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首部“大片”《亡命天涯》打开中国市场(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11:18 新京报
首部“大片”《亡命天涯》打开中国市场(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10年前,我们初见“10部大片”

  今天,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手机》票房超越《指环王》”、“《十面埋伏》票房超越所有进口大片”之类的新闻,或许走在街上时,对影院橱窗里的《史酷比2》和《单刀直入》的海报视而不见,似乎自从有阳光起就是如此。而史料和日历告诉我们,10年前,曾经有一个政策艰难地出台,中国开始以分账的形式引进国外电影,从此有了“十部大片”这个
让人备感亲切的名词。10年后的今天,重新回顾那段历史,重温大片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和失落,梳理10年间引进电影的市场沉浮,观察国产电影的起落嬗变,或许可以对回答诸如“引入外国电影是开源引水还是引狼入室”、“中国电影在全球化环境中如何生存”之类的问题有所裨益。

  数字

  一份随机抽样调查显示,62%的被访者表示爱看进口大片,而选择去电影院观看大片的只有41%。

  1993年,北京上映的《英雄本色》票价6元;《霸王别姬》8元。1995年,《真实的谎言》20-30元。2004年,《指环王3》票价60-80元。

  声音

  从《亡命天涯》开始,中国电影一语成谶,亡命天涯。

  ——2002年3月《南方周末》

  中国人终于结束了“做二等观众”的历史。

  ——张建亚1996

  以前我们是与假想敌打,永远不可能赢;而现在是与真实打,就有可能赢。

  ——姜文1996

  首部“大片”《亡命天涯》诞生始末

    1994年11月中旬,由中影集团公司进口,第一部与外商采用票房分账形式发行的美国华纳公司影片《亡命天涯》在上海、天津、北京、郑州、重庆、广州等6个城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首轮放映,观众人次达139万,票房收入1127万元。

  引子:达成分账协议“大片”登陆市场

  “分账发行”,即电影者不卖断发行权,而是委托中介机构代理发行,并事先商定比例,按影片的票房收入分成,以使制片方、发行机构和放映单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在中国,老百姓习惯性地将“进口分账”影片称为“大片”,按照时任中国电影公司总经理吴孟辰的说法,“‘大片’是电影从业人员特别是新闻记者为了工作和行文的方便使用的一种代称,实际上这10部影片可以简称为‘两个基本’进口影片。对于‘两个基本’影片的选择是全球性的,没有任何地域的限制,只要能‘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基本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就在我们的选择范围之内。”

  1993年,广电部启动了中国电影机制改革的3号文件,承担影片进口业务的中影公司随即在1994年初接到了广电部电影局下达了硬性任务——每年进口10部外国影片的任务,经过数月的筹备,中影公司与美国华纳公司达成了按世界电影通用的票房分账发行方式,在中国6座城市上映该公司影片《亡命天涯》的协议。

  反对:外片占领市场国片如何生存

  中影公司接到广电部的任务之后,随即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国际惯例,提出尝试在少数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地方和影院做试点。

  中影的这一方案的出台随即遭到部分省级公司的强烈反对,2003年4月8日,部分省级公司云集天津,联合签署了一份递交给有关中央领导的《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几个问题的紧急呼吁》,就“进口影片专营权问题”、“外国影片直接进入我国电影市场的问题”以及对“10部大片”的引进发难。

  4月17日,北京市电影公司专门致函中央某部长,明确表示“让美国的影片占领我们的电影市场,用中国的票款养肥外国的片商,不利于稳定整个电影行业的军心。”

  随后北京《戏剧电影报》在《好莱坞影片大举抢滩国产片路在何方?》的文章中对“10部大片”的引进进行了连篇累牍的责难和批评,从1994年6月开始,《中国电影市场》、《文会电影时报》等也相继发表文章,形成了“10部大片”的讨论高潮。

  坚持:保证如期上映“大片”注入激情

  在发行工作受阻的情况下,海淀区电影公司主动承担了这部中国第一部“进口分账”影片在北京地区的代理发行工作。10月20日,北京电影文化主管部门下达通知,要求海淀区电影公司中止合同,由北京市公司同中影公司重签合同,11月上旬又通知北京宣传媒体停止宣传这部影片。在这种情况下,海淀区电影公司依然坚持发行,保证《亡命天涯》于11月12日如期上映。然而首轮上映只持续了7天,票房收入仅为80万元。

  1995年元旦,《亡命天涯》在北京得以复映,放映总场次为499场,总票房140万元。

  1995年1月,第二部“进口分账”影片《红番区》在两岸三地上映,其3500多万元的票房成绩终于让人们意识到,“10部大片”给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激情。(本报记者 张文伯)

  各家之言

  对于“大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这十年,身处其中的业界人士深有感触和心得。对此,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代表中国电影业界和海外电影公司的工作人员,从他们的谈话中,也许能让我们对“大片”十年的历史、发展和趋势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华夏电影公司副总经理刘树森谈“大片缩水”:“如今总体感觉是大片不大”

  从1994年引进大片开始,一度出现好莱坞大片一统电影市场的形势。但是近几年来,国产片的份额在不断上升,今年的票房总产值预计在12亿人民币,而大片只占5亿左右。几年前,5千万人民币是衡量票房好坏的一个标准,而现在一部引进片做到5千万就很难,总体感觉是“大片不大”。

  这一方面是因为内地影片、香港影片更多地进入市场所致,另一方面也有大片质量下降的问题,同时国内观众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也不会像当初那样对大片充满期待。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盗版猖獗,严重侵蚀了电影市场。好莱坞八大公司近年来对这种情况难以忍受,屡次要求提高票房的分成比例。

  这十年里,好莱坞的管理模式、制作发行方式和竞争机制也在慢慢被中国电影市场接受和消化,这是一种合理的趋势。

  哥伦比亚中国区总经理周理贤回顾十年变迁:“审查的尺度不断放宽”

  1995年,位列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的哥伦比亚率先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哥伦比亚三星国际影片发行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周理贤这十年来一直负责哥伦比亚公司出品的影片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发行工作。她回忆说,十年前要想让一部好莱坞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审查时间通常要一周到两周,而现在最快只要一两天就可以通过,“审查的尺度不断放宽,这种变化并非体现在对于裸露镜头和粗口对白的接受程度上,而是对于影片类型有了更大宽容度”。

  周理贤告诉记者,“十年前约定影片的出品方获得13%的分账,直到今年,这个数字仍未改变。以《蜘蛛侠2》举例,中国内地的票房收入是5000万元人民币,我们只能拿到650万元,而在其他国家,哥伦比亚可以获得40%到50%的分账比例,那我们就可以拿到25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

  北京新影联宣传策划经理高军谈“大片”影响:“国产电影和引进大片比拼”

  回过头来看这十年,我个人认为,1994年大片进入中国市场是一个特别好的时机。当时中国电影市场正是最低迷的时期,国产片已经失去了大量的观众,而大片在这个时候以外力介入的形式激活了中国电影市场。这给中国电影接轨全球一体化一个很好的机遇,而且引进电影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制作力量和大量的资金——包括建设硬件设施,例如影院。

  同时,大片的引进也给中国国产电影的生存提出了巨大的要求,中国电影必须迎接来自国外电影的挑战。国产电影和引进大片对市场的细化有一定的促进,都在这个市场上比拼质量和吸引力。

  我个人认为,在目前的电影产业形态下,进口影片的票房不宜超过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产值的50%,而现实情况一直维持在50%左右,这是一个合理的情况。(本报记者 冯睿)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姜文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