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复聆听张学友的新专辑《醒着做梦》之后,脑海里油然而生的四个字就是:拼了老命。但不幸的是,很多人满怀期待地听完之后,却只得出一个“不过尔尔”的结论。不是每一种拼都一定能赢。
四年未发专辑的张学友在2014岁末推出全新专辑《醒着做梦》。同时拉开了歌手哄抢乐坛压轴戏的序幕——继张学友之后,周杰伦周华健林俊杰胡德夫费翔莫文蔚都相继发片,连王力宏也在发片的路上。
重将集体出山,这对于早已濒临死水一潭的华语乐坛来讲,当然是件大快人心且万众期待的事,说实话,相信不少人如今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如今想听点好听能听的华语歌,还真的只能指望这些个老家伙了。而结果如何呢?
在反复聆听几遍《醒着做梦》之后,脑海里油然而生的四个字就是:拼了老命。当然还是要为张学友的这种“拼”点赞的。在这个大多数歌手都不敢出专辑,仅靠一两首单曲或者EP来偶尔证明一下自己作为歌手的存在感的时代,53岁的张学友依然用几年时间磨一张专辑,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
一个“拼”字,也深刻渗透在学友这张专辑的每一首歌里,既拼体力也拼用心。此时学友的演唱,更像一本教科书,用心地展示一个职业歌手严谨而精准的演唱规范,从发声、咬字、呼吸到情感层次的表现;而采访学友时,他亦提到,如今唱歌对他而言,探索的意义更大,探求今时今日的他仍能够去唱到的各种歌曲的形态,REGGAE、FOLK、JAZZ、ROCK,他都想拼力试一试,而不是只停留在过去主流大歌的一种模式;当你听到《醒着做梦》和《控诉》里的那几声嘶吼后,更是可以感受到张学友如何“拼尽全力”。
但演艺这个行业不幸的规律是:不是每一种拼都一定能赢。歌神的新专辑出来之后,很多人满怀期待打开来听,听完之后,却只得出一个“不过尔尔”的结论。依旧好听的声音,并没有像他从前那样将所有听众一网打尽。或者我们这样来讲,张学友身心俱动地去演绎了他的习惯思维中非常合乎标准的一些好歌,但是,53岁的演唱习惯思维,40岁的人或许还能共鸣,30岁的人就开始模棱两可,20岁的人,很可能就“叔叔,我们不约”了。
这首先是一个欣赏习惯的差别,老一辈歌手的讲究,在新一辈人眼中很有可能就成了矫情。而另外一方面,我也以为,每个歌手都有自己的显著标签,而受众对他的需求也多受制于这个标签。对于大多数听众来讲,他们对张学友的期待仅限于他的深情款款、他的流行金曲,这是歌神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要听摇滚,听众大可以去期待崔健汪峰。所以也能理解四年前,歌神特别用心打造出的那张爵士大碟《PRIVATE CORNER(私人角落)》,最终只能被置于他和少数人的“私人角落”里。
求新求变是每个行业的硬道理,但从市场受众的心理来讲,有些歌手是拼内容的,听众期待他保持恒定,没有人会期待蔡琴费玉清唱摇滚,张学友亦应在这个范畴里;有些歌手是拼形态的,听众期待他日新月异,譬如周杰伦——可是这几年都是老样子,所以每一张专辑出来不少人在摇头。
而我也发现,这几年仍在坚持出新作的老歌手中,一直能获得稳定受众的,也就是保持一贯热血作风的汪峰,而锐意求新的周华健张学友等,多都是曲高和寡,只叫好不叫座;能够以与时俱进获得业内业外一致好评的,这几年大概也就一张林忆莲与常石磊的《盖亚》。
年底又一拥而上的这些老树新花,就我的朋友圈范围,唯一获一致点赞的,是64岁才出第二张专辑的胡德夫的《芬芳的山谷》。所以老树们想要开新花时,我以为,还是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否则就市场而言只想孤芳自赏了。卢世伟(乐评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