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四海宣布“封印”,只为弘扬茶文化

2016年05月06日 01:59 新闻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1982年至今,许四海共制作紫砂壶1100余把。晨报记者 徐 颖

  在即将迎来70岁生日之际,紫砂壶大师许四海近日却突然宣布了“封印”的消息,并决定在5月15日生日当天,将自己平时制壶所用的18方印章悉数用液体浇筑凝固,从此不再进行制壶创作。作为海派紫砂艺术的代表人物,许四海的紫砂壶在艺术界具有很高的声誉,也拥有众多收藏者,多年来“一壶难求”。

  为何行情这么好,大师却选择“就此打住”?晨报记者日前来到许四海亲手打造的百佛园,对他进行了采访。许四海透露,此举并非退休,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34年壶艺人生,名壶无数

  在“封印”前夕,回首34年的壶艺人生,许四海感慨万千。

  许四海的制壶生涯始于1982年。早年的军旅生涯,让他接触了大量美术书籍,他被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深深吸引,开始自学陶艺。1980年代,他辞去公职,去紫砂艺术发源地江苏宜兴拜师,其间拜访了大批紫砂艺术名家,技艺大有精进。回上海后,他又有幸得到沪上著名画家唐云的指教与激励,此后拜在唐云门下,成了老画家的关门弟子,也是其唯一一个陶艺方面的学生。

  许四海把从唐云那里体味到的书画精妙,融入紫砂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全新的思考,不断精研,终成一代大师,1980年代由唐云书画、许四海烧制的《云海合欢壶》,至今已成壶界经典。许四海还与谢稚柳、程十发、胡问遂等书画家合作,制作了很多书画名壶,比如与程十发合作的《合欢壶》等,此外还有送给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八运壶》、为上海世博会制作的《和谐壶》等诸多名壶。

  1982年始制壶至此次“封印”,许四海共制作紫砂壶1100余把,其中有不少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和名人所收藏。

  收藏名壶,不乏国宝级孤品

  许四海不仅是一位制壶大师,也是一位茶壶收藏名家,他收藏有中国历代名壶800余件,其中许多是国宝级的孤品,最有名的是被称为“壶王”的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的《大亨掇只壶》,还有明代时大彬《六方扁鼓壶》、清乾隆《致和斋炉钧釉汉方壶》等绝世名壶。紫砂泰斗顾景舟曾对大亨壶有很高评价,当年还专程赶到许四海家里,提出看一眼大亨壶。

  1980年代末,许四海在愚园路上创建了当时全国最早的私人博物馆;1991年,他在兴国路上建立了著名的四海壶具博物馆; 此后,他在嘉定区建立了“百佛园”,将四海壶具博物馆迁至其中。20多年来,许四海累计在这座占地48亩的江南园林中投资2.5亿元,设立上海四海壶具博物馆、四海陶瓷艺术研究所、紫砂壶生产制作工场、窑场等。

  这些年,在制壶的同时,一心致力于茶文化推广的许四海,还为两大中国茶圣吴觉农和陆羽建立纪念馆。许四海用了12年时间收集吴觉农的手稿、书稿和文献,今年4月,筹备多年的“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纪念馆”在“百佛园”建成开馆;而不久之后,陆羽纪念馆也将对外开放,展出许四海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大量有关陆羽的文献资料。

  “封印”后,弘扬茶文化

  弘扬中国茶文化,需要投入大量心力,可许四海毕竟是一位制壶大师,有时做一把壶要半个月闭门谢客。在许四海看来,弘扬茶文化和制壶,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经再三权衡,他决定弃后者而全力推动前者。

  大师在全盛时期“封印”,让不少藏家扼腕痛惜,但许四海说,制壶是为少部分人所做的事,弘扬茶文化则是针对社会大众,“毕竟我今年已经70岁了,时间根本不够用”。许四海说,在“封印”之后,他会致力于两件事。其一,呼吁在国内的文科大学恢复茶文化专业,其实早在1940年,吴觉农就在复旦大学设立了4年本科的茶叶系和两年制的茶叶专修科,培养了一大批茶文化精英。其二,呼吁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之余,建立贡茶学院。

  许四海表示,此番“封印”,并不意味着自己壶艺事业的终结。目前他已收了近100名徒弟,作为海派紫砂艺术的非遗传人,许四海表示,他将继续为紫砂艺术的传承发展倾注心力。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杨子黄圣依的离婚大戏是不是炒作?

杨子黄圣依的爱情已经分不清:这对CP是真离婚,还是假炒作。[详细]
杨子黄圣依的离婚大戏是不是炒作?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