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广电总局三令五申规范主持人普通话,而在四川各电台、电视台却开始了“方言”工程:《阿聪读报》、《吃在成都》、《天府食坊》、《美食成都》……仿佛一夜之间电台、电视台满耳乡音。
据调查表明,短短时间内,成都的电视台、电台拥有的方言类节目近六七个之多,占总节目比例约为1/40,而且还有上升趋势。
主持人方言播报在成都大行其道?这是否和国家相关规定相悖?成都人又怎样看主持人说方言呢?
除了请你关注本文外,如果对此话题你也有不得不说的“话”,请拨打本报热线:028-86969180,今日下午1—3点,本报记者与你有约。
A 直击方言类节目
.美食类:《天府食坊》
.方言:成都话.主持人语实录:“给大家介绍一个老店卖的泥鳅哈,那个泥鳅做得好嫩哦,一抿就烂了!尤其是红汤做的泥鳅,哎呀,又辣又香的汤汤全部都跑到泥鳅的肉里面去了,用那个汤汤来拌饭好下饭哦!”
.经济类:《经济麻辣烫》.方言:成都话、邛崃话.主持人语实录:“今天给大家烫点啥子哦?”两个主持人用四川的邛崃话播报新闻,一个主持人先声夺人:“先猜个字谜口山,叫花子进城,打一个地名”,“穷来(邛崃)口山”。
.娱乐类:《超级品位》.方言:成都话.主持人语实录:“今天天气这么凉快我们又到哪儿去耍一转呢?”“我先带你去一个特别有情调的酒吧看老电影,看完电影我们就去一个在成都卡卡角角头的老店啃兔儿脑壳!”
.新闻类:《阿聪读报》.方言:川普.主持人语实录:“深圳公安出台一个规定:未经对方同意使用手机拍照的,属偷拍,最高可给予5—15日拘留。”完全用四川话吐字,但用普通话发音。
B 受众褒贬不一
赞成:亲切,巴适
成都一胡姓先生是《天府食坊》的忠实观众,“我就喜欢川话节目,好亲切哦,就像是邻居、好朋友在给你摆龙门阵一样。而且他用四川话讲的那些东西,比如‘一抿就烂’,这个“抿”字,你拿普通话试一下呢?就不是那个味道了。”
胡姓先生的说法,代表了不少老成都喜欢川话节目的主要原因,此外,这类节目在选题上的“平民化”倾向,也让川话节目一夜之间深入人心。
反对:麻肉!太市井
川大一女老师称,她一听到方言节目就起“鸡皮疙瘩”:“麻肉!难登大雅之堂,太市井了,小家子气。”
该校另一位老师则认为,有些方言类节目一味追求“语言亲近感”,在语言使用上并不是很恰当。比如时常能听到:老子,瓜娃子(傻子),哈巴儿(傻子)等诸多粗俗的词汇,有伤风化。
中立:因节目而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以上两类“极端”型读者外,大部分受众很中立,他们认为,方言在某一个领域里能“画龙点睛”,比如目前流行的美食节目,但其他类节目,如新闻报道、娱乐节目,还是用普通话主持好一些。
C 专家:
限制数量拒绝川普
方言节目让四川受众褒贬不一,那么这是否与当今国家广电总局对主持人普通话的严格要求相抵触呢?
对此,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西部基地常务秘书长郭宏称:这不与国家规定相抵触。
他说:“虽然国家出台了主持人的相关规定,但并不是要禁止方言节目。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会保留自己的一些文化,因此两者之间并无矛盾。”他说,“比如,四川方言节目的出现使很多四川的中老年人成为节目的忠实观众。对于外地人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会遇到方言的困扰,方言节目不但可增加他们对当地语言的认可和接受,还可让他们领会到更多的方言乐趣和文化内涵。”
但是郭宏说,“方言节目要有量的限制。因为从建国以来国家就开始推广普通话,并将这个原则上升到利于民族团结的高度,因此也写入宪法。如果电视台、电台都一味地追求收听、收视率,而淡化这个原则是不妥当的。”
郭主任也建议,千万不要搞第三种语言———川普。“融入了方言词汇、语气的普通话,北方人会误解甚至不懂你的意思,而四川人听起来又会觉得别扭,不地道!”记者马丹 实习记者王晶
省外方言主持一览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开了一档另类的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采用杭州话作为播报语言,连说带比划,嬉笑怒骂,收视率居当地电视节目榜首。
.湖南经济电视台推出综艺类节目———《越策(长沙话:调侃)越开心》,以普通话为基调,中间穿插长沙方言,着力搞笑,颇受观众喜欢。
.广东电视台下属的“广东卫视”、“珠江频道”、“体育频道”、“公共频道”4个台,除了“广东卫视”里的栏目采用普通话主持外,其余3台均是粤语频道。有关人士称,在广东还是有很多观众还不能适应普通话,但是他们在朝这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