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保利华亿官方网站专题 >正文
徐静蕾对得起2000万投资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16:19 传媒时代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在最新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徐静蕾默默地灌注着激情,不是处女作胜似处女作。谁敢说一部近2000万投资的作品会是导演不负责任的一次涂鸦?我们因此对它充满好奇。徐静蕾从未开口说《来信》,姑妄猜想是低调,直到前不久拍完了四分之三,她坦言信心重来,我们更有理由期待这部或许本该成为处女作的作品,何况还有姜文,李屏宾。

中医治疗湿疹、荨麻疹 港台明星流行隆胸吸脂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同方4999元超线程电脑

  日前,徐静蕾首次全方位解密影片拍摄初衷、现场表演以及执导的艰辛,满足了我们对影片开拍以来热切的关注。

  《来信》才是我正式的第一部作品

  记者:一般“处女作”大都是拍自己的经历,《我和爸爸》是你自己的经历吗?

  徐静蕾(以下简称“徐”):不是,跟我自己的家庭经历没有关系,但有很多我接触的周围人的经历。我跟别人之间有一些类似的东西,只不过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现在我还不敢拍一个完全可说是我自己的东西。那天摄影师跟我聊天,也说到“处女作”一般拍自己的经历,但我觉得不是要还原自己的生活,要是完全还原,我会很不理性,会陷入自我膨胀,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创作态度。也许到70岁,我才会拍我的经历和我的感受。我认为拍东西要能拍进去,也要能跳出来,如果跳不出来,我觉得会成神经病的,没法拍。创作必须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所以目前可能我不会拍自己的经历,几十年之后可能会。

  记者:现在你看第一部作品,会有很多遗憾的东西吗?

  徐:现在回看起来,我觉得第一部作品最大的优点在于我是关注普通人的,而不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看。一些作品虽然是写普通人,但是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看,我特别反感,这实际上是在愚弄普通人。

  我第一部作品的优点就在于用普通人的心态去讲这个故事。问题在于我对电影这东西过于敬畏,对一些自己不懂的东西绝对不敢使用,比如在镜头运用上,我被技术上的东西完全压倒了。(就是说你觉得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受到局限)对,比如在处理一些镜头时,由于不敢肯定这样拍能不能接上,这就限制了自己的发挥。

  拍摄《来信》时,压住我的这些东西基本上没有了,拍完《来信》后,这些东西可以说“完全没有了”,我开始把心思放在现场找灵感或者其他方面上,所以说《来信》才是我正式的第一部作品,《爸爸》是我带着对电影过分的敬畏拍出来的,当时脑子里面想着很多不必要考虑的东西。

  相信这片子对得起2000万投资

  记者:拍《来信》是在《我和爸爸》放映之后萌生的想法吗?当时听说你要拍一部战争片。

  徐:是在放映之后。那时我确实有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想拍,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犹豫着要不要拍,但当我看到《来信》这部小说,就决定拍它了。

  记者:这部片子听说投资2000多万,是相当大的投资,自己是否感到很大压力?

  徐:将近2000万,在拍之前有很大压力,但现在不觉得有压力了。我第一次拍片是自己掏钱,就是因为承担不了那种压力;但随着现在片子快拍完了,觉得越来越有信心,并不是说我相信票房会如何如何好,而是因为我相信这会是一个比较好的作品。

  原本说定的投资额是1600万,现在到了2000万,我觉得这是一件比较有商业价值的故事,听名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会想知道这个女人到底是怎样的人。我刚开始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基本上是从头哭到尾,很感动。因为觉得它有那么多商业元素,所以敢用那么大的投资。

  对比之下,我觉得《我和爸爸》没有那么多商业元素,是比较个人的电影,所以我不会找别人投资,会为自己做这件事情。《来信》虽然不像那些打斗的、武侠的电影,但是它有普遍情感,老少皆宜,故事本身可以跨越国界、跨越年龄。我把故事背景改成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可看性又增加了,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拍得太多了,但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近年来在电影上很少人拍过。这个剧本可以承担这么大的制作,是因为它有商业基础,如果是《我和爸爸》就不行,要是用2000万去拍《爸爸》,那就真的有病了。

  记者:说说这次的表演吧,自导自演谁来监控自己的表演呢?

  徐:录下来用监视器回放,自己看。演戏对我来说,尤其是演爱情戏,是特别痛苦的事,因为我什么爱情故事都演过了。我跟我的副导演说,我怎么看我自己那么别扭呀,我感觉自己每一个表情都在跟以前重复,我看到自己的样子特别生气,不能面对自己;自导自演有一个好处,就是自己可以演很多遍,衡量哪些方面多一点,哪里又少一点。如果说导戏是迈了第一个台阶,演戏我觉得是需要迈第二个台阶了。导戏的台阶可以把我以往积累的东西和盘托出,但是演戏这第二个台阶更难迈,因为我有太多习惯的东西,很难打破,这回尽我所能作出了一些突破,在我看来还可以。从人物出发去找一些新的东西,从分寸感上去拿捏。

  想拍一个特别纯粹的爱情故事

  记者:你觉得《来信》真正代表你的水准吗?

