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元清
生日:1998年1月1日
出生地:北京
星座:摩羯座
院校:中央戏剧学院
代表作:电影《秘果》
《我是你妈》
闫妮在圈子里是有名的大大咧咧,女儿邹元清也是,但她说其实自己的性格跟妈妈正好相反,妈妈是纯感性的,自己很理性。“比如需要做选择的时候,她会很犹豫,摇摆不定,我就会很坚定地选择一个。”
作为“星二代”,邹元清从小就能感受到这个身份带来的一些不同,“虽然我从不会主动跟别人说我妈是谁,但是大家都是很快就知道了。身为星二代出道,肯定是有很多优势,妈妈受到关注,我也会受到关注,这是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享受不到的。我很感激,但是我坚信机会还是需要自己把握,所以我也会努力变得更好。”
看《绯闻女孩》,想出国读书
影视作品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从小喜欢美剧的邹元清在看了《绯闻女孩》之后,特别向往美国的生活。于是初中毕业后,她打算去美国读高中,“当时全家人都不太同意,但是我还是很坚定地要去。其实到了美国会发现高中生活也不是那样的,但是我也很庆幸选择出国上学。”邹元清在洛杉矶读书,“就是一个大村庄,不但跟《绯闻女孩》里面的差距很大,其实跟我在北京的生活差距也很大。刚开始语言、环境都不太适应。”
刚去美国时是姨妈陪着邹元清,“刚到那边,我自己默默地想,如果哪天姨妈走了,我会不会很崩溃,因为完全没有朋友和亲人。结果我才知道,我姨妈走之前就已经给自己办了一个旅游,我们到了一星期后,她觉得我安顿好了,就自己去旅游了。我一个人在那住了两天之后,发现我很习惯,并没有很想她回来!”
在美国全靠电影相伴
因为从小父母工作就很忙,一直以来,邹元清生活就很独立,所以在美国的高中生活,并没有让她感到预想中的不适应。“我很庆幸我有这段出国求学的经历,首先语言问题解决了,现在英语这么普及,多学一门语言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就是我的性格受到那边环境的影响,我出国以前不是现在这样的,小时候特别内向,见到人就躲起来不敢说话,见到生人就哭那种。而且在那边遇到困难都是一个人解决,自己变得更坚强、更独立。”
独自在美国经历了高中生活的邹元清,其实一直到高中毕业也没有想好自己未来是不是想做演员,“但是我很喜欢电影,从小我妈也会给我推荐一些电影看,而且可以说在美国一直陪伴我的就是电影和电视剧。我很喜欢那种每次看完一部电影,就收获一些东西的感觉,很想做跟这个相关的事情,但是我其实当时也没有想好到底是做什么具体职业。”高中毕业后,邹元清就觉得要回国读大学了,“因为我家里人都出不了国(都是军人),我要是继续留在美国读大学,至少要再留7-8年,我不想让爷爷奶奶一直等着,一年见一回。反正我以后都是要回国发展的,那就不如大学就回来,还能陪着他们。”
为家人回国,考中戏很煎熬
和妈妈商量之后,邹元清就决定回国报考艺术院校。“考中戏,是因为我其实还是想能四处走走,中戏正好有一个班是英国班,两年在国内,两年去英国学习,其实考中戏的原因就这么简单。”虽然妈妈是著名的影视演员,但是其实在考学之前,邹元清完全没有接触过关于表演的东西,“所以上考前培训班时还是挺痛苦的,是一种煎熬。但是这种训练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最后考试的时候还是挺顺利的。”
邹元清说,妈妈作为演员,反而艺考期间没有给太多实质性的帮助,“艺考培训班都是住校,也没有时间见面,而且我觉得她也不太懂应试的东西,我也不太喜欢去问她,平时遇到困难已经习惯自己解决了,不太会去问别人。”从上考前培训班到真的考入中戏,这个过程中,邹元清开始慢慢喜欢上表演的感觉,“以前都没有拍过戏,现在真正拍过了,站到摄像机前面,导演说‘开始’那个时候,我就突然觉得特别兴奋,特别激动。拍戏其实很累,晚上收工很晚,早上又起得很早,但是一到现场,我就像打了鸡血。”
跟妈妈合作后,开始崇拜她
如今刚上大一的邹元清从没想过,自己真正拍戏的处女作就是一部电影。“大一刚上学,有个制作方的姐姐给我打电话说见一面,当时我都不知道是让我去试镜。那天晚上下了课已经9点多了,到约定的地方已经快11点了,那个姐姐说让我见一下雪漫姐,总之整个过程很蒙。然后雪漫姐说,有个戏,你明天来试个镜吧。”于是那一宿,邹元清完全没时间睡觉,看了《秘果》的剧本,又翻了原著,还看了《左耳》的电影,第二天很匆忙地去试了镜。“当时也没想很多,我觉得别人找我,就应该积极地去参与,这个态度还是很重要的。这其实也是我的第一次试镜,第一次站在摄影机前面,还是挺紧张的,我也没想过我后来就能被选中。”
很快,邹元清又接拍了人生的第二部电影,而这一次她和妈妈闫妮在戏中就饰演一对母女。“当时接这个戏,是觉得很喜欢这个角色,也没想过跟我妈演对手戏会怎么样,就去拍了。我跟我妈的对手戏是最后拍的,上来都是先拍的我跟别人的戏,等我真的跟我妈一起拍的时候,就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很奇怪,以前就算看过她拍戏,但是都是在旁边看着,等真正合作了之后,内心还是挺崇拜她的。我不会跟她说的,但是这是我最真实的感觉。因为我也是刚进这一行,等自己做过,才知道如何用专业的角度去判断。”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坤玉
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