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I DO》唱响真爱:情歌有情最可贵

2016年10月28日 14:49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情歌不仅仅只是音乐的产物,更不是K歌房的社交娱乐,情歌同样也可以输送一种价值观,《I DO》呈现出情歌最纯的味道。

  陈奕迅[微博]的新单曲《I Do》,歌名质朴简单,以婚礼誓言命名。《I Do》无疑是一首感性的作品,但这首作品却并不是一时的感触。它其实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相爱,一条是永恒。相爱是情歌领域永恒的主题,各种真真假假、死去活来的恋爱,更是被创作人想着法儿调配,用来感动歌迷、感动市场。

  和中国传统文学甚至影视剧,喜欢那种大团圆的结局不同,华语乐坛的很多情歌,往往喜欢走悲情路线,放到时空的领域,更多的是以遗憾、懊丧、悔恨为结。比如《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白桦林》、《一场游戏一场梦》、《当爱已成往事》、《我这个你不爱的人》等等。也许这样的主题,因为悲情和痛点更容易刺激听者的感官,但现实中的爱情,难道完全都是这些负能量了吗?

  当然不是。王菲的《我愿意》、张学友的《爱是永恒》和《天变地情不变》等等歌曲,同样在传递着另一种温暖的爱,甚至永恒的爱。在这个多变的时代,或许人心变化太快,但还是有不少人,会在激流浊世中,守护着自己的爱情家园,守护着相爱相守的底线。

  它是一首歌,也是一部电影。《I Do》的MV既是对音乐最好的诠释,更是对歌词的一种延伸。镜头里的陈奕迅,本身就是一名手执镜头的摄影师,他见证的则是一对情侣从相遇、结婚一直到相守白头的过程。而老年、中年和青年时期倒叙的结构,则比顺序的发展,更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力。尤其是四张拍立得照片对应四个时期的情侣合影,既能起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效果,无形中也形成另一种台词独白,默默叙述着这段平凡却温暖的爱情。

  作为华语乐坛的怪咖,陈奕迅不仅在粤语和国语领域,都有大把佳作,而且经常会有天马行空、鬼马精灵的神来之笔,尤其是一些玩乐型作品,更能演绎的精彩。

  但情歌,同样也是陈奕迅的根。在《I Do》这首歌曲里,陈奕迅的演绎,既像着长镜又像是短焦,既像是旁述又像是亲历。略带磁性的声线中,既有着一种久经世故的洒脱与从容,也有着依旧纯真的温暖与爱意。陈奕迅的歌声就像是《I Do》这首MV里,由他见证的那段爱情一样,即使变化了妆容,即使青丝有了白发,但携手相伴的姿势与笑容却未变,也不会变。

  在《I Do》的MV里,陈奕迅以摄影师的身份见证了一段爱情,而回到现实世界的歌手身份,他又何尝不是用一首首情歌经典,陪伴你我的爱情,甚至同样见证了你我相遇、相恋和相守的过程呢?将《你的背包》、《十年》、《从何说起》和《对不起谢谢》等歌曲串联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原来真正陪伴你走过四季、走过爱情的,就是陈奕迅的歌声。

  其实从王菲的《我愿意》到陈奕迅的《I Do》,这两首不同时代相同主题的歌曲,都有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歌曲讲述了一种陪伴,而歌曲最终也陪伴了歌迷。歌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代入感,这种代入感就是你听这首歌曲,会被歌曲的意境打动,会觉得歌曲的内容说穿了你的心事,或者表达了你想要的表达。而陈奕迅的《I Do》无疑就是这么一首单曲,就像他曾经的那些单曲那样,甜蜜的相许、浪漫的联想,它会给人带来暖意,也会给人一种纯爱的力量。

  情歌有情最可贵。情歌不仅仅只是音乐的产物,更不是K歌房的社交娱乐,情歌同样也可以输送一种价值观。尤其在这个浮夸的时代,当情歌都开始充满了各种技巧和情感把戏时,陈奕迅时隔多年后推出的这首国语情歌金曲,也以一种最纯粹、最朴实、最率真、最简约的方式,呈现出情歌最纯的味道,以及这种味道背后告诉你们的道理。相信爱情,享受爱情,坚守爱情,让爱成为生命中的永恒。文/爱地人

(责编:大发)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