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打怪兽”不做搬运工

2015年10月07日 16:20 法制晚报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法制晚报讯(记者 田婉婷)9月30日上映,根据《鬼吹灯》系列小说第一部改编的电影《九层妖塔》至今票房已破5亿。

  这部一路高奏票房凯歌的电影面临口碑两极的处境,因为原著小说的影响力很大,不少“灯丝”在看过影片后不满陆川对原著天马行空的改编,而另一部分影评人则为陆川敢于突破原著限制的勇气拍手称赞。

  从 《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展示出来的对人性的探讨,到《九层妖塔》开始了好莱坞式“打怪兽”的尝试,陆川做出了很大改变。究竟这种改变是否成功,《九层妖塔》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来看三位影评人的看法。

  《九层妖塔》一只咆哮的红犼作者:胧月夜

  2008年《阿凡达》上映的时候震撼了整个电影圈。中国不少电影人也为此反省,微博上就曾爆料过一则陆川与他的导师彻夜长谈,对中国电影表现出极深忧虑的信息。

  这条微博并不醒目,却印象深刻,当时陆川对电影的焦虑甚至有些让人感慨。作为电影导演他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就风格而言几乎都带有强烈的文艺气质。然而没想到,几年过后,陆川会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鬼吹灯》可以说是中国网络小说中最值得改编也最难改编成电影的作品之一,它有详实细致的故事,也有深入人心的人物。要想寻求视觉的震撼和剧情的突破,必须得花上不少工夫。

  陆川选择这样一部红透中国、能在其中看到无数借鉴影子的作品,他做了什么呢?他把剧情做了重大的改变,让“盗墓”这个不太放得上台面的话题变成了彻底的“打怪兽”。这样的改编是冒险的,却也不失为一种尝试。

  可以这么说,《九层妖塔》是专属于陆川的电影,而非原作者天下霸唱的小说。它不会是书迷的独家定制,却是展现给观众重新认识陆川的机会。你可以说他变势利了,也可以说他更解观众的风情了。

  如果说剧情的彻底改编是陆川寻求改变的破口,视效就是他华丽转身的高明手段。影片从最开始的一次考古挖掘,到最后怪兽的咆哮,特效方面无处不见精致,配合沙漠风光、雪山险境的宏大场面,陆川呈现出的是一部与众不同的视觉震撼的娱乐大片。

  对于观众来说,电影的好坏只是直观感受的判断,绝非技术层面的剖析。《九层妖塔》不刻意追求炫酷的“烟花”效果,把特效全做在了细枝末节的地方,不敢说每个人第一眼就能喜欢上,却能相信观众的感知力在经过一些场面后是能辨别出好坏的。

  当然,《九层妖塔》并非完美的成果,前后两段剧情的节奏不对称、改编部分的疏漏、守墓人出场落幕交代得不够完整、结尾部分hold得不够稳妥等等问题,都让它有些小小的遗憾。但是,所谓瑕不掩瑜,影片在剧情完整度上做出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放下过去,舍弃学院派艰深的“艺术”追求,重新回到电影单纯的观看本质上,更注重作品质量和观众需求,是这部片子于陆川最大的意义。

  蜕茧之痛或许只有他自己感受得到,成蝶之美却是给予观众的视觉享受。他或许能从这部影片中获益不少,却也是其努力所得回报,与市场炒作无关。

  突然会觉得他像极了那只咆哮的红犼,在挣扎与寻找中渴望获得使命的达成。不同的是,怪兽达成的是被赋予的使命,他所达成的是自己的理想。

  没看过《鬼吹灯》,那能不能去看《九层妖塔》? 作者:奇爱博士

  《鬼吹灯》小说一共有八部,改编版权分属在数家电影公司,导演也不会是一个人,所以肯定没法像《哈利波特》、《变形金刚》系列那样,被一个超级大公司完全掌控,从叙事、形式和美学上,也必然就会有一定的交叉和断裂。

  所以,你要问我,看不看好这整个系列能做成一个体现中国创作者阐述宏大世界观的统一体系性的产品,我个人肯定是有疑虑的。

  陆川这部是第一炮。除了肩负自己、制作公司和合作伙伴的热望,相信其他的《鬼吹灯》改编版权的拥有者,也都在紧密关注这一部的市场反应。所以,相信此刻的陆川,内心多少会是有些期盼、不安和紧张的。

