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秋天,第一次听到“声音碎片”的音乐开始,已过去好几年了。那是在三里屯南街还没拆迁,一个人声鼎沸、灯火通明的夜晚,在一家即将搬迁的叫“火狐狸”的酒吧里看到的。这间酒吧的装饰和布置相当俗气,是上班族和“大哥大”消费的地盘,却意外的搞了一场摇滚乐的演出,多少显得有些滑稽。
可我的确被打动了,被那优美而高贵的音乐,还有他们身上执著的气质所打动,尽
管这音乐凸显在这个不合时宜的舞台上,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滋味。这年头有才华,能十二分投入并执著去做一件事的人太少了,况且这个行业始终处在社会的边缘角落,很多时候,你尽管执著、努力,结果依然收效甚微,有许多人开始抱怨了,退避了、倒下了。时间就如一个沙漏,筛除的总是大多数糟粕,他们也许打着时髦艺术的华丽幌子,滥竽充数着招摇撞骗,或者一时冲动假执著一阵子,可用不了多久就扛不动这面另类的大旗,软弱着俯首称降了。
最终遗留下来的是几颗优良的沙粒,别小看这几颗沙粒,他们是由外部冷漠环境和自身内在修养一起打磨而成,外表看起来平实、朴素的毫不打眼,随便把他们扔在一处角落,也没有几个人能想起它来。可你无意中从此经过,总能感觉到身旁有一点光芒在闪现,那点光若隐若现的,象萤火虫的尾灯,你知道它很难燃成灼热的火焰。你可以不太在乎,甚至也可以去遗忘,但它总是在那里,悄悄的发着光,温暖你内心那一小块遗留地。他们待在原处,不急不躁,安安静静的发着光,每个经过的人,它都能往人的内心深处移置一点光,时间久了,那点光在你的心中慢慢扩大,直到点燃你体内所有的灯芯,让四射的光芒燃亮你身体里的每个角落。
是的,声音碎片的音乐和他们的执著,总会让我对他们产生这样的意象,这也是这些年来同他们浅浅淡淡交往,亲眼目睹了他们的音乐创作态后所感触到的。我不知道他们的第一张唱片买得如何,这似乎不是很重要了,因为音乐本身早已根置在他们的身体里,不释放出旋律,他们会闷死的。为此,我毫不怀疑他们最近出的第二张唱片的质量水准,这一点我确信无疑,因为这般真挚、敏感、全情投入的人,不可能做出低劣作品的。
这张名为《Under life is…(优美的低于生活)》的唱片一拿到手,便爱不释手,当然有一个原因是当天晚上下暴雨,我是从老远打车去发布现场的。令人惊喜的是,从唱片的第一首曲子开始到最后,一直都没让我失望。与第一张唱片《世界是噪音的花园》相比,这张唱片从整体调子上,沉郁晦暗味道淡了许多,加入了明朗、轻快、清透的音质元素,使作品显得饱满而丰富。如果说第一张由于阴郁的情绪释放,略显单调、平面的话,这张唱片的丰富和多元,使得整个作品立体起来。除了比以往更突显音乐生命力的印象之外,还能感受到一丝轻松“玩”音乐的趣味,这很不易。这群极端敏感、从骨子里发散着阴郁气质的人,居然开始“玩”起来了,这趣味同每个段落杂糅的合情合理,骨肉相贴,你能感到音乐这样做,不是减损,而是增色。
同以往一样,旋律依然那样优美,在此基础上添加各种元素。时而风琴旋律的提携,时而键盘的各种仿真琴声的加入,加上主唱马玉龙那乐感十足的唱的配合,很快就能把听者带入感性境界。动听的音符围绕着,形成长时间假寐的小磁场。由他们带领着,你会不由自主的跟随。只有人的内心足够丰富,才能做出多元的音乐来。你可以安静,也可以躁动,还可以随时舞蹈,你能从这样的音乐里体会一种自由,一种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的自在。
这张唱片里的每一首曲子都是用心了的,没有半点敷衍之嫌。《优美的低于生活》一开头键盘单独上阵,欢快的旋律立即确定了整首曲子的基调,是附着在阴郁上空里一颗闪亮、欢乐的星;《在流逝之外》由口琴奏出一段凄暗的忧怨,那旋律就如凝固在上空,你低头俯看,一切都在身下流逝而去,不间断的低喃独语,只等着最后爆发时刻的来临,这是由重复、铺垫、积累,寻找爆破点的音乐结构,其结果是淋漓尽致的释放;《在时代华美的盛宴》出色点在歌曲的后半部,键盘的仿真音质和贝斯低沉的节奏配合,旋律之上不失厚重感,到高潮部分,加入吉他一段快乐的solo,就如亲临一次华美盛宴的现场。快结束之前,遗留贝斯的节奏,而参加盛宴的全体人们,起身鼓掌欢送;《不合时宜的忧伤》是一个人静静的自我安慰;《向外》是阴郁内心不断附加之后必须走向外部的经历;《烟灰》是由低沉贝斯声带来的颓废和堕落感;《赞歌》、《从现在开始》……
倾听每首歌曲,你都能感受到不同,它们独立成章,各自生存,相互间偶有牵连,却彼此不受影响。每首曲子要表达的意境清楚而直接,张弛有度,这是训练有素的结果。一种情绪表达之后,接下来的一定是符合听者舒适的另一种情绪的到来,每段音乐结构完整,框架上大气而结实,在细节上又不失细腻柔情,此种听觉享受,在原创音乐群里是不多见的。
两个极端(平静和狂躁)都有涉略,最后是和声并进,制造欲罢不能的官能快感,不能停止,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每次现场演出时,一首歌能进行很长的时间,有时能到10分钟才结束。而每一个听者,包括他们在内,都愿意沉浸在一种情绪里,不舍得出来。
这音乐是需要你有一颗成熟的心去倾听的,你必须要有内在,必须有内在的丰富性才能领略它的美感,否则你只能肤浅的失去它,失去这样的体验。这也注定他们的音乐只能吸引少数听者,可这少数人一旦喜欢,就是坚定、长期的热爱。内敛、敏感的创作者,往往对现实世界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的,这一点他们也没逃过,可这样的人却能真正的坚守音乐,使它纯正真挚,不会偏倚,能时刻守着内在的航标,不让创造精神流于虚华和空乏。
他们依然在路上,尽管已经出了第二张唱片,可我知道他们还有更完美的留在以后,因为有可塑性的未来,所以我很坚信他们的生命力,这样的群体和声音是要受到保护的,保护这样的“光源”是一个听者的责任。黄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