波希米亚之歌),9是卡门中的花之咏叹调,10-12音轨是《卡门》中的游行合唱,14音轨是威尔第《茶花女》中的《饮酒歌》,17-18音轨是《托斯卡》第二幕的情景终曲,19音轨是贝里尼《诺玛》中的咏叹调《圣洁女神》。19音轨中有12音轨都是选自比才的《卡门》,可见《卡门》是她最爱,此言不虚。

  2012年的欧洲之行终于了了一个心愿:去看斯卡拉歌剧院。它的外表看来无法与法国、维也纳的那些歌剧院媲美,可它却是世界歌剧的殿堂。歌剧院正对面的广场上矗立着达·芬奇的雕像,广场上一个旅游团,导游操一口港台国语指着达·芬奇的雕像:你们看哦,连达·芬奇也在向斯卡拉歌剧院、向卡拉斯致敬。我不禁莞尔。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