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核心是忠于原著精神”

2017年06月24日 06:59 南方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电视剧版《白鹿原》剧照。资料图片

  日前,87版电视剧《红楼梦》30年后再聚首的活动,引发不少观众的集体怀旧。正是这部经典电视剧,让中国文学史上最有价值但也最难“啃”的“大部头”名著,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近些年,国内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步入沉寂期,影响力较大的仅有2014年的《红高粱》和2015年的《平凡的世界》。但令业内人士振奋的是,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的剧版《白鹿原》凭借大气磅礴的叙事和引人深思的剧情,在6月21日收官当晚,依然占据同时段电视收视率榜首。《白鹿原》对名著的改编有何新鲜经验?6月22日,剧版《白鹿原》在京举行专家研讨会,专家认为,该剧对文学经典魅力的彰显,或许能对今后的文学改编剧提供创作经验。

  改编??兼顾原著精神和媒介规律

  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向来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如何做到既传承原著精髓,又适应当下观众需求,这对创作者来说难度颇大。此次借《白鹿原》研讨会,不少专家就“如何改编文学经典才能赢得观众青睐”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探讨。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认为,《红楼梦》和《西游记》是电视剧“经典中的经典”,“相比之下,《白鹿原》是一部接近经典的电视剧。”之所以这样判断,李震认为是因为它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改编路线——既尊重原著,又尊重媒介。在文学名著改编影视时如何尊重原著的问题上,李震总结出“四个不能变”,包括原著的思想高度,作品的精神指向,人物的性格和整部作品的逻辑以及原著的故事结构。

  不仅如此,李震说,影视剧不能照搬原作,作为试听媒介,它的改编还应该填充观众的“想象”,把文学作品中没有写出来的内容呈现出来。《白鹿原》原著小说中只提到了“鹿子霖想让鹿兆鹏跟别人结婚”,到了荧幕上,便衍生出“鹿子霖拿着锅到学校里面,冲进去叫鹿兆鹏回家结婚”的桥段。“这样的改动尊重了媒介自身的规律,也把电视剧的娱乐功能发挥了出来。”

  “影视改编者,不能匍匐在小说家的膝前,更不是小说忠实的翻译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他亲历了《白鹿原》电影版和电视剧版的改编。他提到,所谓“忠实于原著”并非照搬没有具象化的文学叙述,而是应该忠实于原著的精神价值,在此基础上,改编者还要遵循长篇电视剧或媒介的特殊规律。

  “我们虽讲大事不虚,但审美思维和史学思维应该各司其职。用文艺表现历史,追求的是活跃在那段历史当中人物的精神情感,是心灵的历史,而不是事件的历史。”仲呈祥说。

  市场??“小众文化”改善业内生态

  筹备17年,历时7个月拍摄,400多位工作人员,4万人次的群演……电视剧《白鹿原》引发关注的除了内容,还有幕后工作人员的“工匠精神”。

  以往拍摄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导演、编剧都会“死磕”原著,尽力去理解原著内涵。开拍87版《红楼梦》之前,导演王扶林光研读原著就花了一年。近几年,影视圈不断爆出替身演戏、抠图特效等传闻,这让现场专家齐齐呼吁:影视创作者“精工细作”的心态亟须回归。

  电视剧《白鹿原》开播后,从一开始的“叫好不叫座”到后来出现收视“逆袭”,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巡视员李树声说,身处“快餐文化”时代,《白鹿原》更接近于“小众文化”,而它的“突围”值得欣慰,“照当前我们电视剧的生态,正需要这种文化含量高、有思想内涵的电视剧。”

  《白鹿原》剧中不乏90后的年轻演员,他们的敬业和表演让不少观众“点赞”。第二十届上海电影节上,“小鲜肉不敬业”的现象又成为众矢之的。

  对此,《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说,“‘小鲜肉’本身没有错,之所以被炮轰,因为有些年轻演员不了解生活,也没有用心揣摩人物,业界要注意这个现象。”他建议,可以考虑将《白鹿原》作为表演教材,老中青三代演员的表演都值得分析、研究。

  反思??借地域特色彰显文化多元

  陈忠实长子陈海力从小在原著中描写的那片“原子”生活,这部电视剧高度还原了他记忆里的场景。剧中的一砖一瓦,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让他觉得非常自然、亲切与真实,“我父亲曾经说过,在《白鹿原》所有的改编作品中,他最期待的是剧版,时隔二十多年,这部剧能够上映,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外界总结了很多《白鹿原》的成功要素,但在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看来,其中有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地域文化的自觉追求。在这方面,编剧申捷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只有对地域文化抱有尊重,才会深入生活、敬畏经典,“从整体上看,这部电视剧地域文化的味道非常浓烈,要想了解上世纪陕西关中的风貌,这部电视剧可以作为参照。”张阿利说。

  其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就出现了“京味”、“海派”、“岭南派”等不同类型风格的电视剧,足见中国地方文化的丰富和多元。近十多年来,为了“南北通吃”,尽可能占有全国观众和市场,中国的影视创作者都在有意识地消除地域性,努力“去文化性”。张阿利认为,影视工作者都应该反思这一现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是要附着在土地、文化和人民身上的。好的作品,不管是四大名著还是后来的一系列经典文学作品,它们都有很浓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刘长欣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娱乐看点+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