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去杨超的页面 >个人经历
杨超,1974年1月6日生于河南省信阳市。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为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导演;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影视导演专业教研室主任。
杨超,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创作本科,从1996年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主要导演作品有:《待避》、《旅程》、《雨来》、《长江图》等,其中《待避》获得第5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基石奖,台北电影节国际学生电影银狮奖;《旅程》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特别奖;《长江图》入围了五大创投——戛纳电影节Atelier,鹿特丹电影节HBF,香港国际电影节HAF,台湾金马影展,法国南方基金——并获得鹿特丹HBF,金马创投和南方基金的资助。成片也顺利入围2016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而后也入围了包括香港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韩国富川国际幻想电影节等。
创作之余,杨超也涉足写作领域,《压力下的戛纳标准》发表于《南方周末》,《悲歌时代——陈凯歌影片创作的关键词》发表于《新电影》创刊号,《凝视世界,雕刻时光》发表于《北京青年报》,《交流的神话》发表于杂文集《杂碎》,《合流者——面对全球化与好莱坞霸权的中国艺术电影》发表于加拿大电影刊物《24 imagines》。
2004年,杨超开始在中国戏曲学院影视导演专业讲授《视听语言》和《导演创作》。在他主持下,国戏影导专业迅速崛起为国内高等影视教育的重镇。2008年以来,国戏影导毕业生不断入围国内外影展并获奖。
2012年,杨超监制了其学生杨明明的独立电影作品《女导演》,该片获得2012北京独立影展评委会推荐奖,2012杭州青年影展“亚洲之光”观众奖,2012中国独立影展年度剧情短片十佳,入围2012深圳国际艺术节,入围2013香港独立媒体及录像比赛 ;2013年监制其学生杨文微电影作品《福地》。教学的过程,是技艺的传递,经验的分享,艺术的传承。
于杨超而言,电影导演的职业生涯,给他带来最多的是快乐。《旅程》拍完后的2004年春节,杨超在河南老家过年,那里也是《旅程》的外景地。大年初四,他一个人离开城市,来到了灵山公路上,旅程的一个镜头的拍摄场地。加上看景和拍摄,这是他第八次来到这里。
那是一个有太阳的冬日,中原的寒风吹面,阳光却带来暖意,他独自走在寂静的公路上,没有人,也没有车来车往,只有远处山坳里的村庄不时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十分轻易地,他找到了那个镜头的机位。
那个时候,他感受到一个电影导演的最隐秘的快乐。
“站在我的机位上,我感觉到我曾经拍摄的这片空间,是属于我的。道路的延伸,山丘起伏的曲线,树木在风中的形状,远近房屋的透视距离,都像我自己的房间里的陈设那样,熟悉而且亲切。我感觉到我同时拥有了空间与时间,我拥有了无限的回忆,我拥有了自己的王国。是的,没有人像我这样凝神观察过这条道路,没有人以我那样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呈现过这个空间。我虽然不是这道路山川的创造者,但是通过深深地凝视和思考,我已经领悟到造物的其中一种,美妙的韵律。
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内在的乐趣。一个电影导演的乐趣,就是以一种深刻的个人风格,摄取一个空间的灵魂,把它烙印在胶片上。这样,导演就成为一个最微不足道的,小小的创造者,同时证明了自己在时间中的存在。”——杨超
2016年2月11日,继两次入围戛纳后,最新作品《长江图》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杨超携剧组出席了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开幕式。
教育经历
1980——1985信阳铁路第一小学
1985——1988信阳市第七中学
1988——1991信阳高级中学
1991——1993信阳高级中学(重读)
1993——1997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创作本科,毕业被授予文学(电影)学士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