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刚落下大幕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歌手投入演唱
“原生态”歌手受关注
具有民族风格、旋律动听优美、歌词亲切感人的民歌一直受人欢迎。然而近年来,民歌却正在悄无声息地衰退。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刚落下大幕,民族唱法组的选手们在比赛中演唱了大量民歌作品,但令人遗憾的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能够广为人传唱的民歌却显得凤毛麟角。民族歌曲的演唱和创作正呈现出“高难度、高技巧、高音域”的“三高”趋势。
民歌 喜闻乐见
流传在民间的“原生态”民歌带有强烈的地域性,社会发展促使交流渠道增多,好听易唱的民歌逐渐走向全国,加上音乐家的不断加工、创作,使民歌成为受人喜爱的一种主要音乐品种。在40年前诞生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被全国人民广泛传唱的民歌举不胜举。民歌取之于民族生活土壤,凝结着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洪湖赤卫队》《江姐》《红珊瑚》等歌剧中的唱段当年曾家喻户晓。尽管后来流行歌曲崛起,使爱唱歌的人们多了一种选择,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蒋大为、彭丽媛、董文华、阎维文、宋祖英等歌唱家演唱的民歌,依然为大众喜闻乐见。
演唱 缺少韵味
如今的民族唱法,已经被细分成了一个不中不洋的音乐分支。虽然音乐学院都有民族声乐的学科,但像蒋大为所说的当初他学唱歌时要背唱近千首民歌的事,已很少发生在课堂里。一些比赛的评委把难度、技巧、音高当作评分标准,产生了盲目鼓励学生追求所谓科学发声方法的客观效果,也导致相当数量的青年歌手不屑小曲小调。
在本届“青歌赛”民族唱法比赛中,虽然不少歌手都有好歌喉,但她(他)们的演唱好像离观众的距离非常遥远。一些歌唱家在点评时也流露出了对歌手“喊嗓门”现象的不满。著名词作家付林说:“现在的学院派民歌演员,过分追求美声唱法的技巧,而忽视了民族音乐的韵味,这是很不应该的。”追求标准的技巧,导致歌手的风格“千人一面”,而只有追求韵味,才能呈现出歌声的千姿百态。
创作 大而无当
虽然在不同的时代,民歌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既然歌是唱给老百姓听的,总得要好听才能让人喜欢。但在“青歌赛”民族唱法组的比赛中,却很难听到让人喜欢的歌,许多歌曲结构庞大却大而无当。这与歌手高难度的处理让人“闻而却步”有关,也与词曲作者们的创作动机有关。
也许,用作比赛的歌,确实要让选手充分发挥技巧。结构庞大、层次复杂的歌曲固然利于歌手发挥,但看似简单而感人的歌曲则能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选手们演唱频率最高的《断桥遗梦》,如果从专业的角度看简直无可挑剔,足可成为声乐教材,但观众面对电视听了一遍又一遍,除了记住开头三个字“呼啦啦”之外,大概后面就再也没有人会唱了。难怪有网友在留言中说:“我只听歌手演唱最初几句,然后换频道,到了素质测试时再把频道换回来。”这说明观众对这类歌曲的冷漠。也有人说:“现在的创作,似乎观众越不喜欢,就越能体现艺术水准。这种使艺术性和群众性相隔离的做法,将使创作走进死胡同。”杨建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