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聆听《精灵之舞》-感受“带有木纹”的乐音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5:49 新浪娱乐
聆听《精灵之舞》-感受“带有木纹”的乐音

李传韵《弦鸣》封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自从1917年16岁的海菲茨在卡内基音乐厅登台以来,小提琴演奏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技术时代。每一个小提琴家都梦想成为海菲茨第二,在技术上与他媲美;在 “音乐竞技比赛” 和商业炒作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一批又一批的“音乐神童”和“技术天才”也纷纷诞生。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很多“神童”或“天才”也就此成为演奏技术的牺牲品。或者由于缺乏艺术素养的积淀和成熟的音乐表现力而成为昙花一现的噱头;即便凭借过人的天赋在音乐舞台上“幸存”下来,往往也容易成为乐评人口中“只有技巧而没有音乐”的批评对象。

  李传韵就是少数“幸存”下来的“神童”之一。他11岁就在“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上,被来自11个国家的20名评委一致评为少年组冠军,成为该国际顶级小提琴赛事最年轻的冠军得主之一;13岁就举行帕格尼尼音乐会,演奏被公认为小提琴演奏试金石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而当他师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迪蕾和小提琴大师帕尔曼进行为期多年的深造后,评论界在惊叹他的演奏技术确实了得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把“只有技术而缺少音乐”的大帽子扣在了李传韵的头上。

  的确,李传韵拥有无懈可击的技术,林耀基教授曾说他“在13岁的时候就已经解决小提琴演奏技术上的所有问题”,也就是说,超越了小提琴演奏技术的李传韵从13岁开始就可以对其演奏的作品进行没有任何技术障碍的演绎,从13岁开始就可以用小提琴来进行没有任何羁绊的倾诉和表达。那么,这位被“现代小提琴教母”迪蕾视为自己最优秀的学生、继帕尔曼之后另一个伟大的小提琴家的李传韵,是否就真的只有技术呢?

  曾在两年前看过一场李传韵与香港著名指挥家叶咏诗合作的巴赫协奏曲的音乐会录像,李传韵在演奏中的专注和诚挚至今令笔者印象深刻;著名的名琴收藏家、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协会的创建人Fushi先生说:“我与很多著名的小提琴家都有过商业合作关系,但与李传韵先生的合作则更多地是建立在音乐之上的。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我每天睡觉前都要听他的音乐。”那么,是什么打动了这位每天都要与各式各样的小提琴家打交道的“音乐商人”的心灵、甚至让它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呢,难道仅仅是演奏的技术吗?

  2004年的10月,我们在Fushi先生的倾力支持下,在北京世纪剧院为李传韵录制了继《预言鸟》、《爱的致意》之后的第三张专辑《弦鸣·名琴上的精灵之舞》。虽然并非现场音乐会录音,但16首演奏曲目中的一大半,李传韵都是一遍而成。除了没有听众的喝彩和掌声之外,这几乎就是一张现场演奏录音。

  李传韵的技术确实让人惊叹,跳弓、连顿弓、十度、双音、双泛音、揉音、换弓的技巧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完成得如此轻而易举,洒脱流畅,随心所欲。别的演奏家已经非常吃力的乐段,他还要不断加花;本来是单音的旋律,他在演奏中却即兴地改成了双音……但《十面埋伏》中令人窒息的大刀阔斧的和弦,《木屐舞曲》里令人瞠目结舌的快速左手拨奏,显然都并非李传韵琴声里的全部内容。《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没有帕尔曼“名版”的委婉、深情,但似乎比帕尔曼的演绎多了一份热忱和真诚,尤其是乐曲的中段,完全是一名青春少年炽热的情感表达;《流浪者之歌》中极其细致微妙的色彩和力度变化、以及对西班牙音乐风格的精彩把握,既表现出西班牙的热情奔放,又不失精妙抒情的处理,特别是慢板乐段吉普赛式的凄迷与伤感,尤其令人难忘;肖邦的《夜曲》朴素清新、又兼具内在的张力,让人想起米尔斯坦的经典演绎……这一切在你眼前所展现出的,完全是一种成熟的音乐表现力。此外,李传韵的琴声常常会掀起一股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浪漫热潮,他如此兴奋、如此炽热、如此狂野肆意的演奏,如此不可遏制、所向披靡的表达,已不仅仅是为了机械地炫耀技巧,而是为了一种更加情感化的宣泄与释放。在这样令人窒息的狂潮之下,技巧的表现之外究竟有没有音乐,相信听者已经找到答案。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罗伯特·肯尼精彩的钢琴伴奏。要知道,给李传韵这样任性的提琴伴奏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无论是《精灵之舞》这样速度快得惊人的乐曲,还是“塔什库尔干”这样具有丰富频繁的节奏和色彩变化的作品,罗伯特·肯尼的伴奏始终天衣无缝地为弦乐做着衬托,恰到好处地与小提琴进行着丝丝入扣的呼应与对答,令听者感动之余多了几分钦佩。

  被命名为“名琴上的精灵之舞”的这张专辑,在演奏中使用的三把稀世名琴自然也是另一亮点。两把斯特拉迪瓦里琴Bello和Ries分别制作于1687年和1693年,是斯特拉迪瓦里早期制作中的经典,选料及油漆非常考究,琴体较为纤细狭长,发声的强度洪亮且极具穿透力,非常适合音乐会演奏。其中Ries琴曾被19世纪末德国著名小提琴家France Ries所拥有。

  海菲茨为自己的得意门生埃里克·弗里德曼挑选和购买的瓜奈里琴Balokovic,是德尔·杰苏(即朱塞佩·瓜奈里,德尔·杰苏是他的外号)中早期的作品,体积略大,低音共鸣效果强大,但制作已非常精细。大家知道,德尔·杰苏是意大利瓜奈里小提琴制作家族中最著名的一位,他制作的小提琴保存至今的只有50把左右,其选料极其考究,手工则大刀阔斧,每一把琴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且在发音上,瓜奈里琴比斯特拉迪瓦里琴要更胜一筹,所以小提琴家或许偶有把自己珍藏的斯特拉德出让之事,但德尔·吉苏对任何演奏家或收藏家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三把名琴的市价加起来超过1500万美金,从油漆及琴体的其他现状来说均保存得非常完好,尤其是油漆之漂亮着实令人惊叹。除了魔幻般的音色外,琴本身就已经是一件极为精致的艺术品。得以亲耳聆听从这些古老珍贵的乐器上倾泻出来的“带有木纹”的美妙乐音,实在是听觉的极大享受。

  文章的最后,忆起李传韵在11岁获得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比赛大奖时,著名的英国弦乐器杂志《斯特拉德》(Strad)发表的一段评论:“大幅度的运弓,无懈可击的技巧,丰满通透的音色,所有这一切都完成于一把价值仅为200美元的德国小提琴上。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呢?”

  “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呢?”这张专辑无疑是最佳的答案。时至今日,当年的音乐神童李传韵已经成为一位独具魅力、成熟而热情的演奏家,当这样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与具有神奇音色的名琴相遇,用李传韵自己的话来说,“这将是一个奇迹。” 相信这个奇迹值得我们所有人期待。周盈娟/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85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