  徐:我觉得还可以。

  记者:你觉得拍摄起来,《来信》和《爸爸》哪部难度比较大?

  徐:《来信》难度非常大,有很多群众的场面,有小孩的戏,小孩子没办法跟她讲戏。演我小时候的那个女孩,她从来没演过戏。加上我刚才说的场景问题,管理这么大的一个剧组,有很多问题,都比上一部困难好多倍。

  记者:这个题材要是作为你第一部作品,你可能不敢拍?

  徐:对,我不敢拍。或者我也敢拍。第一部拍一个小题材,第二部拍这个小说,都不是设计好的,也许我刚开始就碰到了《来信》这部小说就拍了,但事实不是这样,事实是我一开始就碰上了《爸爸》,就拍了。这是不能回头讲的。

  记者:你看了这个故事特别感动,所以就打算拍成电影,这部小说有多打动你?

  徐:刚上大学的时候,看了这个作家好几篇作品,当时我看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男主角特别不是东西,是一个负心汉,女主角对他这么痴情,他怎么能对人家这样。再看的时候,反而觉得这个女人其实活得很充实,倒是男的特别可怜。书中的女主角虽然有很多痛苦的经历,但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充满激情,比如为了见男主角而特地到北平读书,后来又为他生了个孩子。而这个男的原本觉得自己活了一辈子活得挺美的,以为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女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当他后来收到这么一封写得无比真挚的信,对自己的人生特别怀疑——这正是他的可怜之处。要是我收到这样一封信,我也会回想自己之前的那些日子到底是活了还是没活,我会怀疑是否了解自己。大学时我带着道德批判去看这个故事,而现在我觉得这是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因为它是雅俗共赏的,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这个男的特别可怜,而这个女的呢,最后她儿子死了,她失去了生存的希望,但她并不悲哀。我不像当初那样同情她,因为我们现在知道,即便是能和对方在一起了,又能怎样?慢慢会变得不好,还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处境。我反而觉得她的一生是特别充实的。

  前后看这个小说的不同感受,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拍的故事。有的人说这个女的为了一个男的,“值不值得?”我恰恰要说,这没什么“值得”和“不值得”,拍这个故事,就是要纠正这样的想法,表达我的理解和想法。有人说那个时候的作家,都受到歌德的一句话影响,“我爱你和你没关系”,爱一个人是自由的,付出如果求回报,那就是一场交易了。故事里面的爱情很纯粹,恰恰符合我想拍一个特别纯粹的爱情故事的愿望。我发现拍电影有点像买房子,如果反复琢磨要不要拍,就变得不想拍了,要是看完当下就决定要拍,就能拍下来。

  我肯定这部影片会令观众感动

  记者:能否谈谈把《来信》小说改编成剧本的时候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了修改?

  徐:最早想改成一个现代题材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直讲到90年代,后来每次改到1/3的时候就觉得改不下去,感觉如果加了很多现实题材的东西就会损害原著的完整性。比如说女主角后来变成了妓女,如果把故事背景放到现在就没法拍,而且我希望拍一个比较单纯的爱情故事,不想加进太多时代背景,那样会出现道德评判。后来就改成一个跟原著差不多的时代背景,结果一改就特别顺利。

  记者:我看这部小说的时候,想到改编的最大难度应该是如何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变成影像,你觉得难吗?

  徐:这部小说无数人看过,大家心里都会觉得这部片子难拍。我写剧本的时候没有压力,只是试试看。

  记者:当时改完之后,能确信改得满意吗?

  徐:不能确信。这次拍片是边拍边剪,不像上次拍完再剪。当我拍到1/4的时候很不自信,我觉得有太多重复的等待,很多重复的东西。在小说里用文字表达,有很多变化,但变成镜头之后担心会不会单调;但当我拍到1/3,我就特别自信。我觉得还不错,这次对我帮助特别大的是摄影师,我觉得他给片子加了分,非常好。

  记者:在改编后的故事里,那个女人爱那个男人,原因也是不那么明确的吗?就是因为爱?

  徐:我自己觉得非常明确。至少我相信没有不明确的,目前从已经成型的影像上不会有怀疑。

  记者:你对小说的理解,现在是否完全表现在电影里面?

  徐:见仁见智吧,比如这本小说,它没有变,可是我变了,我看的感受不同了。我认为我从影像上传达我的感受,至于别人接收多少,我是无法控制的。比如个人经历不同,就会理解到不同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在感情上受过伤害,就会特别痛恨这个男的,有的人可能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就会看到另一些东西。

  记者:你能肯定这部影片会令观众感动吗?

  徐:我觉得自己拍了一个挺诗意的东西,跟我拍《我和爸爸》的时候感觉不同。我对《爸爸》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觉得拍摄时有些东西处理得太简单了,没有帮助演员,也没有通过影像去帮助情绪,而看《来信》的毛片时有很多场景感动我。我是一个比较冷静、比较理性的人,基本上不容易陷进自己拍的东西里面,因此,既然自己能受感动,我还是比较相信这种感觉。虽然现在觉得《来信》还是有不足,但我觉得可以在将来的剪接上进行调整。对这部片子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文/谢晓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免费mp3 明星美图 
 赵薇 鹏菲恋 好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