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窗魅影之头轮好戏
仍在热播中的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依旧大受观众欢迎,为粤港联军的电影版《外来媳妇本地郎》造足了声势,不过也大大提高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幸好,打着“南方第一部贺岁喜剧”旗号的电影版终究不负众望,赢得满堂笑声。
电影《外来媳妇本地郎》虽然沿袭了电视版人物的性格与精神,不过在故事情节与笑料上另开炉灶了。影片讲述居住在西关的康家突获“飞来横财”,遂引起分家产之争,一家之主康婶(沈殿霞饰)有令———能获得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其中一份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已结婚的不准离婚;二、未结婚的不准娶外地媳妇……影片入题很干脆利落,以突然“地陷”的恐怖片形式迅速拉开序幕,随后一个个广式笑弹的绽放,乐得大伙前仰后翻,在欢笑声中顺利完成了“真情胜过金钱”、“家和万事兴”的浅显故事主旨。
通观全片,给人印象深刻的搞笑场景、桥段不少,除了戏仿《英雄》中残剑飞雪比剑场景、《无间道》中敲打摩斯密码桥段外,像大儿子、三儿子分别带女友见家长的两段戏;老二夫妇为不交钱打的而故意争吵;康家大小一早起来争厕所;康伯曾志伟向孙子问问题而被索要钱;沈殿霞在街头表演胸口碎大石;曾志伟带全家去踢馆等等都让人乐不可支。具体而言,笑料无疑更多地集中在堪称经典的对白台词上,并在此凸现了粤语文化的特色。南北语言、文化的差异———在片中“本地郎”一口“煲冬瓜”式的国语;“外来媳妇”满嘴半像半不像的粤语,诸如曾志伟等“本地郎”把“大边”说成“大便”、“表彰”说成“嫖娼”、“啤酒”说成“别走”、“说”说成“傻”等,而香兰等“外来媳妇”则把“伙计”说成“火鸡”、“昌记水饺”说成“娼妓睡觉”……由此造成“音近意远”而导致的种种误会、笑话让人捧腹不已。
至于表演,无论是有着二十多年喜剧表演经验的曾志伟、沈殿霞还是郭昶等电视剧大部分原班人马都表演得相当自然、配合默契,一些即兴发挥也很有生活化喜剧效果,这些与这部情景生活喜剧的风格很吻合。不过老戏骨的出彩演绎倒显得余文乐、蒋怡等青春偶像们的稚嫩了。
或许该片的表现手法有点陈旧、结尾有点拖沓,也不如北方冯氏贺岁片《手机》来得深刻,但这部“得啖笑”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以其贴近市民生活心声、洋溢着浓郁的岭南风情及其喜庆热闹气氛还是很讨南方观众的欢心,适合拖家带口进影院共享欢笑。(谢世明)
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