  无论是对于《鬼吹灯》的小说拥趸,还是对于像我这样没读过小说原著的普通观众,《九层妖塔》作为中国电影史较少实践的魔幻类型,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没看过这部片子之前,我无从想象,更没有预期。

  更关键的是,按照当下电影创作的管理审查要求,《鬼吹灯》被电影化还是有相当高的难度,如陆川自己所言:不能写盗墓,不能提鬼吹灯,不能有鬼。这是三条不能触及的政策红线。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即便是原作者天下霸唱自己亲自参与改编后四部的《鬼吹灯》小说,那想必也和原著相去甚远。

  所以,我很希望大家不要过度地拿电影忠不忠实于原著来说事儿。同时,电影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本也不该依附于文学。电影《东邪西毒》跟小说《东邪西毒》有关吗?无关。但不妨碍电影成为精品;《聂隐娘》跟唐朝传奇出入很大,跟朱天文、谢海盟的剧本相比,也有明显的差异性,但侯孝贤的“断、舍、离”终究成就了戛纳的辉煌。

  一部电影,如果文学性大于了电影性,难言成功。

  《九层妖塔》基于热门IP改编,是机遇,也是风险。成功与否的关隘,就看此番陆川“断、舍、离”的本事。

  陆川拍了部打怪片 但跟︽鬼吹灯︾没什么关系

  作者?肥罗

  尽管《九层妖塔》注定被灯迷骂翻,但却算得上中国商业电影的一个小小突破。当那只奇丑无比又生猛无比的红犼吹动唐嫣的帽子,身上的绒毛随风飘舞纤毫毕现时,观众就该知道,这不会是又一部外强中干的五毛特效电影。

  陆川在《九层妖塔》中的最大亮点和突破就在于对原书的处理:肢解和重组,可是最大的痛处也在这里,把《精绝古城》和《昆仑神宫》的故事揉搓在一起不是问题,可是把精绝古城变成塞外小镇,和灯迷的这个梁子就算结下了。

  作为一部被摆上擂台的《鬼吹灯》电影,无论从口碑还是宣传上看,《九层妖塔》都有被《寻龙诀》压着打的感觉,这是个事实,可是最大的事实是,这两部电影的对决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是两败俱伤,还是为中国IP电影和商业类型片冲出“九层妖塔”,找到“寻龙诀”。

  跟聪明的陈国富、乌尔善相比,陆川始终是个端着艺术范拍商业片的导演,他拼着命捧出了一部怪兽片,就好像影迷要去精绝古城挖宝藏。陆川却说,宝藏没什么好挖的,看,我这里有小怪兽,我们一起打怪玩吧。

  所以最后,陆川拍了部生猛的打怪片,但绝对不是灯迷心中的《鬼吹灯》,陆川肯定是取悦不了看过书的灯迷了,现在的问题是:这部借着鬼吹灯之名出现的怪兽电影,能够取悦那些没看过书的电影观众吗?

  在经历了《盗墓笔记》、《花千骨》欢乐的特效之后,中国观众终于可以在影院里看到一部特效大片应有的特技效果。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无论毁誉,陆川代表了一种反好莱坞主流审美的可能,被赞美的《可可西里》是这样,被非议的《南京!南京》,仆街的《王的盛宴》也是如此。

  此刻的《九层妖塔》,陆川终于适应了好莱坞标准作业的框架。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商业导演“成熟”的选择。

  其实对于《鬼吹灯》这样一部IP电影,任何导演都必须面临一个选择,是老老实实守在鬼吹灯的世界里,还是加入导演自己的世界,陈国富、乌尔善选择前者,陆川选择后者,也就注定要承受来自灯迷的口水。

  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寻龙诀》失败了,至少还有灯迷出来为电影说话,如果《九层妖塔》失败了,那就是改编的错。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刘烨妻子安娜能成为贤妻模范吗?

安娜是国民好太太不假,但她的话,未必每一句都是金玉良言。[详细]
刘烨妻子安娜能成为贤妻模范吗?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