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境界在古意,但不曲高和寡

2017年09月20日 01:20 新闻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如实之夜”袁莎古筝音乐会现场9月15日晚,光明“如实之夜”袁莎古筝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上演,随着琴音铮淙悠扬,现场听众们感受穿越古今的时空幻想,享受如实般的纯净之赏。

  音乐会由袁莎及筝乐团成员孙金阳、白洋、张钰博、岑佳蔚、黄伟杰、孙雅姝等共同演奏,并有演诵艺术家胡乐民、青年笛箫演奏家艾鸿波、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打击乐演奏家吴昊、中央音乐学院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正宸等助阵。演出后,袁莎解读了古筝曲目背后的故事。

  多样融合雅俗共赏

  当晚演出以充满民族曲调特色的筝重奏《彝族舞曲》作为开篇,袁莎解释道:“事实上,这原是琵琶演奏曲,而其中旋律特别经典,流行歌曲《九十九朵玫瑰》 的旋律就和这首曲相似。民族和流行的结合,也能让很多学习者感兴趣,在初期更易于投入到学习中。”

  袁莎力求表现古筝不同的气质和魅力。现代作品《风之猎》是全男团的演出阵势,在筝乐团孙金阳、张钰博、黄伟杰与打击乐吴昊的演绎下,一派狂风猎猎,马嘶弩张的狩猎场面,使人身临其境。“这首曲子是为几位男乐手量身定做的,打破了以往古筝的阴柔之美,观众在欣赏惊人的专业技巧之外,领略古筝的阳刚之气。”

  “古筝弹奏是讲究意境的,但不能曲高和寡,所以我们在保留原有古意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活泼生动的创新元素,让更多人走进这样的意境中。”她和岑佳蔚、艾鸿波带来了独具创意的民族器乐和吉他合奏曲《长相思》,这是袁莎运用古代歌曲音调改编的旋律,编配上选择了筝与萧、吉他的对话与融合。

  在《瑶族诗画》之后,一曲《战台风》 展现了袁莎古筝琴技的极大张力,这也是她为上海观众特地挑选的曲目。此曲由王昌元创作于1965年,当时王昌元还是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在演出前,特地问了上海本地学习者的选曲意见,这首《战台风》是他们极为感兴趣的。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古筝复兴阶段的巅峰之作,我们向经典致敬。”

  用音乐回归慢生活

  下半场白洋带来了一首高难度技巧的古筝新作品《大漠行》,结合阿拉伯鼓,将丝路音乐与中国传统筝乐相互交融。随后,袁莎携特邀嘉宾、演诵艺术家胡乐民登场,古筝弹奏和诗朗诵的结合,让现场观众感受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多元的艺术表达。说起和诗歌的结合,袁莎表示其内核在于古代音乐和文本在同一时代下的呼应和融合,从春秋战国的《高山流水》到东汉的《孔雀东南飞》、唐代的《春江花月夜》、南宋的《钗头凤》《满江红》 ……流淌出泱泱大国隽永唯美的古筝史。

  音乐会临近尾声,《月亮月光光》再度响起,在上海保利大剧院童声合唱团的童声伴唱下,古筝的韵味与童谣巧妙融合,旋律优美柔和,宁静清新,充满诗意。这首曲目不仅在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上大放异彩,也为当晚的演出画上完美句号,回忆起这场文艺演出,袁莎透露,通过和音乐总设计关峡和作曲家郑阳多次探讨,将闽南童谣《月亮月光光》和《渔舟唱晚》进行深度融合并创新,既丰富了乐曲的精神内涵,也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袁莎留意到现在有不少人有古筝学习的意向和爱好,她认为古筝也是打开雅文化、雅生活的一把钥匙,“通过学习古筝,发现诗歌的魅力,加上茶道、插花,是一种轻松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净化心灵,让人回归安静、缓慢、舒适的方式。”

  伴随纯净悠然的琴音,听众们享受了一场身心共享的国乐之旅,这也正是上海酸奶节“美味、健康、快乐”的理念所在。作为2017年上海旅游节的全新商旅结合项目,在“光明‘如实之夜’袁莎古筝音乐会”之后,将有更多精彩纷呈的活动接踵而至,为申城市民带来多维度的美食享受与艺术体验。

标签: 古筝袁莎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娱乐看点+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