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哥雷里奇演奏肖邦和拉威尔等人的作品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波哥雷里奇的莫扎特
波哥雷里奇的肖邦谐谑曲
波哥雷里奇演奏肖邦前奏曲
我印象中波哥雷里奇从来没有笑过。当然,这个印象,不外乎来自那些如洪水野兽般的网上照片,以及少得可怜的一些碟片上面的演奏家图片,当然还包括那些从来就没有顺利播放过的DVD。说到少得可怜,那一点也没有错,随便跑到哪个买盗版碟的地方,翻出那些包装简单的薄薄的但看起来就产生喜悦感的古典CD,拣来拣去就那么几张波哥雷里奇的东西:肖邦的前奏曲,肖邦的谐谑曲,一些波兰舞曲,几首海顿,一些老柴的东西。就这些了。至于正版碟市场,那更不是一般的稀缺。他永远是那样的酷,眼睛总望着某个视线以外的方向;他总穿着那身类似于当今朝鲜最高领导人永远不离身的那套装束,脚上一双硬梆帮梆类似于黄皮鞋的东西。
但我格外的喜欢这个来自前南斯拉夫的钢琴大师,深深的喜欢他那本来就不算多的录音。因此当听到今年秋天的北京音乐节波哥雷里奇将再次来华演出时,我的兴奋程度超出了当时耳闻佩拉西亚和瓦洛多斯来演出时的惊喜状。其实,我的要求不算高,每年能在上海或北京听一次当今键盘大师的演出就够了。阿赫里奇和皮雷斯已经不再新鲜,要是布伦德尔和波里尼能不顾年高,能在北京某个地方弹弹他们最擅长的舒伯特或肖邦,实在是一件大大的美事。另一个值得期待的人是基辛,他好象从来没有来过中国。
波哥雷里奇同志的碟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容量较小,让花了大价钱买他碟的人常常咬牙切齿。阿劳在菲力浦的那张肖邦前奏曲集不但把编号外的前奏曲给录进去了,还附送版本很少的四首即兴曲,总觉得赚了,但波哥雷里奇就是op28全部前奏曲,一首小曲也不送;这个倒还算了,一般肖邦四首谐谑曲和四首叙事曲是一起录音的,不但前后八首长短正合适,而且听个完整,但波同志的那个又只有四首谐谑曲,没有一丝多的。
当然,这个是出版商的事情,和演奏者本人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总不能因为内容少就不去买,谁叫这样喜欢他的演绎呢?是啊,他的前奏曲,我认为是很独特又听起来很悦耳的一张唱片,比所有其他演绎都要快,又比所有其他演绎都要慢,比如雨滴,慢得都有些难受了;但作品28之16又是那样的快,我估计比最陡处的雅鲁藏布江流水还要急,听完后怎么也喘不过气来。不过他最吸引我的,还是完美无缺的那四首谐谑曲,尤其是第一和第四号。第二号就不说了,演的人太多,演得好的人更多。第一号中间那段慢板,类似于波兰民间旋律的那段,波哥雷里奇简直演奏得神了,他控制的速度非常慢,把那种非常绝望非常无奈的感情完美地复制出来了,哪怕稍微再快一点,都不足以把这种绝望给表达出来。就这个地方,我无可救药地倒向波哥雷里奇。同样,第四号的中间那段抒情旋律,优美异常,如饮醇酒,久久不愿那悠扬的旋律消失。
波哥雷里奇的触键自有他的特色,冷艳的感觉。有人说他是把作品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来处理,精心弹好每一小部分,然后再把这些自然地结合再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演奏。他那双超大的手,摆弄起这些来应该不是难事。
至于大部分人推崇的波哥雷里奇的拉威尔之“夜之加斯帕”,我也曾认真听过,当然在技巧和内涵上都是上乘之作,但我更愿意去听一个法国人的演绎,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有法国人特有的那种气质,科尔托和弗朗索瓦都是很合适的人选。李云迪曾多次谈到他听过波哥雷里奇的斯卡拉蒂后就再也不想听别人的演奏了,我是没有听过波的斯卡拉蒂,但我可能会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我相信他的音色和斯卡拉蒂的音乐比较合拍,不过要在我心目中超过霍洛维茨的斯卡拉蒂,恐怕比较难。
这次10月份波哥雷里奇在北京演出的曲目包括贝多芬的24号钢琴奏鸣曲,李斯特的三首超级练习曲(希望里面有“鬼火”),此外还有肖邦的一首夜曲,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很可惜,没有斯卡拉蒂。但是既然有贝多芬,有李斯特的超级练,无论如何是很值得期待的!
最后,我想补充一下,波哥雷里奇也是笑过的,就在那张谐谑曲上,虽然是微笑,也很难得了,何况笑得那样迷人。Chopinter/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