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个人喜好左右历史判断

2016年04月15日 03:00 京华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4月13日晚,我正跟一群朋友吃饭,突然有人说黄专病逝了。知道黄专的病很严重,但我还是不敢相信,赶紧翻看微信,才发现关于黄专先生病逝的消息早已被刷屏。这令我唏嘘不已,不禁悲从中来,想起了我与黄专先生的一些交往。

  说起来,我从艺术创作转向艺术批评,黄专是引路人之一。1995年左右,我和圆明园的几位画家朋友正尝试一种新的艺术风格。为了推广这种风格,给自己的艺术寻找理论基础,我写了一篇题为《文化崩溃时期的“庸俗艺术”》的文章。但文章写好之后,却苦于找不到地方发表。恰逢此时《画廊》杂志改版,开始大幅介绍新艺术,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稿子邮寄了过去。不想,很快收到杂志负责人黄专先生的回信。他不仅告诉我要发表此文,还对我的写作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此举给了我很大鼓励,促成了我后来继续为《画廊》和其它一些艺术类杂志的撰稿,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我干脆从由艺术创作转到了艺术批评……

  初出茅庐便有人提携,当是人生的幸运。所以,对于黄专先生,我一直心存感激。其实,我和黄专认识数年,但实际交往并不多。我们都信守“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除了偶尔在一些学术活动上碰面,浅浅地打个招呼,这些年几乎很少深谈过。尽管如此,他的文章我读了不少。在我看来,黄专是学者型批评家,从来不会因为个人喜好左右客观的历史判断。这可能源于他的知识结构,即历史专业出身,使他更注重史学理论的应用,而不是简单的感觉把握。所以,黄专的文章历史意识很强,总是透着某种普遍性和终极关怀。我始终觉得,中国当代艺术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学院派批评”,而黄专和他的一些同道,却怀揣着文化理想,一直试图在这些方面有所建构。

  君子和而不同。其实,我和黄专无论是性格还是批评观,都有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对他的钦佩与敬重。最后我想说一点歉疚。前年,因为观点不同,我曾写短文还击黄专先生。现在看来,我的言词当然是过激了。但我想,黄专先生也一定能够理解。因为在争取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我们是同道;对捍卫别人说话的权利,我们亦是战友。(杨卫)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杨紫锥子脸六连撞!颜值回不去了?

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只会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你,这是真理。[详细]
杨紫锥子脸六连撞!颜值回不去了?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