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鞠觉亮给张纪中掌控时间
40集的《幻影神针》还没有最后杀青,而另外一部40集的《李卫辞官》已经将大队人马拉进了常家大院,等待着鞠觉亮执导。从1983版《射雕英雄传》的执行导演开始,他基本拍遍了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包括《鹿鼎记》(梁朝伟、刘德华版)、《雪山飞狐》(吕良伟版)、《神雕侠侣》(刘德华版)、《江湖奇侠传》(郑少秋版)等,但在和张纪中合作时,鞠觉亮表现出静止的一面:连续执导内地版《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张纪中每拍一剧更换一个文戏导演的习惯,更是反衬
出鞠觉亮与张纪中之间的稳定性不同寻常。其中的秘诀是什么?
一秘诀:快
40集的《幻影神针》,按照3天一集的一般进度至少需要4个月,而鞠觉亮3个月就将它拿下,“这样的拍摄速度,我们早年在香港无线拍戏时就已经养成习惯。那种纯商业性的拍摄,进度要求是很严格的。”
快了怎么能够保证质量?鞠觉亮自有一番理论:拍电视剧不外乎时间和金钱,在接一部电视剧的时候,他事先会问制片方“是要求品质还是进度?给我多少时间、投入多少资金”,不同的要求自然会带来不同的拍摄方式,“拍摄前我会明确告诉各工种我需要什么样的效果,哪些场景需要加强,哪些地方需要加快,更多的时候我可能只注重重点场景的布光,而不像很多人每一场都要精雕细刻。”
“快”成为鞠觉亮拍摄武侠片的制胜法宝。在他看来,国内不少导演可以拍得很好,但不太适应商业电视剧的拍摄节奏,“张纪中拍《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我都是后来加入的,每当他觉得拍摄进度慢了的时候,就会给我打电话。
其实我的主要任务是帮他掌控时间、把进度补上。”张纪中的新剧《神雕侠侣》正在拍摄中,鞠觉亮告诉记者,张纪中刚刚给他打过电话邀请他加盟,“但这次我不会掺和了,后面紧接着还得拍《李卫辞官》。”
两目的:赚钱和署名
内地版《射雕英雄传》,观众第一次在荧屏上看到“导演鞠觉亮”的字样,对此他很是感激张纪中,“不少作品,大家看了都觉得很好,但并不知道是我导的,我心里实在不舒服。”
1995年开始鞠觉亮进军内地电视剧市场,但一直到2000年他的名字才被普通观众知道,“一开始不太重视,只想着挣点钱,那时候人生地不熟,也就不署名,现在必须要求署名权。”之所以如此,因为鞠觉亮感到条件成熟了:现在内地对港台艺人加盟是越来越放开了,他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和制片方谈了。
三字经:不成熟
几乎执导过所有金庸武侠剧的鞠觉亮,现在被誉为“中国古装武侠片第一品牌导演”。对于这个称号,他很干脆地回答:“那都是宣传的需要。”
45岁的鞠觉亮是否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了呢?他表示还没有,“我经常告诉自己还不成熟。我也希望有一天,观众一看就知道是我拍的作品。但现在还不行,能够做到的只是要认真,让大家知道鞠觉亮虽然拍得很快,但质量还是不错的。”(文/本报记者:刘江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