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孔雀》里的故事一直在生长着。在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之前或是之后,它都仍然会独自生长。这故事有它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年岁和兴衰。能把它拍成电影,是期望它能应运而生。我一直认为电影是这故事毕生的爱情,只有电影才能懂得它身上最优美的天性。但它最终的结局如何,肯定不是我个人所能成全的。
《孔雀》描述的是小城市当中某个家庭的一些事情,在描述这些事情之前,有必要
说一下《孔雀》中的城市。因为不清楚这样的小城市,是肯定不会明白《孔雀》本身的。
《孔雀》中的小城市在中国遍地都是:邯郸、自贡、蚌埠、保定、马鞍山、四平……可以列上很多名字,它们都有些千人一面。市中心有条主要街道,全部的繁华聚集于此。平日逛街,人们也最多选择它。随便哪天在这条街上都要碰到熟人。城市小,三拐两拐都能认识。市里有两三家电影院,兼演一些江湖野班的歌舞、地方戏曲。几家工厂、邮局、医院和百货商店。中小学分布在市各处,近郊有座沉默的军营。这城市肯定还有一座公园,都爱叫人民公园。里面没什么景致,可每个人小时候都在里面玩过。就这样的小城市,足够人们从事他们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生活了。多数人风平浪静在此度过一生,颐养天年。
这城市什么都有,就是少点希望和爱情,可这两样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想拥有或可以拥有的。生活最主要,那是另外两码事,是闲事。
这样的城市,在白天人群鼎盛的时候,有一种苟且偷欢的气息。夜晚或是雨雪天气,人迹稀少,城市荒芜起来,就有那种劫后余生的景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这样的小城市成长,然后离开。面对这样的城市,我总有一种无法诉说的感慨。这些小城市,就像是无数流落民间的技艺之人,在他们当中有着劳苦无常的命运的证据,不被诉说的沉寂衰败的时光……
读过《孔雀》剧本的人们各自都有他们动人的再创造,甚至精彩过剧本。可能只有一点需要自我解释,关于《孔雀》的片名。之所以叫这样一个名字,缘于我自身对于人与人生的看法。我觉得人与人生都具有强烈的“观赏性”。而观赏性我们经常付诸于非人类,以为山川、植物、动物这些东西才有,而忘记人与人生也具有。其实人与人之间一生都在互相观赏,某个人的喜讯与丑闻,落破与荣华,四周人尽收眼底。我们彼此都像动物园笼子里的动物,被人们观赏。我们所有的人都像孔雀,身上长满故事,一生中经历过的爱恨情仇,如同色彩各异的羽毛长满人生。孔雀这种鸟好像是动物园里最具观赏性的,人一点也不次于它们,好比《孔雀》剧本里的那三个孩子。
人生是个笼子,我们每个人都被关在里面。别人观赏我们,我们也观赏别人,同时我们也观赏自己。
看的再多,其实人生不过殊途同归。我喜欢丹麦哲学家克尔剀戈尔这么说:所有的人生都经历三个阶段,年轻的时候是审美阶段;中年的时候是伦理阶段;老年的时候都会步入宗教阶段。《孔雀》里的三个孩子代表了这三个阶段。你可以将这三个孩子看成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可以将他们看成不同的三个人——姐姐是唯美的,理想主义的;哥哥是世俗的,实用主义的;弟弟是悲观的,虚无主义的。
电影真的是一个白日梦……《孔雀》编剧 李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