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跟读者说过有关电影业界在制作电影时经常出现的错误逻辑,今天继续跟大家说一些。
谬误(二)
“市道不好,观众入场只想嘻嘻哈哈,不想去思考太多事情,因此只会想看喜剧。
”
这个逻辑初听是合情合理的,但它却存在着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它无法解释,为何有些非喜剧类型的外语片,能在香港取得极佳的票房。不是说香港观众因为经济差,又遇上SARS,大家都只爱看喜剧的吗?
其实这谬误之所以迷惑不少创作人,是因为它的结论是基于一个真实的基础上。从来,进漆黑的电影院中看电影,心理上就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
留意过去的日子,你可以发现当经济环境欠佳,甚至政局动荡不安之时,电影业竟会奇迹般地更为蓬勃,经济萧条下的美国和抗战前夕的上海都是很好的例子。
观众入场看戏,就是期待电影世界能牵动他的情绪。在90分钟内忘记现实中的种种压力。
这种牵动,不一定只限于喜剧。一套让观众血脉沸腾,紧张主角生死的《虎胆龙威》(Die Hard)、恐怖得叫人不敢正眼注视的《午夜凶铃》(The Ring)或叫人由衷感动的《小鞋子》(The Children of Heaven),同样可以创出票房佳绩。它们都不是喜剧,也不全都是好莱坞的大制作,它们之间只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它们都能成功地牵动观众的情绪,虽然所引起的情绪各有不同。
香港不少电影制作人持有那个“观众只想看喜剧”的理论,是由于他们认定了在众多能牵动情绪的影片类型中,喜剧是较不用花钱在制作费上的电影类型,这符合了本地一向压低制作费比例的政策,不花钱在布景上,正好又符合谬误(一)的说法。
另外,喜剧对于结构完整的剧本和强烈的戏剧冲突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这亦方便港片的未有完整剧本就开拍(我指的“完整剧本”,当然不单单是那一迭印有字的纸)及边拍边改的陋习。
许多时候,由于创作喜剧时忽略了在结构上制造冲突的喜剧感,电影人容易将寄望观众发笑的笑位,全押在一些对白笑话或谐音笑话上。甚至希望用演员的挤眉弄眼或趣怪装扮来逗观众。这类方法,有时成功,但不稳定。这就如厨师煮汤面,不去研究汤底和面的烹调,只顾在完成后猛落味精,企图掩饰厨师的不足。有些客人可能会被瞒过,只是味精吃得太多,始终是不健康的。特别在那碗汤面中,没有面,没有汤,只有一大碗味精的时候。
版权声明: 本版所刊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联系转载、摘编者请致电(或发传真):020-87366515或者发送邮件到jackymail@vip.sina.com.cn。侵权举报电话:020-87366226,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