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应努力成为作者
――读麦家的小说《暗算》
马口鱼
麦家的长篇新作《暗算》和之前的成名作品《解密》都是罕见的小说。两部小说是同一血缘的产物,不同的是,麦家的小说技艺在《暗算》中自觉地进步了。事实上,《解密》已是足够的好,百尺竿头要再进一步是非常困难的,麦家却做到了。由此,表明他可以超越现时代小说家的困境。
现时代的小说家的困境是全方位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百多年来的文学发展并没有从整体上促进中国小说真正地成年造成的,太多的垃圾作品占据了文学史,误导了大多数写小说的人,使他们不思进取,以低标准衡量作品的价值,后果是许多极其幼稚的作品也能赢得掌声。关键是,多数人满足于这种无知的掌声,更多的人还在用心追求这种无知的掌声。好在麦家是个自觉者,还是个反抗者,他有足够的才华保证他不与这些写作白痴为伍,他奋力开拓小说的关注范围,提升小说的成熟程度,可谓用心良苦。中国小说必须多几个麦家来一起努力,才有机会真正成年,才有可能产生更多的真正站得住脚的成熟的作品。
我们可以简单地来做个游戏,比如我们将当代小说家按“读者作家”和“作者作家”两个假设的概念来归类,中国小说的成熟程度就可一目了然。很显然,大多数小说家是读者作家。在此,并不是说他们刻意迎合读者,而是说他们自己也仅仅是个读者,他们写的东西是从他们阅读的外国作品中模仿而来的。更奇怪的是,几近无限的文学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竟然都集中在少数的几位外国作家的影响之下,如此“步调一致”的选择,只表明作家的不成熟和无能。与此相对的,当然是作者作家,也就是真正致力于创造的作家。而这样的作家现在太少了,所以当代小说垃圾太多。
毫无疑问,读者作家中也有人能蜕变成作者作家,即超越自我也超越时代局限。要求现时代的作家完全摆脱阅读的负面影响是不可能的,麦家也不例外。可以说,《解密》的前两三万字,充满了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似的陈词滥调,但到后面,麦家改变了叙事策略,尊重故事本身的节奏,反而游刃有余,达到小说应有的效果。这是个明确的文学事件,写作本身即意味着写作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前进,是成长,是麦家在完成一个从读者作家变成作者作家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当完成,就不会倒退,我们现在读到的《暗算》,明显的比《解密》更精彩,更完美,可以说,是完全成熟的作品。我以为,一个作家都应该像麦家这样努力地去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作者,而不仅仅是个变态的阅读者。《暗算》这样精彩的小说的出现,还提示了文学发展历程的一个新的后果:就像当代人渴望去旅游探险一样,当代读者也渴望在偏远选题中获得阅读的快感。《暗算》刻画的世界正可以满足这种要求。毫无疑问,继麦家之后,将有更多未曾有人表现过的偏远选题将涌现出来。人性的多样性才有可能促成小说多样性,中国小说才有可能走出困境。我确信,《暗算》将成为今年最好的小说之一,出版商可以在定价下面等着可喜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