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沁鑫版是平民的视角林兆华版是贵族化的 如果说“英雄”是2002年最炙手可热的文化语汇,2003年则非“赵氏孤儿”莫属。除进京演出的豫剧以及筹备之中的河北梆子外,北京人艺的老牌“大导”林兆华和国家话剧院的新锐女导演田沁鑫的两版《赵氏孤儿》可谓热点中的亮点。昨晚,这场迟来的碰撞将“首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带入了尾声中的高潮。
虽然国话版《赵氏孤儿》昨晚是首次与京城观众谋面,但此时距离人艺版首演已经过了半年,由于战线拉得过长,此前有关两剧的导演风格、演员阵容以及舞美构思已经林林总总说得足够多了,而观众的兴奋点则集中在了两剧中对三个主要人物的不同解读以及结尾的处理方式。
以下是田沁鑫对剧中三个主要人物的导演阐述:
孤儿: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有一个父亲,一个义父,在两个父亲的教育下,他胡乱地长大了,但在16岁这天,他得知自己的父亲不是自己的亲爹,养育自己的义父是杀他亲生父亲的仇人,双重混乱使他思绪迷茫,饱含悲郁之情。
屠岸贾:原本一介草民,随王征战,混得官爵,是社会混乱中的得意之人,得势之辈,深知混乱之中必有机可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现实主义者。
程婴:行走在街市的草药医师,闲情逸致,闲闲散散。直至命运随赵家孤儿而陡转,后面是悲苦伤情、痛楚无量,在需要他付出诚信,弘扬天道时,他义无返顾。
而人艺版编剧金海曙是这样解读剧中三个主要人物的:
孤儿:过去不管发生什么事,放在一个孩子身上都是不公平的。此外,在他看不见的父亲与祖父以及义父之间要作出一个选择其实是很难的,因此孩子是无辜的。
屠岸贾:这个人物在元杂剧中是一个奸臣,但那是当时作者赋予他的特定含义,以忠奸观念来划分人和事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给这个人物加了段复仇的前史,而在他心中,个人恩仇是必须了断的,因此他要抓住机会利用一切可能性向赵盾复仇。但他仍然是失败者,是一个悲剧人物。
程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他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旦遭遇挫折,他的价值观便完全崩溃了。
在北京的戏剧观众中,有幸目睹了两个版本的人并不多,陶小姐便是其中之一,她显然对国话版本更加情有独钟,“这个版本的结尾更加震撼,演员的表演也很有力度,倪大宏最为突出。另外,演员的谢幕方式也很特别,给人一种曲终人不散的感觉。”而一位年龄稍长的观众更是这样概括两个版本的异同,林兆华的戏剧是贵族化的,而田沁鑫则是平民的视角。
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郭佳 崔峻 卢北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