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对《十面埋伏》的尖锐批评,与它规模空前运动般的商业炒作,一前一后,遥相呼应如一场电影行为艺术。原以为面对如此猛烈的炮火,出品方从战略上会采取收缩态势,等票房过亿会再理直气壮杀个回马枪,但没想到张艺谋班底最爱说话的张伟平还是表态了,话软了几分,但自负依旧,认为《十面埋伏》票房才是硬道理,认为媒体批评对中国电影建设有害。其实,不自觉中,张伟平正是在错误时间为《十面埋伏》设定了错误的假想敌——媒体。
客观而言,张伟平非常清楚媒体的利用价值,否则就不会有《十面埋伏》如此宏大的炒作方案出台。只不过,长期处于媒体追捧中,张艺谋班底开始不能免俗地渐渐膨胀和霸道起来,而忽视了媒体的真正的力量与价值恰恰在于它的监督与批判功能而不是鼓吹和共谋。事实上,在这场关于《十面埋伏》的全面批评中,我们恰恰看到许多媒体正在找回渐渐流失的文化责任感。
从媒体一开始介入《十面埋伏》轰轰烈烈的宣传到突然掉转枪口,这种转变肯定让出品方很不适应,但这正好反映出媒体的独立精神和新闻原则是不可能被外人真正左右的,如果《十面埋伏》票房大丰收相信多数媒体一样会客观地摇旗呐喊,不知张伟平是否还会相信媒体的“善意”。
其实,从张伟平接受媒体采访来看,他自始至终认为媒体的批评是“变态”的,事实上,他忽视了一点,对于张艺谋的过高期望才是“变态”的根源,而过度的炒作,再次为“变态”提高了心理门坎,站得越高摔得越痛。多数媒体的确无法忍受张艺谋艺术上不进步,作为大师级的人物,许多人无法接受一个越商业却越没艺术感觉的老谋子。在很多人看来,张艺谋对《十面埋伏》的贡献是有限的。客观而言,如果《十面埋伏》出自一位毫无名气的导演之手,媒体的态度可能会很不一样,但新画面没有选择小导演而选择了张艺谋,就必须选择面对媒体的定力,高标准必然带来严要求。
就媒体批评来说,张伟平认为,恶意的依据之一是,外国片商非常买《十面埋伏》的账,因为他们不傻,而我们的媒体没有,这个逻辑可气又可笑,国内媒体对《十面埋伏》的艺术批评并非给它的商业价值判死刑,现实恰恰是,许多人反而想走进影院验证自己的艺术判断,对《十面埋伏》商业炒作逆反的观众,同样也会因为媒体的批评而逆反,这是一个负负得正的推理,批评对商业同样具有建设性。上周末许多影院都出现了买不到票的场面,张伟平没有理由沉不住气。
张伟平喜欢拿国外片商说事,是希望中国观众应该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参照系,但事实上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充满着主观和狭隘。对于一部武侠片的好坏,对什么是侠的理解,难道中国人还不如外国人有发言权?张伟平喜欢把《十面埋伏》泛化为中国电影事业,媒体批评《十面埋伏》就是打击中国电影的信心。好!即便按他最喜欢的思路,套用西方逻辑,美国媒体可以批评布什政府的伊战政策,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明美国媒体是不爱国的,是比高科技战争还具有破坏性,是别有用心的。对于《十面埋伏》的批评,我们恰恰看到了一批对中国电影有自尊心的媒体从业者,他们最清楚,中国电影业的成败远没那么简单,运动式的鼓噪并非真正解决之道,中国人已吃够了过分狂热的苦头。
如果真按张伟平所言,新画面肩挑中国电影的道义,不妨从《十面埋伏》的高额利润中拿丁点钱出来,成立一个“张艺谋”或“新画面”中国电影基金,鼓励鼓励那些没有名气只剩干劲儿的年轻导演为中国电影做点事儿,否则全按《十面埋伏》的游戏规则,他们恐怕真的难有出头之日。果真如此,《十面埋伏》才真正为中国电影埋伏下了希望。到时,相信新画面听到的一定是媒体的全面掌声。媒体不是《十面埋伏》的敌人,更不是中国电影的敌人。吴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