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专访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设计陈其钢(组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14:24  南方周末
专访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设计陈其钢(组图)(2)

1月29日,陈其钢在北京的家中 阿吉/图

专访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设计陈其钢(组图)(2)

2001年,陈其钢与张艺谋合作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现在又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合作,私下并无深交 

  “可以宏大,但不能浮躁”

  早期的奥运主题音乐基本都是带有宗教音乐风格的赞歌。二战以后,开幕式音乐也越来越具有不同民族特色,主题歌也越来越趋向流行,以适应电视等大众媒介传播需要。

  “奥运音乐很容易浮躁,容易是标语、口号,已经程式化了。比如一首歌的歌词多么美好、理想、有追求,但是人家一听就是浮躁的,就不能打动任何人。”“说空话(的音乐)?也不一定,不要低估我们的领导。就像我们做的大剧院,一个大圆包,一般来讲领导不会通过,但是我们领导就是通过了。中央电视台的新楼,斜着,说明我们的领导已经在追求标新立异了。中国的今天不是中国的过去。”

  陈其钢的作品从《梦之旅》、《逝去的时光》到《五行》、《蝶恋花》等,一直以细腻、内省甚至悲凉的风格为特色,与一般人印象中宏大辉煌的体育音乐相去甚远。“奥运音乐可以细腻,可以宏大,但是不能浮躁。我们所有导演团队都有这种追求。我相信这次领导也不希望我们浮躁。而且我们工作做起来,不像想象的那样有各种各样干扰,工作环境比想象的要好。”陈其钢说。

  “大家都在比谁喊得响、高,节奏如何鲜明,词要涵盖所有,从环保到和平。”陈其钢说,“选起来挺困难。”

  3月10日,奥运征歌已截止,4月30日将公布入围歌曲。

  无论8月8日我们将听到的是什么,都不妨先听一下陈其钢对他自己想法的阐述:“世人对中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了解,中国人有自己对美的追求。比如中国的昆曲、京戏、古琴、江南丝竹,都有这样的特质。中国音乐不追求气势宏大,追求细腻、敏感,个人情感的宣泄。我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尽力表现一点中国自己的东西。”

  -奥运音乐小史

  ○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会歌《奥林匹克圣歌》,由希腊诗人帕拉马斯作词,希腊作曲家萨马拉斯作曲,1958年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正式的奥运会会歌。

  ○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凯旋进行曲》,意大利巴特雷米作曲。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迈向新生活》,捷克斯洛伐克苏克作曲。

  ○1936年柏林奥运会会歌是由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谱曲的 《奥林匹克之歌》。

  ○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合唱《奥林匹克颂歌》,意大利比安奇作曲,管弦乐作品《奥林匹克交响曲》,波兰土尔斯基作曲。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都采用了名为 《奥林匹克赞歌》的主题歌曲,它们的作者分别是:美国的基勒,荷兰的林加马,旅法波兰人斯皮萨克。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主题曲选自苏联著名作曲家肖斯塔柯维奇作曲的《节日序曲》中的主旋律。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主题曲《冲刺》由意大利乔吉奥·莫罗德尔作曲。主题音乐是由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作曲的 《奥林匹克鼓号曲》。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由意大利作曲家乔吉奥·莫罗德尔作曲,美国词作者惠特洛克作词。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主题曲《巴塞罗那》也出自莫里科内之手,另一首奥运会会歌 《永远的朋友》,则带有明显的拉丁风格。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主题曲《登峰造极》词曲作者是伊斯特芬和沃伦。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题曲《圣火》由蒂纳·阿伦那演唱。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题曲《奥林匹克之梦》和火炬传递宣传曲作者都是马克西姆。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